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東華大學教育系校友卓越講座:「在遊戲裡長大的孩子-假日學校的教育啟發」

最後更新日期 : 2025-10-09
SDG指標: SDGs04,SDGs08,SDGs11
講座圓滿落幕,師生合影留念
講座圓滿落幕,師生合影留念

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於10月1日辦理校友卓越講座,邀請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111級校友黃意晴老師,以「在遊戲裡長大的孩子-假日學校的教育啟發」為題演講。黃老師從大三開始參加「粘巴達假日學校」師訓的她,在畢業以後,也投身這所假日學校服務。在這所沒有水泥地的學校裡,取而代之的是沙地、土丘、樹屋……這些可能早已消失在現在孩子童年回憶的遊憩場所。

意晴老師分享「假日學校」理念
意晴老師分享「假日學校」理念

「你有想過嗎?改變教育並不難,用一根樹枝、一片泥土地就能把快樂帶給小孩!和玩伴們在樹上、在田野、在池塘,一直玩、一直笑,直到童年完成!」在體制外的教學場域服務的她,用這句話貫穿了整場講座,更是給台下學弟妹一個關於教育型態不同的想像。

在分享中,意晴老師提到,「假日學校」的名稱,不僅代表孩子的假日,更意味著家長的假期。這是一個讓孩子能自由探索、盡情遊玩的地方,也是讓家長暫時卸下育兒壓力的空間。學校中沒有既定的課表,孩子可以透過最簡單的素材發展遊戲,只要有一根樹枝或一片空地,他們就能創造出充滿樂趣的世界。

她提到了假日學校內孩子最愛的「手刀遊戲」,在這遊戲內,大人與孩子對遊戲規則有著全然不同詮釋。對大人而言,遊戲常有清楚的勝負與規範;但在孩子眼中,遊戲是一種持續延展的想像,規則可以隨時改變,帶來無限可能。這樣的差異,讓她重新思考「玩」在教育中的價值。「童年的遊戲,就是老師的無盡寶庫。」這件事也深深影響了她對於老師角色的理解,老師不只是站在講台上的知識傳遞者,更是能與孩子並肩玩耍、傾聽童年聲音的陪伴者。正因如此,在假日學校的教學中選擇以遊戲為起點,從孩子的想像力出發,引導他們在歡笑中學習,也在自由中成長。

當然除了遊戲,意晴老師也談到生活經驗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假日學校內,孩子們不只是在遊戲,他們同時透過幫助老師維護環境來學習,並勇於嘗試自己原本排斥的事物。他們的付出會換取特別的「童年貨幣」,孩子們可以用這些貨幣到學校的「柑仔店」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這些一般課室內少有的經驗,讓孩子在遊戲之外,體會到勞動與收穫的連結,也培養責任感與自主選擇的能力。

學生踴躍回應,交流體制外教育的想法
學生踴躍回應,交流體制外教育的想法

透過黃意晴老師的分享,可以發現,假日學校不僅僅只是遊戲,也是另類的教學場域,當孩子們在環境中參與、合作,甚至在小小市集中學會規劃與決定時,他們同時也在建構未來社會所需的重要能力,那是生活教育的具體實踐,而這些真實的童年經驗,將會成為孩子生中難忘的教育養分。

本次的「校友卓越講座」不只是一次職涯經驗的交流,更為在場的學弟妹開啟了對教育另一種想像的窗口。意晴老師用她的實踐故事提醒大家:教育可以是書本與教室,也可以是一片泥地與一棵樹。重要的,是老師能否陪伴孩子,在最真實的生活中找到快樂與成長的力量。講座在溫暖又啟發的氛圍中圓滿落幕,留給師生滿滿的感動與省思。


《➜English Version》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