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從災後淤泥與牛糞再到沃土!東華綠電合作社啟動「沙盒」實驗打造韌性化的循環農業
2025-11-28
在氣候變遷與農業排碳雙重挑戰下,花蓮展開一場由下而上的綠能革命。由有限責任花蓮縣綠電學習社區合作社執行的「公民團體創新示範與沙盒試驗計畫」,以「能聚社區:綠能循環與淨零韌性創新實踐」為主題,攜手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行動中心與能源科技中心等團隊,自2025年10月起在鳳林與壽豐展開一系列跨域試驗與示範,目標是以在地資源為核心,打造具備低碳、循環、永續與災後復原力的農村新模式。
高舉SDGs旗幟 東華大學揚帆前航
2025-11-28
國立東華大學在永續發展的投入深受國內外肯定,THE Impact Ranking SDG 15(陸域生態)與16(和平正義與有力的制度)排名躋身全球前百,復獲評為2025臺灣永續大學獎楷模大學、永續報告書金級,徐輝明校長獲選為全國三位永續傑出人物之一。應印尼兩所大學Universitas of Pertamina (UP)及Universitas of Kristen Indonesia (UKI)殷切邀請,由永續長李俊鴻教授率領代表團,赴雅加達進行學術交流及實務倡議的合作,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精神,擴展國際夥伴關係。
東華中文系舉辦「江松樺先生講座」—李賢中教授暢談〈墨家在先秦思想中的價值〉 重現百家爭鳴的思想風景
2025-11-28
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於11月25日在人社一館A318舉辦專題演講。本次演講為「江松樺先生講座」,由雲林科技大學漢學研究中心與財團法人中華傳統文化基金會協辦,特別邀請臺灣大學哲學系李賢中教授,以「墨家在先秦思想中的價值」為題發表演講。本場講座同時作為本系「中國思想史」課程的重要延伸,並開放全校師生參與,期盼在校園中推廣先秦思想與中華文化經典的深度內涵。
東華大學師培中心辦理全國戶海教育到校輔導工具研習 圓滿成功
2025-11-28
《國民教育法》第37條明確規範,為豐富學生經驗並強化教育活動與真實情境連結,學校應推動走出課室,提供學生探究、實作與體驗導向的課程。為協助中小學深化戶外及海洋教育,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今年特別委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及東華附小團隊,共同研編「戶外及海洋教育到校輔導工具」,並辦理全國四區研習,期能強化各縣市輔導員的專業能量,促進校校落實戶外與海洋教育。
東華大學推出全新形象暨招生影片 以「飛越邊界」展現震後韌性與無界教育力
2025-11-28
在瞬息萬變、充滿挑戰的年代,「如何重新出發」成為每個人心中需要回答的問題。東華大學114年推出全新形象暨招生影片《飛越邊界》(Beyond Boundaries),以溫暖的影像與真摯的敘事,講述東華人勇敢面對挫折、整理心情、再次振翅高飛的故事。
迎向松菸畢業總展!東華藝創系115級畢業製作《作東◎東作》校內預展盛大開幕
2025-11-28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115級畢業製作《作東◎東作》11月25日在藝術學院展覽廳盛大開幕。副校長郭永綱、創新研究園區管理處處長林群傑、藝術創意產業學系主任陳怡方,以及多位系上師長與指導老師郭令權等人出席開幕活動,並為即將前往松菸展覽的畢業製作成員獻上祝福。
2025華語文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東臺灣學生論文發表會圓滿落幕
2025-11-27
國立東華大學華語文教學國際博士班於114年11月21-23日與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共同舉辦「華語文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東臺灣學生論文發表會」,本次研討會徵選19篇論文發表,並安排3場國際演講,匯聚多位國際華語教學專家學者共襄盛舉,為華語文教學研究國際視野注入豐沛能量,並且為學生打造更廣闊的學術平台。
東華大學深耕計畫展成果 「超級放空日」讓大腦深呼吸
2025-11-27
