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東華大學通識教育教育大師講座:從武癡到武醫之路

最後更新日期 : 2023-06-09
SDG指標: SDGs03,SDGs04,SDGs11
通識教育中心黃琡雅主任頒發感謝狀並與參加師長及講者合影
通識教育中心黃琡雅主任頒發感謝狀並與參加師長及講者合影

國立東華大學「111-2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6月5日舉辦「從武癡到武醫之路」演講,邀請到慈濟醫學院何宗融副院長蒞臨現場。何宗融副院長現擔任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兼中醫部部主任、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慈濟大學部定教授、中華民國針灸/中醫內科專科醫師、考選部中醫考試審命題委員、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醫學委員、中華民國角力/太極/武術之國家級裁判與教練,專長為中西醫合療。此場講座,何宗融副院長和同學分享自身從「武術」歷練至「武醫」的成長故事。

何宗榮副院長與學生分享中西醫合療理念
何宗榮副院長與學生分享中西醫合療理念

劉明洲教授開場致詞表示:「這次很榮幸邀請到慈濟醫院何宗融副院長到場,與同學分享豐富的學識。這是本學期最後一次課程,除了聆聽講師生命經歷外,也一直希望同學可參考各領域大師的學思歷程,學習相關思維。何宗融副院長不僅是非常專業的醫師,也是太極拳武術的專家,性格十分幽默風趣,相信同學們能在愉快聆聽講座之際,也吸收、學習到許多相關知識。」

何宗融副院長首先逗趣自我介紹,因姓名諧音,自己綽號是「龍總好」,總讓患者十分安心。何副院長分享,自己從小身體就不好,除了常看醫生外,為調養身體也學習柔道,有柔道三段的成就。在某次因緣際會下,何副院長見識到太極拳的威力,進而踏入太極拳的訓練,一天勤練10小時。何副院長說,過去曾參加過無限量級的武術比賽,當時,60幾公斤的自己遇上120公斤的對手,透過以柔克剛,先觀察對方的能力後再出擊,最終贏得比賽,也體悟到人生就像比賽,要先觀察分析、掌握局勢後,再運用策略向前邁進。

接著,何副院長分享各種武術類型,如國術分成散打、套路、自由搏擊等。何副院長點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學習武術的路上,總能一再遇到可敬的對手,若願意打開心扉求知,對方也樂意分享,就可以飛速進步。何副院長展示自己練武術、搏擊大賽等活動照片,也介紹武術招式如斜飛、八卦掌推手等。關於醫院何時開始引進及發展中醫技術,何副院長舉運動比賽的例子,點出選手發生脫臼問題時,若是西醫醫療人員,通常會遵循:固定、冰敷、打119的SOP,但當時一旁的中醫師直接在現場將脫臼處移回原位,使選手能立刻回到場上,讓中醫存在的必要性也逐漸被重視。

2012年,康健雜誌調查發現,有高達86%的民眾認為中醫主要目的為調養保健,通常是在西醫沒有顯著療效或西醫束手無策時,才會聯想到中醫。不過,何副院長指出,雖然上述的刻板印象都沒有錯,但能使用中醫的情況其實比大家想像的多,在西醫傳入前,人們也都是靠著傳統中醫治療病痛。何副院長以年代新聞「聚焦2.0」節目片段,分享中西醫合療的治療成功案例,如車禍後慢慢復原患者、駝背患者等多種情況,讓同學看見中醫療法的多項功能,也使大家對中醫知識的認知更加正確。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時,花蓮慈濟醫院在中醫治療上投入很多功夫,從調製藥方、磨製草藥,到包裝,動員大量人力,製作出「淨斯本草」,以食品方式發售,協助對抗疫情,幫助許多患者。最後,何宗融副院長為講座總結,建議同學在做所有事時都應敞開心房,遇到任何事時,自己的態度最重要的。何副院長點出,第一等人是能將工作與興趣結合,第二等人是可以在工作的同時保有興趣,第三等人則是需要為五斗米折腰,並勉勵同學都能持續努力學習,及早確立方向並廣泛蒐集資料,以第一等人為目標,努力向前邁進。


➜《English Version》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