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東華大學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打造AI智慧低碳綠能生態系

最後更新日期 : 2023-12-25
SDG指標: SDGs04,SDGs11
與會師長合影留念
與會師長合影留念

國立東華大學「112-1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於12月11日舉辦本學期的第11場講座「打造AI智慧低碳綠能生態系」,邀請臺灣智慧漁光協會的劉勝墉理事長主講,該協會是由光電業者、學者與養殖戶所發起,致力於以綠能技術、資源帶動國內養殖漁業升級。劉理事長以AI智慧為工具打造的低碳生態系技術,並延伸至與綠能相關之知識,以創造多元產業的共好新未來為展望與同學分享。

臺灣智慧漁光協會的劉勝墉理事長與學生分享綠能智慧生態
臺灣智慧漁光協會的劉勝墉理事長與學生分享綠能智慧生態

林信鋒副校長開場致詞表示:「很榮幸能邀請到臺灣智慧漁光協會理事長劉勝墉博士演講,他在台積電擔任過主任工程師、也曾在中研院、茂迪光電就職,更成立臺灣智慧漁光協會,目前擔任前瞻能源科技公司執行長。具備如此豐富經歷的劉博士會帶來非常精彩講座,也能帶給同學更多對求職、未來發展的想像。」

劉勝墉理事長首先分享長期做研發工作的心得,雖然很多人都認為不賺錢的研發沒有用途,但長期來看,不研發就沒有未來,台積電也是經歷了許久研發才有現在的成就。劉理事長更說道,所有公司、產業,甚至是學校等組織都是一個生態系,石化能源的不足使社會產生用綠能取代的趨勢,而AI的興起則讓人工智慧在各領域中成為轉型低碳綠能生態系的工具。這些社會發展方向改變,讓業界生態也逐漸轉變,雖然基層員工可能被取代,但善於使用AI的職位會出現大量需求,若能多學習、多瞭解、多認識,並在專長領域與新科技兩方面充實自己,就不怕被時代淘汰,反而能成為推動循環經濟,永續能源發展的重要角色。

接著,劉理事長切入主題,談到臺灣智慧水產養殖產業結構分析。由於養殖漁業是第一級產業,多為合作社之運作方式,是以物易物的性質,不需要課稅,所以在與相關的企業合作、推動產業升級時,常因沒有開發票的性質遇到瓶頸,需要額外尋找相關專家證明其產值。劉理事長分享,水產養殖產業系統整合業者負責的部分有養殖器材、IoT設備、系統服務;水產養殖營運商則是漁企業、合作社、種苗、餌料、魚業、水產加工等;漁業設備業者則包含綠能養殖專區管理商、漁電案場建置、光電材料設備。水產養殖的製程由生產到加工包含循環水育苗養殖環控、水質監測預警機制、智能投餵控制、智能數魚系統、分級包裝系統等,牽涉到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技術。

關於養殖的數位轉型,劉理事長先分享歐美在建設時,會以要使用一百年為設計目標;劍橋大學在蓋木屋的同時也種樹,等木屋破損需修復時,新樹木也剛好長大到可以利用,點出設計能長遠發展計畫之重要性。在臺灣政策驅動養殖數位轉型的部分,2021年農委會公布養殖漁業白皮書,提出產業升級六大策略,包含推動漁電共生、建置養殖專區、培訓人才、統籌供水系統、引導魚塭轉型、強化加工凍儲,以及冷煉體系。也訂定2025年太陽能發電目標20GW,其中魚電共生目標為4GW以上,同時要維持七成以上的育成率,但依現今發展速度,達成此目標頗有難度。劉理事長更分享,若魚電共生生態系導致養殖面積快速增加,將面臨勞動力嚴重不足問題,需靠科技養殖提高養殖戶效率與產量、收購價。

關於水產如何提高產值,劉理事長透過產業輔導訪視應用診斷需求表將問題聚焦。以水質管理為例,在水質數據收集時,人工觀察量測會耗費大量人力與時間,故可使用的對應技術為AIoT異質訊號整合。水質作業即時回饋部分,僅依落後指標無法預防育成率下降,可使用AI數據分析技術協助。養殖戰情中心部分,漁民需高頻率至現場觀察水色,效率低下,可使用數位設計工具輔助或智慧化生產排程等技術解決。劉理事長分享,雖然相關技術還未發展完善,但都持續發展進步中,這也是臺灣智慧漁光協會的努力目標。

談到產業藍圖與架構,劉理事長分享現在臺灣養殖漁業的平均年齡落在57到62的高年齡層,為了增加養殖青年返鄉意願,國內養殖漁業逐漸朝科技化養殖著手。劉理事長以簡報向同學介紹水產養殖產業AI化藍圖發展脈絡與企業需求落地關聯性細節,包含產業趨勢、養殖技術、養殖作業、AI技術應用、先導基礎等。最後,劉理事長以國發會的發展目標為數位化、智慧化、綠色化、服務化輔助,做出結論與建議,並分享自己認為藝術、文學是將來最有發展性的產業,因為這些都是AI缺乏的創造力範疇。

最後,劉理事長點出臺灣養殖漁業未來發展方向為減少水產養殖業者的導入成本,同時針對養殖環境特性發展強韌型AI應用解決方案,並放眼國際,發展科技養殖整廠輸出商業模式,達到兼顧能源安全、潔淨水源、食品充足、地方永續的AI智慧低碳綠能生態系。劉理事長以勉勵作結:「同學不要覺得自己科系沒有價值,應把握時間學習專業、涉獵不同領域,無論讀書、社團、交友,或多花時間使用新科技,身為大學生最重要的是體驗生活。」為講座劃下溫暖句點。


➜《English Version》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