為舒緩期中考週帶給學生的緊繃壓力,並具體落實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分項6之策略目標,國立東華大學學生事務處所輔導之「東兔團隊」(DongTu Team),於11月18日晚間在學活園區盛大舉辦「超級放空日:腦袋放空大賽與編靜手作」活動。本次活動不僅是一場校園娛樂盛事,更是東華大學推動「校園活動籌畫團隊」與「永續學習型組織」的具體實踐成果,吸引近百位學生熱情參與,成功打造出讓身心靈「深呼吸」的療癒空間。
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獲「2025運動科技創新設計競賽」兩項優選獎
2025-11-27
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參加臺灣運動科技發展協會舉辦之「2025運動科技創新設計競賽」,榮獲兩項優選獎。獲獎作品分別有,黃翊真設計的「體適能檢測器材」以及王傢儷、黃翊真、林逸凱、俞兆柏等設計的「機能恢復鞋」。
東華大學社會學系社會福利與社會企業課程,赴花蓮畢士大教養院附設THE HOPE CAFE參訪,體驗社會企業理念的應用
2025-11-27
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在教學卓越中心IDEAS計畫補助下,為提升學生對社會福利制度與社會企業運作模式的實務理解,課程於11月19日前往花蓮畢士大教養院附設THE HOPE CAFE進行參訪。透過近距離觀察與參與院生服務的過程,瞭解院生如何在支持式職場中展現能力,並理解社會企業如何協助弱勢族群建立自立與參與社會的力量。
以行動打造永續校園 東華大學獲 TCSA 肯定 成高教永續標竿
2025-11-27
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執行、邁入第18屆的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於11月26日在臺北市圓山大飯店盛大舉辦年度頒獎典禮。今年典禮亦與全球企業永續論壇(GCSF)同步進行,聚焦探討ESG最新趨勢、永續金融發展、供應鏈治理等議題。歷年頒獎典禮均展現永續理念已深刻融入臺灣產業的日常營運,從傳產、科技、金融到醫療等各領域皆積極推動永續轉型,顯示永續已成為全國發展的重要方向。
朱嘉雯教授榮獲「114年度木鐸獎」
2025-11-27
恭賀國立東華大學洄瀾學院院長朱嘉雯教授榮獲114年度木鐸獎。「木鐸獎」是由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設立,旨在表揚在教育學術研究與行政實務領域具有卓越貢獻的人士,本屆頒獎典禮於11月22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行,由教育部鄭英耀部長頒獎。
臺灣原住民族獲頒世界原住民族高等教育聯盟多項榮譽獎項
2025-11-26
2025年世界原住民族高等教育聯盟(WINHEC)於紐西蘭奧克蘭盛大舉行,多位在語言復振、文化傳承與教育服務領域具卓越貢獻的臺灣原住民族代表與教育工作者獲得提名並角逐榮譽獎項(Circle of Honours)。經過國際委員會的嚴謹審查,來自加拿大、紐西蘭、澳洲、挪威薩米、夏威夷、阿拉斯加及臺灣的多位原住民族代表均榮獲肯定。
深入產業、邁向國際:會展英語課程深化學生跨域觀察力
2025-11-26
為提升學生在真實場域中的英語應用能力,並建立從在地視野走向國際展會的學習脈絡,國立東華大學語言中心「會展英語」英語選修課程於10月底開始由吳佩儀教師帶領學生,展開兩階段跨區域的會展活動探訪工作坊。課程從花蓮出發,先走入地方創新風貌,再逐步延伸至臺北國際級專業展館,讓學生在不同規模、不同產業的展會中累積觀察、交流與英語實作經驗,完整展現出會展英語的核心精神。
心中有愛 世界無礙
2025-11-26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黎士鳴老師長期帶領學生,進入特教學校推動多元化之學習策略,今年度特別連結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以及教學實踐計畫執行。透過推展「綠色處方簽」的發展與應用,透過—瞭解需求(心理需求)、反思療癒(自我療癒)、提供服務(方案實踐)與檢視效益(實證研究),讓學生從課堂理論走入真實場域,從自我療癒的經驗延伸到社區場癒之服務。黎老師於10月23日帶領同學與特教學生進行相見歡,一起共遊亞泥生態園區,共同學習與認識自然生態,並且感受自然療癒力。參與活動的學生分享道:「我本身就喜歡親近大自然,這次體驗讓我學會如何將自我療癒轉化為理論與實踐,並在與特教生的互動中,學習如何互動、交流與協助。」學生們也表示,這種學習歷程讓他們更清楚未來助人工作的方向,更許願下次參加特教校慶辦理園遊會。
