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芋頭.土地.永續:東華大學發社系與國際海洋經濟學者Linwood Pendleton博士共談原住民族的生態未來

最後更新日期 : 2025-10-15
SDG指標: SDGs17,SDGs04,SDGs10,SDGs11
國際海洋經濟學者 Linwood Pendleton 博士與原住民民族學院國際博士班同學合影
國際海洋經濟學者 Linwood Pendleton 博士與原住民民族學院國際博士班同學合影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簡稱發社系)、原住民民族學院國際博士班於9月18日舉辦專題學術演講,邀請國際知名海洋經濟學者Linwood Pendleton博士以Taro-Centred Food Systems Providing Human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in Coastal Watersheds為題進行專題演講。Linwood博士畢業於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曾任教於UCLA,並曾擔任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首席經濟學家及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海洋科學全球負責人,長期致力於海洋經濟、永續發展與在地知識整合的研究與政策推動。

國際海洋經濟學者 Linwood Pendleton 博士分享田野研究內容
國際海洋經濟學者 Linwood Pendleton 博士分享田野研究內容

本次演講聚焦「以芋頭為核心的原住民族食物系統(Taro-Centred Food Systems, TCFS)」如何作為恢復流域生態、確保糧食安全、並促進人與自然共存的永續策略。Linwood博士分享其研究團隊於太平洋地區(含庫克群島、法屬玻里尼西亞、夏威夷、臺灣等地)的田野成果,探討原住民族在芋頭濕地農法與混合農林系統中的實踐經驗與復育契機。

他特別提到,臺灣蘭嶼達悟族及花東地區阿美、排灣族群所維繫的芋頭濕地農耕知識,展現族人對土地的深厚情感與生態治理智慧。然而,在基礎建設變遷、產業轉型與市場壓力的夾擊下,這些系統正面臨消失風險。Linwood博士呼籲,唯有重視並納入在地知識與族群經驗,才能在全球氣候變遷下建立具韌性的永續未來。

活動現場有來自發社系及原民院國際博士班不同國家、背景師生共同參與,透過跨國、跨文化、跨學科的對話,深化傳統作物在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的脈絡與理解。其中,來自印度、菲律賓與太平洋地區的原住民族學生紛紛分享自身的觀察與反思,從「芋頭」重新看見傳統作物在文化與永續之間的重要連結。來自菲律賓學生表示:「我一直以為芋頭只是貧窮的食物,沒想到它背後有那麼多文化與環境意義。」

此次活動展現東華大學發社系與原住民民族學院在全球原住民族研究與永續議題上的積極投入,也體現大學在地連結與全球行動的教育精神。透過學術交流與知識分享,發社系持續培育兼具國際視野與在地實踐力的原住民族事務人才,邁向更多元的學習與行動。


《➜English Version》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