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歷史的溫度:東華大學歷史系師生共筆「白冷會」田野調查紀錄

最後更新日期 : 2022-12-29
SDG指標: SDGs11,SDGs04,SDGs10
田調團成員與歐思定修士合照(洪宗呈拍攝)
田調團成員與歐思定修士合照(洪宗呈拍攝)

1953年冬,來自瑞士的錫質平神父(Rev. Jakob Hilber, 1917-1985)進入臺東傳教,帶來近70年來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Societas Missionaria de Bethlehem,簡稱「白冷會」)40餘名外籍神父和修士的溫暖,並經教育、醫療、社會扶助、原住民文化保存與考古等傳愛事業,與東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人群建立深刻情誼,終而成為「我者」的故事。

歐思定修士介紹躺著的臺東縣地圖(潘宗億拍攝)
歐思定修士介紹躺著的臺東縣地圖(潘宗億拍攝)

2022年冬,東華歷史系「歷史與記憶」課程等參與教育部「大眾歷史轉譯」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師生一行30人,於12月3-4日前往臺東,展開2天歷史探微與「愛智」之旅,希冀經由白冷會會院與教堂等史蹟文物踏查,以及與吳若石神父(Rev. Josef Eugster Johann)、歐思定修士(Br. Augustin Büchel)和黃連生傳教員的面對面接觸,感受白冷會歷史與記憶的溫度。

緣起

這段感受白冷會歷史溫度的緣起,始於新冠大疫即將席捲全球之際。2020年元旦,歷史系陳進金、陳鴻圖與潘宗億等老師,行旅至臺東市杭州街白冷會會院造訪歐思定修士,也首次在會院接待客廳遇到一幅「躺著的」巨幅「臺東縣地圖」。此後,藉由地圖上所標示的堂區、教堂、學校、醫院、學生宿舍等白冷會記憶所繫之處,以及各地漢人與原住民族等多元族群的臉孔,東華歷史師生開啟對探索白冷會在臺傳教史的一扇窗,先經「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外籍傳教士視野下的東台灣」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之執行,師生齊心展開基礎調研,再於課堂訴說白冷會神父與傳教士的故事,並鼓勵學生以口述訪談、歷史遊戲與歷史漫畫等各種「說故事」的形式從事白冷會歷史的紀錄與大眾歷史轉譯。

迫不及待與「躺著的臺東縣地圖」合照的張瑋庭(辜雙羽與許旻鈴拍攝)
迫不及待與「躺著的臺東縣地圖」合照的張瑋庭(辜雙羽與許旻鈴拍攝)

為了讓東華歷史等系學生更具體感受白冷會歷史的溫暖與溫度,故本學期進一步由「歷史與記憶」課程規劃相關主題之史蹟文物與展覽田野調查活動,期帶領學生進入白冷會會院、傅義修士(Br. Julius Felder, 1933-2018)設計的教堂如小馬天主堂等歷史現場,親身聆聽由吳若石神父、歐思定修士與黃連生傳教員訴說白冷會的歷史。

12月3日,在明媚的陽光與略帶冷冽的空氣陪伴下,白冷會田野調查團一行人從東華大學出發,當印入眼簾的景象,逐漸從道路變成田野風光,窗外遍地也滿滿稻米金黃,旅途即將抵達田野調查的第一站,也就是白冷會傳教初期最早興建的教堂之一:關山天主堂。

關山天主堂的鐘塔
關山天主堂的鐘塔

關山地區開教之初,由紀守常神父(Rev. Alfred Giger, 1919-1970)負責鐵路沿線地區,之後由1954年4月來臺的孫惠眾神父(Rev. Franz Senn, 1900-1976)接手。孫神父擔任關山堂區本堂之初,即購置草屋為教堂,再於1957年改建為水泥建築,每逢主日常在堂前榕樹下彌撒,榕樹至今仍綠意盎然,活力旺盛,和聳立在榕樹旁的三鐘塔,共同迎接著造訪關山天主堂的我們。

在關山天主堂建立之後,孫神父再建鐘樓,每天定時依《三鐘經》三次敲鐘,提醒教友誦讀《三鐘經》,成為民眾作息依據。關山人對孫神父最深的印象,便是是關山天主堂的每日三次鐘聲。走進門口掛著「無染原罪聖母」主保符號的教堂,馬上察覺關山天主堂內部陳設的特色,如背對信眾的祭臺,以及標示著「勞工之父」字樣的聖若瑟像。針對背對信眾的祭臺,周樑楷老師以及陳迦勒,做了補充說明之後,大家才知道它原來是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1962.10.11-1965.12.8)的結果。

在造訪關山天主堂之後,以前在課堂或書籍看到的人、事、物,都化為具體可感受的體驗,同學們對聖母像、教會鐘、彩虹玻璃開始感到莫名親切,因為在接觸實物後感覺這些儀式道具乘載著日常氣息,不再只是莊嚴肅穆的名詞,而天主堂鐘聲作為關山人集體記憶的一部份,並非遠在天邊的救贖,而是近在眼前的生活一隅。

