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東華大學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跨域創新:當電腦遇上心理

最後更新日期 : 2024-01-10
SDG指標: SDGs09,SDGs04,SDGs11
與會師長和講者合影念
與會師長和講者合影念

東華大學「112-1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於12月25日舉辦此學期第十二場講座「跨域創新:當電腦遇上心理」,邀請到漫話科技黃聖方執行長主講。黃執行長曾任慈濟大學醫學資訊系專任助理教授,專長為影像處理與人工智慧技術,創業成立「漫話科技」,此次以「跨域創新:當電腦遇上心理」為題,和同學們分享自身的跨域創業經驗。

王昱心教授開場致詞表示:「今天是今年度最後一場講座,很謝謝同學們堅持到現在。這次邀請漫話科技黃聖方執行長,講題『跨域創新』十分獨特,是在許多課程、專題、畢製等都會談到的話題,『當電腦遇上心理』也是一個跨越教學內容的主題。」教學卓越中心組長陳旻秀教授介紹:「我念書的時候就認識黃博士,他的專業是影像處理,夢想是當漫畫家,有畫漫畫的功力。黃博士先前在慈濟大學的醫資系當老師,由於想去發展不一樣的事業所以離職,並創立漫話科技。近年來跨域的重要性逐漸增加,學校也開設許多相關的微課程,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通識中心的課程,有相關想法也歡迎和我連絡討論。」

黃聖方執行長首先分享自己的故事。大學時期開始,黃執行長就立下了想成為漫畫家的目標,在決定讀博士前,還跟指導教授說要給他一年的時間畫漫畫才願意讀。沒想到等到完成作品後,想參加的漫畫新人獎卻停辦,計畫趕不上變化的黃執行長決定先找個有休假且收入偏高的工作,希望能持續走向漫畫家之路。在擔任教職後,黃執行長漸漸習慣教授生活,日子慢慢安逸下來,直到37歲黃執行長才又開始思考人生,決定做點不一樣的,創立了漫話科技。因擔心有限的時間不足以達到好的教學品質,他更毅然決然辭去教職,並在成立一段時間後取得政府補助前往美國留學。回國後,「漫話」的方向邁向國際化,逐漸轉變為教育科技,之後也想朝醫療等方面發展。

黃執行長接著向同學們介紹漫話科技,為了促進兒童心理健康,公司設計了MangaChat漫話日記,採用主張「想法、情緒、行為會互相影響,改變觀念」的認知行為理論,從運用文字輸入事件、將抽象情緒用漫畫表現,到最後的正向引導,透過三步驟讓孩子能在每天的日記中記錄並覺察自己的情緒。談到為什麼不是影片或講話,黃執行長分享,因為影像與對話要運用多層次情緒技巧,而漫畫比較容易將人的想法做出較有邏輯、緩慢的梳理,所以決定以能適宜的拿捏人物情緒之漫畫方式呈現。而黃執行長也分享相關的認知行為理論案例:讓三組人分別寫每天書寫感恩日記、抱怨日記、不限主題之日記,研究結果顯示,書寫感恩日記的群體整體成績表現更好,因為感恩日記會讓人更能察覺社會的資源,而書寫抱怨日記的人則會習慣將問題歸咎於他人、社會,甚至是自己,變得越來越負面、悲觀。「MangaChat漫話日記」便是希望能透過一次次的情緒輸入、輸出、正向引導,讓孩子能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並瞭解相對應的處理方式。

之後,黃執行長與同學們分享在成立公司後的一些觀察。漫話科技的初代產品發想為文字轉漫畫,是基於文字提供自動化製圖服務,由於產品無法在短時間內兌現,2016年創業初期經費很快就燒完。發現依現況無法經營下去後,黃執行長縮減了公司人力,也發覺應開始接案,讓公司在開發之餘也有收入。黃執行長點出:「價值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自己期望的,一種是別人需要的、看得到的雇用工作。」應在創業初期擴大團隊可提供的價值。經營一段時間後,黃執行長得到政府案子的補助,到美國新創公司學習,並發現美國的市場非常需要「故事」,讓他意識到行銷資本的重要性,包刮B2C模式、客製化、基於突點、在地化產品,也分享做法的優劣。

接著,黃執行長談到募資的重點在於定義未來,建議同學們應先構想概念雛型,及早做出完善的企劃與面對客戶、尋找投資人,若客戶有所興趣再繼續執行實踐,如此一來可以免去許多白費心力的過程。即使在募資時期,部分客戶沒有給出實際承諾,也能在介紹產品、計畫時感受客戶對什麼部分是有感覺的,進而加強相關面向。黃執行長也點出,募資技巧可從商會中的商務對談、提供幫助、擴大影響等部分鍛鍊起,訓練且增加自己的業務能力。

講座尾聲,黃執行長分享,22歲的自己根本沒有想過要創業,也不知道自己會當老師,只是抱著要持續畫漫畫所以要繼續當學生的想法讀到博士。從當教授、畫漫畫、做文字轉漫畫,到繞了一圈後又回到醫療工程相關產業,這些都不是自己當初想像得到的發展方向,但都成就了現在的自己。最後,黃執行長鼓勵有興趣創業的大家用「幫助」拓展人脈,收割社會信用並保留會提供回報的人,讓人脈圈正向循環。即使朋友不多也不用擔心,只要用心傾聽,一定會有可以互助之處。


➜《English Version》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