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東華通識大師典範講座:張耀仁教授談創作的敘事與實踐

最後更新日期 : 2022-01-06
SDG指標: SDGs11,SDGs04
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黃琡雅教授頒發感謝狀予張耀仁教授
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黃琡雅教授頒發感謝狀予張耀仁教授

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課程於1月3日邀請國立屏東大學科學傳播學系張耀仁教授以「愛在瘟疫蔓延時:創作敘事力及其視覺化之實踐」為題與同學分享。張教授研究專長在報導文學史與傳播、傳播敘事、採訪與寫作、科普寫作、媒體識讀、資訊素養及文學敘事等領域。除在大學任教,張教授是熱愛文學作家,20年來努力耕耘文學創作,大學時就成為國內各大文學獎得主。借用諾貝爾文學獎小說大師賈西亞.馬奎斯著作《愛在瘟疫蔓延時》標題,從疫情肆虐全球時空背景出發,介紹目前敘事力及藉由視覺媒體傳播故事的重要性與實際操作;敘事與傳播不只是能力,更是社會人應具備的核心素養。

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邀請張耀仁教授來東華談「愛在瘟疫蔓延時:創作敘事力及其視覺化之實踐」
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邀請張耀仁教授來東華談「愛在瘟疫蔓延時:創作敘事力及其視覺化之實踐」

講座開始前,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劉明洲教授致詞表示,「張耀仁教授從屏東開車到花蓮為東華同學演講,真令人感動。張教授除耕耘於學術圈,同時是極具才華作家,例如2020年由五南圖書出版社出版的《臺灣報導文學傳播論:從「人間副刊」到《人間》雜誌》一書,曾榮獲2015年國立臺灣文學館年度傑出博士論文,或是由小鯨生活文創出版社出版的《網紅.假新聞.偽科學:媒體素養必須知道的20堂課》及被評價為符合108課綱的『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等著作,將文學與傳播巧妙結合一起。」

張教授首先以視覺媒體創作與傳播經驗為例說明敘事與傳播間密切關聯,並強調傳播的重要性。張教授表示:「我與屏東大學科學傳播系主任鄧宗聖於2020年2月中成立『寶寶寶&喵喵喵』Youtube影音頻道,作為對『疫情蔓延時,科學傳播系有什麼用?』這一質疑的積極回應。該頻道訴求防疫與教學相結合,以文學紓解民眾緊繃心情,表現不一樣的大學教育形式與活力。當時很多媒體採訪,並非因頻道內容有多吸引人,而主要靠主動寄信邀請媒體採訪。這就是傳播,即主動將創作推廣傳播出去,起碼從身邊親友開始,否則沒有人知道。」

接著,張耀仁教授向同學們介紹敘事的結構與步驟。敘事由故事間的結構、演變過程兩大部分組成,其中故事演變過程包含一系列事件串聯,符合「起承轉合」原則,每一個事件是在回答:「假如…怎麼樣?」這類問題,需要不斷發揮想像力。故事結構分為六大部分:一、主角確立與主角的目標:主角確定後須設立明確的目標,因為目標帶來過程;二、主角的障礙:主角為達成目標而開展的過程不能一帆風順,應加入阻礙、挑戰,讓故事更有吸引力;三、主角的努力:敘述主角如何克服困難,而這過程當中常會刻意安排「意外事件」的轉折,主角須面對突然出現的重大轉折,很可能改變原本目標;四、意外與主角目標的結合:敘述主角面對意外事件且因其所帶來的衝擊而改變目標過程;五、目標改變之後又發生什麼事?最後則是故事的結局,主要有封閉式與開放式。

張教授請同學挑戰自己「即戰力」,使用手機在20分鐘內拍攝30秒短影片,重點不在「拍得好不好」,而在於「想出故事後要付諸實踐,要實現夢想而不能只是『夢中想想』」。同學返回教室,張教授介紹Capcut影片剪輯應用程式,僅需要手機就可以輕鬆操作,詳細說明Capcut不同剪輯功能,引導剪輯所拍攝的影片,在原本影片基礎加入轉場、音樂及其他元素。張教授以在講堂中拍攝影片為例表示:「影片剪輯雖然過程相當繁瑣,但其實並不難,只要有完整的故事及會使用簡單剪輯工具,就可產出不錯產品。」

講座尾聲,劉明洲教授感謝嘉賓演講表示:「感謝張耀仁教授帶來實用性的內容,從演講可體會到敘事不但能透過文本,還可透過視覺媒體,例如短影片來呈現。同學們不一定都會喜歡製作影片,但勇於嘗試、練習如何敘事並將故事傳播給他人是重要的素養,需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最後,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黃琡雅教授頒發感謝狀予張耀仁教授,講座圓滿結束。


《English Version》

張耀仁教授向同學們說明敘事與傳播之間的密切關聯,並強調傳播的重要性
張耀仁教授向同學們說明敘事與傳播之間的密切關聯,並強調傳播的重要性
劉明洲教授希望同學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敘事與傳播的能力
劉明洲教授希望同學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敘事與傳播的能力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