在前進臺東市白冷會院之前,田野團前往中興崗哨午餐。坐落於鹿野鄉和平部落的中興崗哨,建立於臺灣戒嚴時期,主要為避免鐵路重要交通要道遭破壞,故設置崗哨衛兵,以防範破壞,目前則由巴拉雅拜部落接管後續經營事項,也是鐵道迷的好去處。田調團坐在田埂旁、樹蔭下吃著便當,還同時聽著助教洪宗呈的解說,實體與精神食糧都非常豐富。

白冷會會院與白冷會常設展

歐思定修士在白冷會院門口等待我們(曲麗安拍攝)
歐思定修士在白冷會院門口等待我們(曲麗安拍攝)

本次田調團的第二站,來到了白冷會會院,抵達時歐思定修士已經站在會院建築黑色鐵門前等待,那挺身站立的身影以及溫暖笑容,實在令人感動

歐思定修士於1936在瑞士出生,23歲入白冷會。白冷會在臺東開教十年,亟需一位專業會計人員之際,於是他成為第一個來臺的白冷會修士。自1963年起,歐修士已在臺生活近60年。開朗健談的歐修士,喜歡游泳,也喜歡爬山,於1978年成立向陽登山隊,更在2015年以登向陽山慶祝八十大壽。歐修士亦是臺東自然教育、環境保護先驅,參與成立臺東環境保護協會,也曾倡議規劃琵琶湖黑森林公園,1996年獲「熱心環境衛生公益人士紀念獎」,並於2003年曾獲頒臺東縣榮譽縣民,又於2017年歸化中華民國國籍,成為「正港的臺灣人」。

白冷會第一座會院位於福建路,初建於1956年,擴建於1958年。由於1960年代中以前,來臺東奉獻的神父與修士已達30餘人,故在杭州街興建新會院,並於1966年落成,而造訪的白冷會會院即此新建會院,其建築周圍是由素有「綠手指」稱號的歐修士環繞會院親手精心培植的植物園,院內部也可見由錫質平建立之公東高工的學生所製作的木造傢俱。

歐思定導覽白冷會常設展(潘宗億拍攝)
歐思定導覽白冷會常設展(潘宗億拍攝)

歐修士還帶領我們走進地下層展覽空間,介紹甫於2021年正式開放的常設展覽內容,並由此介紹白冷會近七十年來的人物以及幼兒教育、公東高工、聖母醫院、關山聖十字療養院等教育與醫療奉獻,並述及社會扶助、原住民文化保存與考古等事業

親訪白冷會神父與修士長期奉獻臺東所處的會院生活空間與小教堂,伴隨歐修士信手捻來、滔滔不絕的故事呢喃,讓田調團師生更能感受到外籍傳教士從事傳愛事業的溫度。

在兩個半小時導覽期間,歐修士只用了一杯咖啡的時間休息,馬上起身繼續為田野團成員導覽,精氣神旺盛,一點也看不出來已經86歲高齡,而且聽說修士為了在門口第一時間迎接田調團,他連平常的午睡都犧牲了!

小馬天主堂與長濱天主堂

黃連生傳教員在小馬天主堂進行導覽(潘宗億拍攝)
黃連生傳教員在小馬天主堂進行導覽(潘宗億拍攝)

第二天用過早餐之後,田調團出發前往第三站,亦即小馬天主堂。長期擔任白冷會傳教員的黃連生先生在小馬天主堂內為師生簡述白冷會的歷史,以及教堂建築與內部陳設的特色。小馬天主堂興建於1968年,由池作基神父(Rev. Meinrad Tschirky, 1930-1992)設法募款籌建。小馬天主堂為傅義修士設計作品,建築呈現出自然採光、不規則線條、大理石板等特色,已於2005年9月29日被臺東縣政府公告為歷史建築。此外,教堂內可見之木門與座椅,都是由早期公東高工學生的作品,而壁畫則是蘇德豐神父(Rev. Gottified Suter, 1929-1989)的作品,其中三朵花象徵「三位一體」概念。

黃連生傳教員在白冷會墓園進行導覽(潘宗億拍攝)
黃連生傳教員在白冷會墓園進行導覽(潘宗億拍攝)

白冷會在天主堂後方設立墓園,包括紀守常神父、周維道神父(Rev. Viktor Notter, 1906-1992)、池作基神父、滿海德神父(Rev. Ernst Manhart, 1905-1991)、蘇德豐神父、郝道永神父(Rev. Friedrich Hort, 1908-1984)與魏主安神父(Rev. Gottfried Vonwyl, 1931-2022)等幾位在1954到1964年間來到臺東的外籍傳教士都長眠於斯,可謂白冷會的記憶所繫之處。

