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東華通識請朱嘉雯教授從古典文學看人性百態

最後更新日期 : 2020-12-03
SDG指標: SDGs04
東華通識教育中心陳復主任致贈紀念品給朱嘉雯教授

東華通識教育中心陳復主任致贈紀念品給朱嘉雯教授

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4月29日就專題開講,邀請精通中國古典小說研究的朱嘉雯教授,談《三國演義》到《水滸傳》反映的人性百態。朱教授為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東華大學華語文中心主任暨華語文教學國際博士班主任,曾任漢聲廣播電台節目製作與主講,榮獲第五十二屆廣播金鐘獎最大獎項綜合節目獎,著有中國古典小說研究相關著作多本,新出版《朱嘉雯私房紅學三:大觀園內石頭痕》。

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朱嘉雯教授談《三國演義》到《水滸傳》反映的人性百態

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朱嘉雯教授談《三國演義》到《水滸傳》反映的人性百態

東華通識教育中心陳復主任在開場時表示:「朱嘉雯教授是國內外素負盛名的紅學大師,通識教育中心有幸邀請老師來演講,目的在於讓同學感受到傳統文化對我們生命帶來的深刻影響,帶領同學觀看經典文學中反映的人生百態。」朱嘉雯教授則在開場白中表示:「美好的經典不要只停留在學術的象牙塔,該滋養現代人的心靈,為現代生活帶來啟示。」

今天跨領域思考愈發受重視,朱嘉雯教授認為四大奇書包括《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及《水滸傳》本身就是種跨領域小說,融匯神魔、英雄、武俠、政治與言情小說等元素。雖然是四本迥異的作品,裡頭卻蘊含著相似人物形象,交織貫穿著彼此。朱教授認為不同作品中出現角色的雷同不僅是巧合,反映的是該年代共享的集體潛意識,其審美意識內蘊著時代精神。以《三國演義》中的張飛與《水滸傳》的李逵為例,兩位英雄的形象如出一轍,同樣莽撞、粗獷、魁梧。不同國家的作品有不同的英雄形象,正因不同民族裡不一樣的集體潛意識。

除了四大奇書,朱嘉雯教授多次引經據典,提舉不少西方文學例子與中國文學對話。譬如她以愛德華.摩根.佛斯特(E.M. Forster)在《小說面面觀》提到的「立體人物論」分析《紅樓夢》中的人物設定:林黛玉個性鮮明立體,不同章回間有所成長;劉姥姥角色相對平面,卻能把故事穩住,給讀者安心,兩者相輔相成。

朱嘉雯教授比對中西文學觀念

朱嘉雯教授比對中西文學觀念

演講尾聲,有同學問到自己生活經驗不足,該如何理解文學中的人性百態?朱嘉雯教授回應:「人常是困而學之,不同年紀有不同的生活侷限與風景。同學們該把閱讀視為生命的功課,持續閱讀,文學養分會隨時日蘊養出意義,適時帶給你無限回饋。」她勉勵同學,人生起碼熟讀一本經典;行有餘力,比對國內外作品,培養出複雜多元的世界觀,瞭解各地民族心理。最後,朱嘉雯教授鼓勵同學放手來寫作,不要只想著功利與名聲,而是在書寫過程中整理自己,確立人生價值與意義。通識教育中心陳復主任總結表示:「通過朱嘉雯教授深刻的演講,更能讓我們體會到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的深意,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希望同學不只求學期間,甚至未來畢業後,都能在心中保持一塊淨土,通過閱讀上友古人,讓自己的生命獲得蛻變與昇華!」


同學在演講尾聲積極提問

同學在演講尾聲積極提問

朱嘉雯教授分析《水滸傳》裡人物的人性觀

朱嘉雯教授分析《水滸傳》裡人物的人性觀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