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紐西蘭Ako Academy來訪花蓮 深化臺紐原住民族文化連結

最後更新日期 : 2025-11-04
SDG指標: SDGs17,SDGs04,SDGs10,SDGs11
Ako Academy 與參與講座學生合影。(左一 Sifo Lakaw 博士;右四 Bavaragh Dagalomai 謝若蘭教授)
Ako Academy 與參與講座學生合影。(左一 Sifo Lakaw 博士;右四 Bavaragh Dagalomai 謝若蘭教授)

紐西蘭社會企業Ako Academy近日抵達臺灣花蓮,展開為期五天的文化交流與學習之旅。Ako Academy長期致力於打造植根毛利世界觀(Te ao Māori)的教育與文化環境,其業務涵蓋毛利語言倫理、專業督導、文化諮詢、《懷唐伊條約》(Treaty of Waitangi)教育、數位課程開發與翻譯等多元領域。

此次交流由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國際事務中心主任Bavaragh Dagalomai謝若蘭教授、人文與社會科學院院長暨法律系教授Awi Mona傲予·莫那,以及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兼任助理教授Sifo Lakaw 博士共同合作促成。

Denise Parekawhia Coffey 展示豐田玉項鍊成果
Denise Parekawhia Coffey 展示豐田玉項鍊成果

在Sifo Lakaw博士陪同下,Ako Academy團隊造訪花蓮山下部落(ci Alupalan),與族人進行文化互動交流。山下部落為日治時期「七腳川戰役」阿美族後裔聚落,團隊除深入瞭解族群歷史與文化脈絡,也親手體驗以柿子為染料的傳統「阿魯巴染」工藝—部落舊名ci Alupalan,意為「盛產柿子的地方」。

Ako Academy亦於國立東華大學與全校師生分享毛利文化實踐經驗,由負責人Natalia Wi攜家人與夥伴親自出席。講座中,團隊分享如何在不依賴政府資源的情況下,透過教育、文化創作、影視媒體、表演藝術與保育行動,實踐毛利文化與永續理念。現場並帶來毛利歌謠及Kapa Haka表演,氣氛溫馨感動。

團隊也參與林盛火老師帶領的玉石工作坊,體驗花蓮特有的「豐田玉」工藝創作;最後由Bavaragh Dagalomai謝若蘭教授親自導覽校園,交流臺紐高等教育經驗,為行程畫下圓滿句點。臺灣原住民族與紐西蘭毛利族長期建立深厚情誼,不僅語言文化結構相近,更共享面對殖民歷史、語言復振、教育自主與文化永續等課題。此次跨國民間交流,再度展現原住民族在全球脈絡下相互連結、共學共榮的重要意義。


《➜English Version》

在 Sifo Lakaw 博士陪同下,與山下部落(ci Alupalan)族人互動交流
在 Sifo Lakaw 博士陪同下,與山下部落(ci Alupalan)族人互動交流
團隊於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院碑前合影
團隊於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院碑前合影
團隊於國立東華大學合影
團隊於國立東華大學合影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