跳到主要內容區
:::

臺、澳原住民族交流族語音樂復振之路

最後更新日期 : 2020-11-28
SDG指標: SDGs04,SDGs10,SDGs16,SDGs17
卑南族南王部落(前排左起:澳洲駐臺辦事處副代表Susan Moore、Yamani計畫成員Joyce Bonner、卑南族林清美老師、Yamani計畫成員Leonora Adidi的分享交流

卑南族南王部落(前排左起:澳洲駐臺辦事處副代表Susan Moore、Yamani計畫成員Joyce Bonner、卑南族林清美老師、Yamani計畫成員Leonora Adidi的分享交流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國際事務中心於11月6-7日接待由澳洲駐臺灣辦事處邀請的澳洲族語復振音樂計畫Yamani其中二位成員Joyce Bonner及Leonora Adidi。由辦事處副代表莫蘇善(Susan Moore)以及「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和解小組成員陪同,透過部落參訪和論壇分享,共同響應聯合國原住民族語言年的族語復振的現況與挑戰。

林清美老師與「師徒制」學員於教學現場進行卑南族語歌謠與舞蹈教學

林清美老師與「師徒制」學員於教學現場進行卑南族語歌謠與舞蹈教學

國際中心主任謝若蘭(Bavaragh Dagalomai)特別邀請於今年獲得「原住民族國際教育聯盟」頒發耆老智慧獎的卑南族南王部落林清美老師(Akawyan Pakawyan)與Yamani成員透過族語歌謠傳唱進行族語教學的經驗。分享臺灣及澳洲的同化殖民創傷,以及歷經文化、族語流失的過程,直到尋找失落的族語歷程,串起更深厚的臺、澳互助的情誼。

Joyce Bonner及Leonora Adidi於分享中提及為不讓語言消失,從自身做起,進修語言學後,回到社區全力推動族語復振工作。機緣之下,幾位倡議族語運動的婦女促成「YAMANI計畫」,透過製作族語音樂方式,讓孩子以及非原住民從歌謠中認識文化與語言,獲得整個澳洲社會的重視與讚賞。林清美老師則以親身經歷鼓勵大家要對自己族群文化有信心,即便她歷經不同的殖民世代,仍守護著自己的語言,並堅持傳承給子孫。只要族人還在、傳承不斷,原住民族悠遠美麗的文化就會依然存續。

參訪都蘭部落阿美族藝術家哈拿.葛琉(照片右邊第4位)

參訪都蘭部落阿美族藝術家哈拿.葛琉(照片右邊第4位)

澳洲訪賓也拜訪都蘭部落的阿美族藝術家哈拿.葛琉(Hana Keliw)參觀「蘭調工作室」,瞭解部落青壯年返鄉將近20年中,透過傳統與當代交織的技藝,致力於推動織、編、繡等纖維工藝的技藝傳承。哈拿.葛琉表示,都會與部落織女們進行勾織工作,如同過去部落互相陪伴的工作模式,創造織女們心靈與物質的工作空間,也是一種創傷療癒。莫蘇善副代表特別表示,婦女的集結進行文化復振,的確產生一股強大的歷史創傷之療癒能量。

由東華大學法律專班學生太魯閣族人員拉比馬沙(Labi Masa)介紹在地族群歷史

由東華大學法律專班學生太魯閣族人員拉比馬沙(Labi Masa)介紹在地族群歷史

花蓮縣部落大學執行長鍾文觀(Sifo Lakaw)也藉此機會規劃辦理「原住民族語言論壇:振興原住民族語言的夥伴關係與策略」,藉由Joyce Bonner以及Leonora Adidi分享傳統歌謠採集與族語歌曲創作的經驗。而臺灣年輕世代分享族語歌謠創作推廣語言學習的心路歷程,讓澳洲訪賓深受感動,大力稱許臺灣新世代對族語傳承的亮眼成果與動力。

東華大學國際中心致力於推動各國原住民族學術與經驗交流,謝若蘭主任表示,臺、澳雙邊透過原住民族文化與議題的意見交流,可以看見「軟性外交」的重要性。本身為澳洲托雷斯島原住民的莫蘇善副代表則強調,透過人民力量所結集的深厚情誼,會是原住民族國際串聯與互相支援的重要之國家與國家間的外交推動力。


〈English Version〉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