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東華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巨人腳下的支亞干〜臺灣原住民的發展軌跡與實踐方案

最後更新日期 : 2023-11-08
SDG指標: SDGs10,SDGs04,SDGs11,SDGs16
通識教育中心黃琡雅主任頒發感謝狀並合影留念
通識教育中心黃琡雅主任頒發感謝狀並合影留念

國立東華大學「112-1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於10月30日舉辦此學期第六場講座「巨人腳下的支亞干〜臺灣原住民的發展軌跡與實踐方案」,邀請國立成功大學考古研究所鍾國風教授蒞臨主講。鍾教授研究專長有臺灣南島文化研究、民族考古學、田野考古學、物質文化,累積之研究成果十分豐富。鍾教授以原住民族考古學與支亞干遺址為題,分享考古的發展軌跡與實踐方案。

講座由王昱心主任開場致詞:「今天榮幸邀請到身為花蓮人,曾讀過東華大學的鍾國風教授蒞臨現場。花蓮是一塊蘊含豐富遺址的特殊土地,有各地的考古專家來挖掘,出土物品陳列於考古博物館,述說著花蓮的故事。此次是通識教育大師首次邀請到考古方面的專家,相信藉由鍾教授的演講,同學可以對臺灣這塊土地有更深入的瞭解。」

鍾國風教授首先和大家介紹自己的阿美族姓名,分享自己是東華環境所第一屆學生,在學校累積了田野知識,跟著社區踏查,在花蓮學習了許多。鍾教授接著說道,現代考古學和同學想像的可能不同,二十世紀上半葉著重於「文化歷史考古」,研究陶器及其他遺物在時間上的譜系與歸屬;接著,「過程考古學」以認知考古、行為考古、人類行為生態學等方面著手,而「後過程考古學」則開始研究能動性(規模大的歷史時期社會與等級化)、後殖民、批判性的文化遺產話語、情境、脈絡、批判的反身性等。衍伸出在考古時不該排除原住民族參與的原住民族考古思維,相關開發也開始強調原住民族自身權益。

鍾國風教授分享臺灣考古歷程
鍾國風教授分享臺灣考古歷程

鍾教授以阿美族的無形文化資產Palunan(船槳)成年禮為例,分享尚無性別身分的阿美族青少年如何透過儀式過程的轉化與過度,成為具性別身分的成年男子,女子則藉由Bawsa鑲嵌於同一儀式中,共伴象徵男女得以共同組成luma(家庭)的成家資格。而「讓靈魂回家」為阿美族太巴塱祖靈屋的故事記錄,1958年颱風將祖屋吹倒,柱子被搬到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收藏,在太巴塱年輕人的推動下,最後終於將祖靈請回部落並展開祖屋重建。關於當代文化政治課題文物返還部分,1932年排灣族佳平部落金祿勒頭目家的Muakai進入臺北帝國大學的土俗人種學講座,成為博物館藏品,2014年終於由教授找到家鄉,並於2015年透過傳統臺灣族婚禮和臺大締結正式關係,留下「Muakai的跨世紀婚禮」。

鍾教授分享,許多部落常因教育、衛生、管理等因素搬離原先居住之處,而因此衍伸出的舊部落相關的議題,考古學也涉入其中。與其相關議題還有許多,如於河旁被發現的最早且最完整之Reburial遺骸,引起了其該歸屬於研究者還是家屬的討論。而加拿大印地安人寄宿學校系統的案例,則揭露有一所專門為加拿大原住民族設立的寄宿學校,表面上協助孩童融入加拿大社會,實際上卻嚴格限制校內不能從事原住民族相關活動,且有些兒童甚至於寄宿學校內死亡,是有秩序的文化清洗過程。

接著,鍾教授談及演講的另一主題「支亞干考古遺址」,此遺址距今4,000-2,000多年,出土了大量玉器,也從經歷不同工序的玉料拼湊製作過程,其成品交換到全臺灣原住民族部落,更有出產於臺灣本島以外的玉器原料來自花蓮豐田。鍾教授分享,支亞干Takaday的形狀像是巨人腳印,關於土地利用與文化遺產保存該如何取得平衡,是十分重要的課題。最後,鍾教授播放「世代共有的支亞干」和「我的土地支亞干」兩段影片,分別從考古團隊的發掘日常,看見團隊如何與當地族人與地主溝通、相互理解,建立共識,也從太魯閣族支亞干部落族人觀點,透過族語講述他們的生活,訴說往昔因溝通不足時產生的衝突,和現今嘗試將文化資產與部落永續經營結合的改善作法。

講座尾聲,鍾教授分享,當遺址不被社會重視,那些出土物的文化意義也就消失了,維護臺灣土地蘊藏的文化資產,伸張原住民族歷史主體性、身分合法性、祖先文化遺產等權利,是現代考古須秉持的精神,也是大家應重視的議題。


➜《English Version》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