東華大學勇奪花蓮縣環境教育雙特優 永續行動鏈結社區、邁向國際
2025-11-26
「第10屆國家環境教育獎」花蓮縣地方初審頒獎典禮於2025年11月21日在花蓮縣環境教育數位中心舉行。國立東華大學與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白益豪主任分別獲得學校組與個人組特優,由白益豪教授代理受獎,將代表花蓮縣角逐全國賽。
考古學與博物館學 支亞干考古學園活動
2025-11-25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歷史學系在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支持下,以「永續城鄉」與「AI微學程」為主軸,推動學生走入地方並運用科技理解土地。近日,在歷史系金蕙涵老師帶領下,修課同學前往花蓮縣考古博物館於萬榮鄉設置的「支亞干考古學園」進行田野學習。
「玩遊戲學AI的底層邏輯」
2025-11-25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AI微學程與歷史學系暨大眾史學研究中心於2025年11月20日,舉辦一場別開生面講座—「玩遊戲學AI的底層邏輯」。本次活動由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與iLink「跨域玩心:歷史、心理與遊戲設計的文化創新產業鏈結深化計畫」支持,特邀大玩創意有限公司執行長楊東岳與新碩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曾翼志親臨現場,顛覆傳統教學,用三款趣味十足的桌遊帶領大家輕鬆認識生成式AI的底層邏輯。
東華大學人社院舉辦《彈幕/垂簾》教師著作分享會,開啟一場精采 的文學閱讀盛宴
2025-11-25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11月14日,於圖書館楊牧書房舉辦馬翊航教授今年8月出版的「《彈幕/垂簾》教師著作分享會」,現場並展有甫獲2025年臺灣金典獎的七部大作,其中馬教授去年9月出版的《假城鎮》亦名列其中,成為新作登場外的另一個亮點。本次活動亦邀請在各類文學研究領域之翹楚的王鈺婷教授,進行一場文學對話的饗宴。
畢咖必腳-鐵馬樂活浪漫行
2025-11-25
國立東華大學於11月18日上午舉辦校慶系列活動—「畢咖必腳(ㄎㄚ)」腳踏車騎乘與健行活動,共吸引約130位師生熱情參與。活動由徐輝明校長與張文彥副校長率領健行組,學務長林俊瑩則帶領單車環山組,大家迎著微風騎行於壽豐鄉的鄉間小路、田園風光間,一同共享「畢咖必腳—鐵馬樂活行」的健康活力。
東華大學通識教育專題講座:「AI落地應用與AI實作型人才培育平台」
2025-11-25
國立東華大學「114-1通識教育專題講座」於11月17日舉行本學期第七場講座「AI落地應用與AI實作型人才培育平台」,邀請南臺科技大學黃能富校長到校演講,與同學們介紹AI在不同產業相關的實際應用案例與經驗分享,說明AI的視覺與聽覺模型究竟如何多遠、廣泛的應用在不同領域之中。
玩轉香味!東華華語生體驗香膏手作與花蓮無毒蔬食
2025-11-25
國立東華大學華語文中心日前帶領來自多國的華語學生,前往花蓮知名的秧悅美地度假酒店,參與「玩轉各種香味」的手作香膏活動,並享用飯店以在地無毒蔬菜打造的特色料理。學生們透過短暫而充實的體驗,深入感受花蓮自然、友善土地的生活態度。
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舉辦「越界教育論壇暨工作坊」—開展亞洲人民越界民主的共學之路
2025-11-24
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碩博班」於本學期2025年9月13–14日舉辦「越界教育論壇暨工作坊—從教室走向家園」。在教育部「113學年度強化與東協及南亞國家合作交流計畫」支持下,本論壇企圖展開70年前由印尼主辦的「萬隆會議」所提出的「萬隆精神」視域:倡議第三世界人民需要超越以歐美殖民主義體系所建立的資本主義民族國家世界秩序,重看亞洲人民的殖民經驗、發展人民越界對話,打開亞洲反殖民的歷史知識與越界民主的國際格局。本論壇在本地與國際師生匯聚交流的校園中,以教育轉化為越界民主實踐之地,連結社區組織,在滋養我們的土地與歷史之中,與來自亞洲各國的人民並肩學習,在文化差異裡發展亞洲人民與鄰共好、共同生活可能。
