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賦能:第十二屆華山論見研討會聚焦教學實務與潛能激發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於5月3日舉辦第十二屆華山論見教育學術研討會,主題為「潛力大躍進:AI時代的教學實務與潛能激發」,吸引百位全臺科技及教育領域的學者專家與實務工作者參加。
本屆研討會有兩大亮點。首先,本次獲得114年國立臺灣大學系統特色領域研討會補助。此外,與教育部113學年度強化與東協及南亞國家合作交流計畫合作。東華大學分項計畫之一「臺灣和泰國性別教育行動聯盟續航力:媒體、文化與性別之交織性」,由張德勝教授主持,並與泰國農業大學(Kasetsart University)教育學院建立連結。通過此次研討會,特邀請泰國學者與會交流。

大會安排的專題演講聚焦於AI應用,特邀請國內外學者主講,包括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賴秋琳、泰國農業大學Pongprapan Pongsophon、Sukanda Jongsemtrakoon等三位教授,演講主題依序為運用AI提升課堂互動與學生參與、利用機器學習實現零飢餓、及生成式AI於媒體設計之教學應用。
此次研討會有近60篇論文發表,從多個面向及角度深入探討相關議題,涵蓋數位學習、多元文化、閱讀教育、科學教育、教學方法與創新、永續發展目標(SDGs)融入課程、教師專業發展、實驗教育、雙語教育及國際教育等,其中兩場英文發表場次,為東華大學國際學生提供寶貴的國際發表與交流機會。共計有六個面向11個場次:
- 人工智慧與教育科技應用:探討AI、生成式AI、數位學習平台及虛擬實境等科技在教學中的運用。
- 教育公平與文化回應教學:關注原住民、偏鄉及家庭背景對學習機會和課程設計的影響。
- 藝術教育與跨域教學創新:展示戲劇、繪畫、歌曲及社團活動等藝術與學科結合的潛能。
- 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信念:聚焦教師教學策略、情緒調節、專業知能建構及心理健康。
- 國際與比較教育視角:來自泰國、越南、印尼、哥倫比亞等地的學者分享AI與教育科技跨文化研究。
- 素養導向與探究式學習:探討提升學生學習參與和內在動機的策略和教學創新。
海報場的投稿者也展現了高度創新,從AI融入華語教學、幼兒發展觀察到偏鄉教育實踐,顯示AI正在教育界各個層面產生變革。會後,亦選出各場次優秀論文予以表揚。
華山論見研討會一向敏銳掌握教育趨勢,並兼顧在地特色。本次研討會提供一個重要的學術交流平台,激盪出豐富的教育火花,啟發與會者未來持續研究AI在教學創新和潛能激發中的關鍵角色,不僅將其視為工具,更視為推動教育進步的重要動力,攜手營造更優質的教與學新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