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味觀察】串聯風土人文的原食力
最後更新日期 :
2021-04-09
食用野菜與山產海味在原住民的味覺記憶中飄香,十多年來,我在花東的生活歲時感,除了24節氣外,身體的「原味」經驗,從食用消費到種植生產,也跟著原住民飲食地景與祭儀更迭,有不同的感受。
早春,是食野菜的季節。龍葵、紫背草、山萵苣和台9線縱谷上一包包的箭筍上市。野菜教母吳雪月曾分享泰雅作家瓦歷斯.諾幹的話:「一個阿美人,勝過三部割草機。」除了是二行詩,也說明了阿美族人辨識植物的能力、食用野菜的普遍性,及採集知識所形構出的可食地景。
阿美族人除了吃「草」也吃「心」,尤其祭儀期間禁食綠色蔬菜的禁忌,讓植物的嫩莖成了常見的祭儀料理,既拜神也給人食用。黃藤心、林投心、芒草心、月桃心等「十心菜」帶點苦味,象徵吃草民族堅毅刻苦的性格,而這個「吃苦」的民族,更把傳統野菜知識,具體展現在採集和料理的風土味覺上。
我在2009年出版的〈從原「汁」原「味」到原「知」原「衛」:反思原住民風味餐/廳的文化社會意涵〉一文中,強調「原味」雖然和觀光發展關係密切, 但絕非單一不變的料理再生,而是動態而多元的 - - 結合了市場需求,也是當代原住民族重要的文化展演與認同的策略,更突顯原住民觀光產業本身也可作為建構族群的政治能動性,及揭示其身為邊緣族群的主體性與文化武器。
近年,原住民風味餐與部落旅遊平行發展,互為需求。「原味」從交換到交易,從野菜山產到創意料理,從被動的回應消費市場的需求,到原民生態智慧的主體認同,不僅突顯原住民飲食文化和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同時標示出族群美學的象徵符號。觀光需求、媒體報導、原住民風味餐的料理競賽,從餐桌到小農食旅,各種形式的「原味」展演,區辨出原漢族群飲食的差異,也讓原住民飲食在臺灣的版圖上,逐漸占有一席之地。
(謹以本文紀念臺東達魯瑪克風味餐主廚杜貴華女士。本文稿費全數捐給臺東達魯瑪克「圍裙幫」推動部落「活出愛」的食農公基金。
PROFILE
葉秀燕東華大學教授,大地旅人,半農人,也兼FATS(食農旅永續工作室)廚娘。吃喝玩樂、遊山玩水是我的熱情動力,也是學術專長。2014年移住豐裡,努力讓「生活憩習」成為「原寶地」 - - 村落環境友善的食農與環教基地。
早春,是食野菜的季節。龍葵、紫背草、山萵苣和台9線縱谷上一包包的箭筍上市。野菜教母吳雪月曾分享泰雅作家瓦歷斯.諾幹的話:「一個阿美人,勝過三部割草機。」除了是二行詩,也說明了阿美族人辨識植物的能力、食用野菜的普遍性,及採集知識所形構出的可食地景。
阿美族人除了吃「草」也吃「心」,尤其祭儀期間禁食綠色蔬菜的禁忌,讓植物的嫩莖成了常見的祭儀料理,既拜神也給人食用。黃藤心、林投心、芒草心、月桃心等「十心菜」帶點苦味,象徵吃草民族堅毅刻苦的性格,而這個「吃苦」的民族,更把傳統野菜知識,具體展現在採集和料理的風土味覺上。
我在2009年出版的〈從原「汁」原「味」到原「知」原「衛」:反思原住民風味餐/廳的文化社會意涵〉一文中,強調「原味」雖然和觀光發展關係密切, 但絕非單一不變的料理再生,而是動態而多元的 - - 結合了市場需求,也是當代原住民族重要的文化展演與認同的策略,更突顯原住民觀光產業本身也可作為建構族群的政治能動性,及揭示其身為邊緣族群的主體性與文化武器。
近年,原住民風味餐與部落旅遊平行發展,互為需求。「原味」從交換到交易,從野菜山產到創意料理,從被動的回應消費市場的需求,到原民生態智慧的主體認同,不僅突顯原住民飲食文化和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同時標示出族群美學的象徵符號。觀光需求、媒體報導、原住民風味餐的料理競賽,從餐桌到小農食旅,各種形式的「原味」展演,區辨出原漢族群飲食的差異,也讓原住民飲食在臺灣的版圖上,逐漸占有一席之地。
(謹以本文紀念臺東達魯瑪克風味餐主廚杜貴華女士。本文稿費全數捐給臺東達魯瑪克「圍裙幫」推動部落「活出愛」的食農公基金。
PROFILE
葉秀燕東華大學教授,大地旅人,半農人,也兼FATS(食農旅永續工作室)廚娘。吃喝玩樂、遊山玩水是我的熱情動力,也是學術專長。2014年移住豐裡,努力讓「生活憩習」成為「原寶地」 - - 村落環境友善的食農與環教基地。
資料來源:
農傳媒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