東華大學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簽署MOU
2025-11-24
國立東華大學持續深耕海洋科學教育,11月17日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強化雙方在人才培育、教學推廣、學術研究及計畫合作等多面向的交流與合作關係。
東華大學藝創系115級畢業製作《作東◎東作》校內預展登場!暖身迎戰松菸最終展
2025-11-24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115級畢業製作《作東◎東作》將於 11 月 25 日(二)至 11 月 28 日(五)在藝術學院展覽廳舉行校內預展,並於 11 月 25 日中午 12:15 舉行開幕茶會,誠摯邀請師長、同學及各界朋友蒞臨參觀。
東華大學社會參與中心舉辦以「交織性」為核心之性別月系列活動 促進性別議題討論
2025-11-24
國立東華大學於本學期正式成立性別微學程,為深化學生對性別、階級、族群和障礙等交織性的理解與討論,以及推廣性別微學程,社會參與中心主辦2025性別月系列活動,以「交織的日常X交錯的暴力:拼貼不同身分散落的拼圖」為核心主題,在校園展開為期兩週的專題講座與放映座談活動,邀集了校內外講師與紀錄片導演進行性別議題的分享。此次活動獲得東華大學秘書室與臺灣民主基金會的經費補助,首場活動於11月18日舉辦,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張德勝教授擔任講者,向同學解析電影《童話.世界》內含的權勢性侵議題,吸引近70位同學參與。
2025校慶系列活動~~汗水與星光交織的永續超慢跑
2025-11-24
2025年11月14日在國立東華大學的校園裡,一場名為「夜光超慢跑」的活動悄然展開,它並非競技場上的速度比拼,而是對自我、健康的溫柔呼喚。85位東華大學的教職員生,在夜幕低垂之際,聚集於體育中心前方廣場,用最自然的身體律動,共同譜寫了一曲關於健康、堅持、永續的動人樂章。
國立東華大學校慶排球系列賽盛大舉行 ~23 系所齊聚競技 體育系橫掃三組冠軍~
2025-11-24
國立東華大學體育中心於 11 月 14-16 日舉辦校慶系列活動—校慶排球賽,今年吸引全校 23 個系所共 37 支隊伍參加,包括 11 隊男子組、15 隊女子組與 11 隊混合組,參賽規模再創新高,展現東華大學推動校園體育的良好成果。
國考講座-就業好選擇-公職之路
2025-11-21
東華大學於11月14日舉辦「認識國家考試」專題講座,特別邀請考選部董鴻宗主任秘書蒞校主講,向學生說明我國國家考試制度、各類公務人員與專技人員考試的內容與特色,以及近年錄取趨勢與準備策略。
「國泰金控」2025影響力投資校園巡迴論壇-國立大學場:產學共推永續人才,以跨領域知識發掘永續商機及解方
2025-11-21
由國立東華大學、國泰金控和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三方,共同主辦的「2025影響力投資校園巡迴論壇—國立東華大學場」11月14日在管理學院第一講堂盛大舉行,吸引超過200位師生參加。在歷經2024大地震及近日風災的挑戰後,本論壇睽違兩年半再度回到東華大學,獲得徐輝明校長及朱景鵬副校長與管理學院許芳銘院長的大力支持與協辦,旨在向青年學子推廣「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的理念,引領市場資金共創社會與環境價值。
2025東華大學舞力全開-校慶舞蹈比賽「青春無限」
2025-11-21
國立東華大學於 2025年11月15日盛大舉辦第四屆「校慶舞蹈比賽—青春無限」。儘管鳳凰颱風數日前方才掠過花蓮,活動仍如期展開,現場氣氛熱烈,吸引眾多喜愛舞蹈的師生及校外舞者到場共襄盛舉。本屆比賽設有「K-pop」隨播隨跳與「2 ON 2 BATTLE」兩大競賽項目,為不同風格舞者打造展現才華舞台。
東華國企系攜手花蓮一信辦理AI工具應用工作坊 強化在地金融服務與學生數位實務能力
2025-11-21
因應生成式AI浪潮對金融服務與商業實務的影響,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與花蓮第一信用合作社(以下簡稱花蓮一信)共同在11月1日於管理學院舉辦「AI工具應用工作坊」,透過系統性的員工教育訓練與實作演練,一方面提升花蓮一信同仁對AI工具的操作熟悉度與工作效能,另一方面也讓國企系學生認識AI在真實職場情境中的應用,建立正確且務實的AI使用觀念。