結束小馬天主堂,田調團簡單用過午餐之後,隨即於下午兩時來到吳若石神父所在的長濱天主堂,以「足部反射區健康法」聞名。第一代長濱天主堂完工於1957年2月2日,同年3月27日由費聲遠主教(Bishop André-Jean Vérineux, MEP)祝聖啟用。直至1959年,長濱天主堂才改為水泥式建築,是為第二代長濱天主堂,後來又於1975年整修,沿用至今。

吳若石神父(Rev. Josef Eugster, SMB)1940年出生於瑞士,1962年入白冷會,1968年晉鐸為神父,並於1970年8月應白冷會臺灣區會長錫質平神父之邀來臺傳教,先後服務於臺東鹿野、池上、福建路、長濱等天主堂牧靈,並於1989年接掌長濱堂區主任司鐸。2021年葛德神父(Rev. Ernst Gassner, SMB; 1936-)返回瑞士之後,接任白冷會臺灣區會會長至今。2003年吳神父獲頒「臺東縣榮譽縣民」,並在2017年8月3日取得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也成為「正港」臺灣人。

吳若石神父測試大家的健康(潘宗億拍攝)
吳若石神父測試大家的健康(潘宗億拍攝)

在臺灣傳教期間,吳若石神父曾因膝蓋疼痛而苦惱,由同屬白冷會的薛弘道修士(Bro. Laurenz Schelbert, 1939-2021)獲得一本腳底按摩書籍,名為《未來的健康》(Gesund in die Zukunfi)。而後,吳若石神父將此方法發展為「足部反射區健康法」,並依此進行傳教。

在參訪長濱天主堂期間,吳若石神父很風趣的為師生簡述他從事傳教與接觸和研發足療的緣由與歷史,並實際示範反射區健康法,為田調團師生偵測健康狀態。期間吳神父跟我們說,足療是為了帶給大家幸福,這才是他的目的,所以他會定期召回來這考證照的訓練員進行測驗,因為在這裡出去的人是要能給予人幸福的!

此外,為了回答田調團成員如何學習閩南語與原住民族語言的問題,吳神父還特別回房將他學習語言的「秘訣」拿出來展示給大家看,並強調學習語言就是要每天使用,而幫助他每日學習的工具就是正反兩面寫上各種語言的小紙條!他還親自唸了幾張紙條,讓大家具體瞭解他的方法。

最終,就在吳若石神父在教堂外風趣的笑談,以及他與田調團成員的合照之間,白冷會田野調查團依依不捨結束田野行程,沿著臺11線踏上歸途,並順利於下午四時半,在所有成員的歌聲中,平平安安返回東華大學校園。

尾聲與展望:感受歷史的溫度

此次田野調查團最重要的意義,除了讓師生走出教室、進入歷史現場,並與歷史人物進行面對面接觸,以激發課程學生從事白冷會多元歷史表述的實作與創作之外,還在於全程行程皆由本系目前從事歐思定修士研究的碩士生洪宗呈草擬,而發揮學以致用之效。換言之,本次田野團得以順利圓滿完成,乃洪宗呈精心規劃與辛勞籌備的成果。

田調團成員與黃連生傳教員合照(洪宗呈拍攝)
田調團成員與黃連生傳教員合照(洪宗呈拍攝)

同時,參與歷史系教育部大眾歷史轉譯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講座活動的周樑楷、胡昌智、張四德、丘為君與廖宜方老師,也是本次田調團成員公認的「亮點」。他們或於田野地點補充教會史相關資訊,或與學生一起在臺東的土地上一起探險與談心。當然,還有歷史系、華文系與社會系學生的熱情參與,而本篇田野調查紀錄更是「歷史與記憶」課程師生共筆的心血結晶。

本次由東華大學歷史學系與大眾史學研究中心主辦的田調團活動,得以在豐富資源支持下進行兩日緊湊而充實的行程,必須感謝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專案辦公室與東華大學教學卓越中心所挹注的經費,以及歷史系李道緝主任的支持與補助。

最後,東華歷史系希望藉由此次白冷會田野調查活動紀錄的分享,讓更多人認識、關注白冷會神父與修士近七十年來為東台灣土地與人群帶來的溫暖,並一起投入保存與轉譯白冷會歷史的工作,讓更多大眾得以感受歷史的溫度,將白冷會的傳愛故事流傳下去。


➜《English Version》
吳若石神父展示學習語言的小撇步(潘宗億拍攝)
吳若石神父展示學習語言的小撇步(潘宗億拍攝)
洪宗呈導覽中興崗哨(曲麗安拍攝)
洪宗呈導覽中興崗哨(曲麗安拍攝)
陳嬿亘田野繪圖:關山天主堂鐘塔
陳嬿亘田野繪圖:關山天主堂鐘塔
陳嬿亘田野繪圖:關山天主堂主保「無染原罪聖母」符號
陳嬿亘田野繪圖:關山天主堂主保「無染原罪聖母」符號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