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人社東華》電子季刊2020年第1期上線

最後更新日期 : 2020-12-16
SDG指標: SDGs11
《人社東華》電子季刊2020年第1期上線

《人社東華》電子季刊2020年第1期上線

各位親愛的朋友們,《人社東華》25期在疫情肆虐的時期,終於排除萬難出刊線。三月初,詩人、也是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前院長楊牧因病自人生離席,震驚了花蓮乃至於臺灣學術與文化界。而我們所認知的世界,也因為疾病正在崩解中,新的世界秩序也正在重組。在這個歷史節點上,本刊提出「在地文化與文化資產」專題,梳理在地與自我定位的問題。文化資產是我們習以為常的議題,而文化資產的重要性,也從物質的保存,到從保存的過程中去述說「我是誰」的文化與社會過程。因此,抓緊著此一具體到抽象的軸線,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幾位在文化資產研究耕耘已久的研究人,透過書寫,豐富讀者對於文化資產內涵的理解。

本期以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專題作為開篇。在二月底時,本編輯團隊非常榮幸得以拜訪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訪問到藝術總監簡文彬先生。透過簡文彬總監的訪談內容,看到衛武營走過從軍營到文化空間的解編歲月,重回高雄人的都市生活中,並且透過文化解編的策略,成為臺灣南方的文化地標。

接著,歷史系陳鴻圖教授為我們提供「文化資產研究必讀書單」。這五本書各自從制度法規、建築、旅遊、技藝等層面介紹文化資產,作為文化資產相關議題的入門,是非常好的基礎。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陳涵秀老師,則以她關注多年的「產業襲產」:菸樓,作為文中論述的主題。涵秀老師認為,策展是一種將知識化為教育的過程,而展覽則是知識化為教育的成果現場。故要減低菸業襲產在保存上所面臨的困境,「策展的操作」則成為關鍵。

隨後的三篇文章,分別與都市的主體性、社區的主體性,以及族群的主體性相關。臺灣大學城鄉所博士班黃子倫,為我們昭示都市的社會運動中,文化如何成為策略,並促成「主體性」的形成。緊扣著主體性的建立,臺灣文化學系碩士莊喜如則聚焦在北頭洋西拉雅族的文化復振運動,探討1990年代後部落「重啟夜祭」的重構過程中,族群文化主體性建構的政治過程與文化治理。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班廖鎮邦有關於花蓮市溝仔尾地域復振的心血之作,敘述溝仔尾上兩座日本殖民時代的古橋被降級為歷史建築、紅毛溪被鋪上水泥變成大停車場後,一度沉寂。但不同的文史工作者介入,使得在地景上失去自我的溝仔尾,開始了尋找「本我」或「主體性」的旅程。

綜觀本期所有的文章,無一不是以「文化」作為提問,尋求「我是誰」的歷程。無論都市、社區或是族群對自身的提問,在此時疫情衝擊你我習以為常的世界,在或許沒有明天的今日,能好好回答「我是誰」的提問、回應「誰是我」的解答,或許是我們在睡前,可以好好思索的事情。

歡迎大家上線閱讀〈http://journal.ndhu.edu.tw〉,也誠摯的邀請各位到《人社東華》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dhuchassjournal〉支持我們。歡迎海內外讀者賜稿,文長以三千字至六千字為宜,如無版權問題,歡迎提供圖片,惟不接受紙本投稿。來稿請寄本刊編輯委員會電子信箱,電郵:journal@gms.ndhu.edu.tw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