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理想人格的培養~亞里斯多德的觀點

最後更新日期 : 2023-05-24
SDG指標: SDGs04,SDGs11
陳復院長頒發感謝狀
陳復院長頒發感謝狀

國立東華大學「111-2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於5月15日舉辦講座「理想人格的培養~亞里斯多德的觀點」,邀請到文化大學哲學系黃藿教授蒞臨主講。黃藿教授的專長領域為倫理學與道德哲學、教育哲學、政治哲學等,曾發表過多篇期刊論文。此次,黃教授將透過亞里斯多德的觀點,與同學分享何為亞里斯多德認為的理想人格與如何培養,帶來一場實用性極高的講座。

黃藿教授與學生分享哲學理念
黃藿教授與學生分享哲學理念

洄瀾學院陳復院長開場表示:「今天課程邀請到的是我個人非常尊敬的講者黃藿教授,黃教授曾擔任過文化大學文學院院長與文化大學、中央大學的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是通識教育方面資深的前輩,參與過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協會,長期擔任理事,也是中國哲學會的理事,本身專業在於西洋哲學、教育哲學與政治哲學。在我學術生涯成長過程中,黃教授給了我非常重要的指點,十分感激。此次講座,黃院長結合通識教育與哲學主題,希望讓同學對理想哲學有所思考。」

講座正式開始,黃藿教授首先向同學提出了疑問:理想人格的目標是什麼?舉出中、西方的設定與追求為例,點出中國傳統哲學覺得理想為至善,而西方哲學(古希臘)設定的理想目標則是至高,其內涵包括:外在善的財富、身體善的健康、內在善的德行、人際善的友愛與靈魂善的默觀。接著,黃教授在簡報上展示拉斐爾的畫作〈雅典學院〉,和同學分享作品中的人物故事,也呈現幾張教授自身在希臘自由行時所拍攝的銅像照片,透過實品圖和大家分享亞里斯多德、亞歷山大等人的生命經驗。

黃藿教授分享,亞里斯多德的目的論所追求的是「最高善」,認為所有的記憶、探求以及行動與意向,都是以某種善為目標。而人格教育追求的終極目標則為幸福與至善,其中,幸福的定義為:靈魂遵循完美德性的一種活動,德行則可區分為道德的德行(個人人際關係的滿全)與理智的德行(個人聰明才智本有能力的卓越化)。而關於理想人格所需的元素,有以下三個要素:自然本性,指必須有生而為人而非其他動物的認知;習慣,指培養出好的習慣;理性,指人類特別突出的思考能力。需要有以上三者合諧相互配合,才有機會能培養出理想人格。黃教授也點出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說明其包括身、心、靈與智、情、意三方面教育的均衡。

與會師長講者合影
與會師長講者合影

黃教授分享,人在本性上為政治動物,而城邦(國家)存在的目的為追求美好的生活,其起源與人性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透過政治的結合,人類對社群的渴求找到了出口,而透過公民身分,人得以參與城邦的治理。情緒教育方面,其為人格教育的核心與基礎,主要目標為將理性與感性的教育結合起來,幫助青少年學生培養自覺、自制、同理心、傾聽、衝突解決與互助合作等能力,也就是人格教育的主要目標。情緒是人行為中最複雜的一面,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面,黃教授說:「若從中國哲學觀點著手,情緒本身無所謂的好、壞之分,重要的是其發洩出的時機與場合是否恰到好處,才能達到真正的和諧,此看法與亞里斯多德的觀點相去不遠,認為不應完完全全的壓抑它,而該透過適當的方式傾洩與處理情緒。」

黃教授提到人格教育十分重要的一環,即必須使兒童在正確的事上感受快樂與痛苦,如俗話說的「先苦後樂」或是聖經上說的「含淚播種的,必歡笑收割。」除此之外,也快速點出人格教育的養成、德行培養、道德習慣養成、對人格缺陷和惡習的矯治等的方法要點,提及完美人格教育包括:讀寫、繪畫、體育與音樂,將內容帶到悲劇美學、詩學等知識,分享《伊底帕斯王》的情節結構,點出悲劇的磨難能帶給我們智慧。

最後,黃藿教授為亞里斯多德人格教育對當今教育的啟示做出結論,點出其包含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的教育,也在德行上十分著重,更加入如音樂、體育等能使人愉悅的科目放入,希望大家都能在現代社會中,培養出符合亞里斯多德觀點的理想人格。


➜《English Version》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