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跨域與連結 - 東華大學原住民族跨領域研究工作坊與徵件

最後更新日期 : 2021-08-05
SDG指標: SDGs16,SDGs04,SDGs05,SDGs17
第一場次與會學者由左至右 - 東冬.侯溫、王昱心、賴淑娟與主持人謝若蘭教授
第一場次與會學者由左至右 - 東冬.侯溫、王昱心、賴淑娟與主持人謝若蘭教授

因應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從「被研究」轉向以「互為主體」的位置進行知識體系建構,以回應原住民族社會需求,並加強場域倫理的建構。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國際事務中心與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合作,分別在全國不同區域以「跨域與連結」進行4場年度工作坊,提供實體互動以及線上論壇與直播,進行對話,並鼓勵更多的專家學者投入研究。

第二場次與會學者由左至右 - 主持人謝若蘭、許韋晟、鍾文觀及汪明輝
第二場次與會學者由左至右 - 主持人謝若蘭、許韋晟、鍾文觀及汪明輝

首先登場的「性別及藝術」場次中,東冬.侯溫(Dondon Houmw)等3位與談者提出當前的族群研究無法有效的轉譯深度的族群文化內涵,在面對不同的族群的文化脈絡時,性別與族群的敏感度極為重要。第2場以「教育及語言」為主題,透過汪明輝(Tibusungu Wayayana)、鍾文觀(Sifo Lakaw),以及許韋晟(Lowking Nowbucyang)等3位分享者以自身鄒族、阿美族與太魯閣族之語言復振經驗進行分享,並提出如何翻轉族群文化被「歧視」的現象。以「環境及社區」為主題的場次中,阿布娪.卡阿斐依亞那(Apu'u Kaaviana)等與談者提出傳統與現代中取得知識體系平衡的重要性,尤其要重視部落社群的傳統知識體系。最後一場以「健康及文化照顧」為主題,由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創會理事長林建治(Suyan - kagi)等人進行與談分享。工作坊會後透過怡懋.蘇米老師主持的「人體研究計畫諮詢取得原住民族同意與約定商業利益及其應用辦法」說明會暨宣導活動,提供在場參與者對於「原住民族人體研究倫理」的法規理解以及對於原住民族研究不合時宜的迷思。

東華國際事務中心主任謝若蘭(Bavaragh Dagalomai)教授認為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跨域與連結」整合研究「不僅提供我們『多元』的視野進行研究工作,亦是提醒當代研究者在思考問題時,需更全面來省思,並在國際串聯的合作機制下,共同建構原住民族知識體系與其實用性」。東華國際事務中心來自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跨校教師社群的許俊才(Kui Kasirisir)教授提出,原住民族研究需要更多的專家學者與原住民族社群的夥伴,在尊重族群主體的場域倫理機制下回應需求,並以此成為臺灣對世界的族群研究之參與貢獻。

科技部近年來致力推廣「整合型」計畫,鼓勵學者從人文及社會科學多重觀點切入,反思族群關係與歷史,探討包含社會階級、性別、環境與教育等各種牽涉族群的議題,藉以促進更具社會實質貢獻之研究。本年度「族群與原住民族研究」整合型計畫徵求時間至2020年7月31日,有興趣者可至科技部網站查詢。


〈English Version〉

第三場次與談人由左至右 - 主持人許俊才、裴家騏、浦忠勇、羅永清及視訊參與的阿布娪.卡阿斐依亞那
第三場次與談人由左至右 - 主持人許俊才、裴家騏、浦忠勇、羅永清及視訊參與的阿布娪.卡阿斐依亞那
第四場次與談學者由左至右 - 林建治、郭俊嚴、怡懋.蘇米、許俊才,以及視訊參與的 Ciwang Teyra
第四場次與談學者由左至右 - 林建治、郭俊嚴、怡懋.蘇米、許俊才,以及視訊參與的 Ciwang Teyra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