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東華通識請劉威德教授談現代人處遇自身、群體與環境的心法

最後更新日期 : 2021-04-21
SDG指標: SDGs11,SDGs03,SDGs04,SDGs16
通識教育中心陳復主任頒發感謝狀給劉威德教授
通識教育中心陳復主任頒發感謝狀給劉威德教授

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4月20日上午舉辦通識教育講座,邀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劉威德教授從心理學的角度談現代人處遇自身、群體與環境現象的心法。劉威德教授專長在職涯心理測驗與輔導、教育統計學、多變量統計學、教育測驗與評量、生涯發展與規劃,目前擔任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當天講座係東華通識教育中心陳復主任邀請劉威德教授在「王陽明帶你打土匪:明朝心學的智慧發展史」的見面課裡展開。

東華通識請劉威德教授談現代人處遇自身、群體與環境現象的心法
東華通識請劉威德教授談現代人處遇自身、群體與環境現象的心法

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陳復主任介紹嘉賓並致詞表示:「我個人不常會使用『一流人才』這個詞彙來稱譽我們當前社會的學者,但如果說劉威德教授是華人學術圈或臺灣學術界裡的一流學者,相信絕不為過。劉教授的專業是心理學,同時橫跨著各個不同領域,不只對中學與西學有著貫通性的認識,更精通書法。我們很期待威德教授跟同學們談談一個現代人應以什麼樣的心來面對自身、群體及整個環境,尤其面對天、人、物與我這四大面向間的關係,如何從中取得良好的平衡與整合。」

劉威德教授認為心理學是探究人性的科學,得到的結果是行為與現象背後的脈絡、原因,並歸納出「心法」。探究人性像黑屋中尋找黑貓一般,似乎看得到但其實並不明確。人性的各種體現,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與愛恨情仇,或一個人被認為是友善的或險惡的,大多時候只是我們對於對象的直覺所截取到的一部分而已,如同「盲人摸象」。他說:「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在探究人性時也不容易獲得徹底的答案。但心理學家可透過千千萬萬的臨床案例來洞察人性,發掘現象與行為背後的心理運作法則。例如,心理學家歸納出尋常人面對巨大創傷時會有五個心理反應階段,從否認、生氣、討價還價、沮喪,到只能接受。我們則需要應用心理學歸納的這些法則來面對生命。」

劉威德教授親筆題字送給課程助教留念
劉威德教授親筆題字送給課程助教留念

但心理學該怎麼學?劉威德教授指出,以人性為探討範疇,心理學包括三個層次,即應用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與環境心理學,三者分別與個體-生活、群體-社會與人類-環境這三個面向相互應。個體、社會與環境也是人性所展現的三個層次,三者環環相扣,並形成一個可用以探究人性的普遍架構或工具。劉威德教授接著可從八個面向來探究人性在個體生活、社會群體與大環境中的樣貌,包括:人因心理、消費心理、組織領導心理、性格心理、犯罪心理、健康心理、測量心理、職場心理。這八個面向「合而為一,分而為八」,只要同學們熟記,並掌握住每個面向的心理法則,就可以在現代生活中找到適合個人、群體與環境的生命對策。

劉威德教授強調,人類可影響環境,環境更可改變人的行為。多年深入研究環境心理學,劉威德教授希望年輕人能意識到人類與環境間的密切連結與交互影響。他說:「我們應善用自然,時時考慮環境生態的永續發展。打造好的環境,人類就可以在這環境中獲致圓滿、和諧的人生。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認識心理學的原因。在人間,心理學常有救贖人類的作用。」陳復主任回應劉威德教授時表示:「很難得有人能將中西古今的學問都融貫起來,劉威德教授今天的演講,無論是當代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與環境心理學,都對青年學子有著深刻的啟發,東華通識特別鼓勵各位同學去上劉威德教授的磨課師課程。」最後,陳復主任頒發感謝狀給劉威德教授,彼此並相贈書法留念,讓講座圓滿告一段落。


〈English Version〉

劉威德教授談如何藉由學習心理學獲致圓滿與和諧的人生
劉威德教授談如何藉由學習心理學獲致圓滿與和諧的人生
劉威德教授跟同學們談心理學是探究人性的科學
劉威德教授跟同學們談心理學是探究人性的科學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