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東華大學通識教育大師講座:2050淨零挑戰賽的超級新秀-海洋藍碳

最後更新日期 : 2023-10-25
SDG指標: SDGs04,SDGs11
周文臣教授與學生分享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周文臣教授與學生分享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東華大學「112-1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於10月16日舉辦本學期第四場講座「2050淨零挑戰賽的超級新秀:海洋藍碳」,邀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周文臣教授主講。周教授研究專長為化學海洋學、海洋碳化學、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等,此次講座以「臺灣2050淨零排放」和「海洋藍碳」政策為主題,講述關於2050淨零排放的應對方式。

張伯浩教授開場致詞:「今天很榮幸邀請到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周文臣教授,相信同學們對於氣候變遷、全球暖化議題都十分熟悉,也知曉減碳之重要性,但周教授分享的和以往談論於『陸地』經營處理方式很不同,是要以常被忽略的『海洋』為新方向,分享『藍碳』於此有何可發掘之處。」

通識教育中心黃琡雅主任頒發感謝狀並合影留念
通識教育中心黃琡雅主任頒發感謝狀並合影留念

周文臣教授首先介紹此次演講的兩大主題,第一個是由蔡英文總統在2021世界地球日宣布臺灣在2050要達到的「淨零排放目標」,第二個則是「海洋藍碳」,指海洋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周教授分享,臺灣淨零挑戰改革內容包含:節能、碳捕捉利用與封存、綠色金融、氫能等十二項目標,而今天談的是「自然碳匯」部分。針對森林、土壤、海洋三大可吸儲之碳匯源,配合政策為於其路徑輔以研發與建立科研技術,以提升碳匯技能。周教授分享,關於陸地上的土壤和森林的相關資訊,已經充斥於同學生活中,但鮮少被提及的海洋其實吸收約30%的人類排放二氧化碳,有著很高的占比。

海洋保存碳方式主要有三種,首先,物理幫浦如可樂,於低溫時能吸收許多二氧化碳,高溫卻無法留住,換言之,溫度低的液體可以吸收較多二氧化碳,故高緯度的冰冷海水可以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融入海水,逐漸下沉,使碳沉於海底。生物幫浦部分,周教授分享,空氣中的氧氣只有一半是陸地植物產出,另一半是來自海裡的植物,雖然許多能行光合作用的海洋生物要用顯微鏡才能看見,但浮游植物行光合作用、經過食物鏈進入其於生物、物體死亡腐朽,就是將碳送往深海方法之一。而化學幫浦,則是由化學風化作用產生,二氧化碳於空氣中含量高時,遇到雨水會產生碳酸,而這樣的雨水打在岩石上會造成風化,使二氧化碳變成離子「碳酸」與「碳酸氫根」,被帶到海洋中保存。

接著,周教授向同學展示全球碳循環圖,說明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最高的是化石燃料之燃燒,而海洋則是碳最主要的儲藏庫。周教授點出,淨零排放即為讓碳排放能達到收支平衡,但為什麼我們要追求淨零排放?有人認為全球暖化並非人類造成的,是源於大自然的循環,但根據科學家Keeling在夏威夷火山觀測站所觀測出的數值,可推斷大自然確實會隨著季節變化調節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但其循環的數值卻一年比一年來得高,證實人類活動使碳排放量增加。

相關議題逐漸受到重視,也開始有控制平均氣溫變化於1.5°C內的《巴黎協定》,淨零排放是應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方式,也是全球發展趨勢,如Apple公司承諾2030年供應鏈與產品都會百分之百實現碳中和,若臺積電沒有跟上這樣的技術,將來可能無法繼續合作。而外部成本內部化的碳排放處理方式也使國際社會漸漸開始注重綠色供應商、出現碳關稅等,多是依循IPCC聯合國氣候專家委員會訂下的規則向前邁進。但周教授點出,如飛機技術,有些碳排放是無法減少的,所以若想達到淨零,就必須在減碳的同時設法發展二氧化碳排除技術。

2019年美國二氧化碳移除技術提出六大類方法,當時尚無討論海洋,研究點出沒有任何一個方法可以移除足夠的量體,而其2022年期提出以海洋為基礎的方法,如增強生物幫浦運作、大藻養殖、海洋施肥、海水鹼化、直接捕捉法,等多樣方法,說明其運行方式,也評估目前發展狀態與效能。特別的是,於海洋進行不會和陸地一樣產生土地競爭問題,是十分有前瞻性的做法,但也需注意避免過於魯莽,否則可能因過度強烈外力使海洋受到破壞,被海洋反噬。

最後,周教授分享臺灣海洋碳匯的現況資訊,如濱海海洋藍碳碳匯包含鹽沼、紅樹林、海草,而經濟海域碳匯則含臺灣領海、經濟海域等,說明其總量約為96,051,031公噸。講座尾聲,周教授叮囑大家記得以下幾點:一,達到淨零碳排光靠減碳是不夠的,仍需要同步進行移儲二氧化碳的技術研究;二,以海洋為基礎的二氧化碳移除是必要的研究領域;三,海洋可提供量體非常大,且不會有爭地問題;四,以加強原先自然過程作為研究方向,減少可能對自然環境造成的衝擊;五,在臺灣的淨零挑戰賽中,藍碳是重要的新秀。

周文臣教授以科學角度,為同學們帶來一場包含淨零排放、藍碳兩大主題的演講,傳授不同於以往的減緩全球暖化方式,說明淨零排放是現代國家必須努力的方向,也鼓勵同學們多關注、學習相關議題。


➜《English Version》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