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花蓮好事集,體驗在地的友善活力:結合高教深耕計畫,臺灣文化學系培養學生的田野觀察力與文化理解力
最後更新日期 :
2025-10-16
SDG指標:
SDGs12,SDGs04,SDGs08,SDGs11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臺灣文化學系在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經費支持下,持續推動「走出教室、進入田野」實作型課程。114年10月4日(星期六)「田野調查」課程帶領學生前往花蓮鐵道園區二館「花蓮好事集」,展開一場以「責任消費與地方文化」為主題的田野學習活動。

本課程強調教學與地方實踐的結合,指導學生以「參與觀察」與「田野攝影」兩種方法進行現場記錄與分析。學生不僅觀察攤商販售的有機農產與手作商品,還細緻描寫消費者互動與交易過程,從中理解地方產業、生活美學與文化價值之間的連結。許多學生也透過攝影鏡頭捕捉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瞬間,並在課後反思自身的觀察角度與詮釋立場。
此次田野調查自上午九時開始,歷時約四小時。學生以文字筆記、現場速寫與影像紀錄等多元形式呈現觀察成果,展現豐富的文化感知與創造力。透過這樣的學習歷程,學生逐步掌握田野資料蒐集與整理的技巧,培養從生活現場出發的文化分析與反思能力。
臺灣文化學系推動「田野調查」課程正是高教深耕計畫支持下的重要教學實踐之一。課程不僅讓學生理解「責任消費與生產」的社會意義,也鼓勵青年學子以身體力行的方式貼近地方、理解文化,體現人文教育的核心精神。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