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東華通識請周樑楷教授談「玻璃與近代西方思維典範的形成」

最後更新日期 : 2020-11-25
SDG指標: SDGs11,SDGs04,SDGs16
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陳復主任頒發紀念狀給周樑楷教授
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陳復主任頒發紀念狀給周樑楷教授

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11月23日舉辦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邀請周樑楷教授就「玻璃與近代西方思維典範的形成」作分享。

周樑楷教授就「玻璃與近代西方思維典範的形成」作分享海報
周樑楷教授就「玻璃與近代西方思維典範的形成」作分享海報

周樑楷是美國水牛城紐約州立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客座教授。他的研究專長為西洋史學史、英國史、影視史學及大眾史學,主要著作有《近代歐洲史家及其史學思想》、《歷史學的思維》及多篇論文與評論。

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陳復主任在開場時表示:「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常邀請各領域專家與學者蒞臨演講,透過他們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心得分享,期望啟迪同學們未來的人生方向。今天我們正置身後疫情時代,站在人類文明的十字路口,更是典範轉移的重要時刻,我們特別有幸邀請到西方史學史的資深學者周樑楷教授,讓我們深入了解西方思維典範的形成過程,同時借古鑑今,藉此重新思考人類文明的未來。」

以十七世紀荷蘭畫家林布蘭的油畫作品《尼古拉斯.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作為引子,周樑楷教授展開當天講座。畫作中央是一具正被解剖的屍體,眾學員投以專注的目光觀察站在焦點位置的醫生講解人體構造。從畫作構圖延伸分析,周教授認為「觀看」就是西方醫學甚至西方思維中很重要的一環,從X光檢測、內窺鏡等醫學器材亦可見一斑。此等「觀看」與東方醫學「把脈」的思維模式截然不同。

周教授又提到,他自80年代開始進行玻璃的研究,認為玻璃與觀看的習慣息息相關。西方的品酒文化裡,人們喝酒前習慣先搖晃酒杯,以眼睛品賞酒的色澤。喝香檳酒的時候,西方人更會以氣泡的綿密度和上升狀況來判斷酒的好壞。不同種類的酒需要不同的玻璃杯盛載,這會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

從醫學、玻璃到西方最重要的光學儀器發明,包括伽利略的望遠鏡和胡克的顯微鏡 - 全都離不開「眼見為真」(Seeing is believing)的西方信念,凡事強調「看」。以此他對比東方社會傾向往內看的「inward」思維,與西方往外看的「outward」模式並不一樣。周教授演講完畢,有同學發問:「到底在這兩種思維模式間,今天生活在臺灣的年輕人該何去何從?」

對此,周教授以《雙城記》的名言「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做總結,鼓勵學子們,身處今天這瞬息萬變的疫情時代,正是尋求轉機的好時間。困惑與焦慮總能促使人類思考,他有信心未來的臺灣,必定會孕育出嶄新一代人才,開創出全新的局面。同時他提醒有志投身學術的同學們,研究視野一定要追求更廣、更深、更細,如此才能超越前人成果,讓文明更進一步往前走。


〈English Version〉

周樑楷教授分析帝王、貴族和工匠在西方的社會地位變遷
周樑楷教授分析帝王、貴族和工匠在西方的社會地位變遷
周樑楷教授娓娓道來玻璃的歷史
周樑楷教授娓娓道來玻璃的歷史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