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創意產業學生蒞臨東華大學 展開跨文化藝術交流之旅
2025-11-21
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以下簡稱QUT)教師Sophie McIntyre 博士帶領著創意產業學生,於2025年10月27-28日蒞臨國立東華大學,與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以下簡稱原資中心)與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以下稱樂藝學程)進行為期兩天原住民族文化藝術交流活動。雙方以「藝術」為共同語言,透過課程參與與工坊實作體驗,一同上課學習,深化彼此對臺灣原住民族與南島文化藝術的理解。
東華大學辦理「碎裂秩序下中小型國家的調適策略」國際研討會圓滿落幕
2025-11-21
國立東華大學於114年11月17日舉辦「碎裂秩序下中小型國家的調適策略」國際研討會圓滿完成,與會師生與蒞臺國際學者間的交流成果豐碩。
東華大學亞太區域研究博士班永續城鄉-深化在地連結課程:地方產業轉化發展
2025-11-18
國立東華大學亞太區域研究博士班於10月25日辦理「永續城鄉-深化在地連結課程:地方產業轉化發展」活動,結合「地域研究專題」課程,由任課教師金枓哲(Doo Chul Kim)帶領,赴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參訪,實地認識東部林業發展和拓展歷史,強化學生對臺灣在不同空間與文化脈絡特色的瞭解,以建立課程跨國、跨文化交流的基礎。
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系碩士暨碩士在職專班研究生聯展「設繪動盪」盛大開展 ─在不安中描繪可能,藝術成為時代的回應與療癒
2025-11-18
由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碩士班與碩士專班研究生共同策劃的展覽「設繪動盪」,於2025年11月11-14日,在藝術學院一樓展覽廳隆重展出。展覽以「設繪動盪」為題,象徵創作不再僅是對美學的純粹追求,而是在全球動盪與個人焦慮交織的脈絡中,試圖在不穩定中建立秩序,從混亂中描繪希望。
東華大學USR推動合作經濟:Design+設計競賽首度催生校園商品化成果 衛生紙包裝金獎作品成功上市
2025-11-17
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行動中心今年以「合作經濟」作為USR計畫推動核心,今年6月首度辦理「東華DESIGN+設計競賽」,鼓勵學生與校友以設計回應生活需求、以創意連結地方文化。競賽最具突破性的特色,在於不僅止於創作與展示,而是導入「商品化實作」流程,協助金獎作品真正走入市場,讓學生得以參與完整的價值創造鏈。
東華大學亞太區域研究博士班移地教學—看見移工日常,走入宜蘭冬山與南方澳的跨國生活現場
2025-11-17
國立東華大學亞太區域研究博士班和東華大學社會參與中心於11月1日舉辦「看見移工日常:宜蘭冬山走讀」移地教學活動。本次課程由人文社會科學院高教深耕計畫以及社會參與中心USR計畫經費補助,並由梁莉芳老師帶領,邀請長期在宜蘭生活與工作的移工、新住民朋友與學生分享他們生命經驗與跨國遷移歷程。
跨越赤道的學習之旅 東華EMBA印尼參訪激盪永續管理火花
2025-11-17
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於114年11月2-7日進行海外企業參訪,由管理學院院長許芳銘教授與EMBA執行長侯佳利教授親自帶隊,率領30位師生前往印尼萬隆及峇里島,展開為期六天的國際企業交流之旅。
114-1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專題講座:「智慧辨識的產業應用」
2025-11-17
國立東華大學「114-1通識教育專題講座」於11月10日舉行本學期第六場講座「智慧辨識的產業應用」,邀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張傳育校長到校為同學們演講,與同學們介紹智慧辨識科技的相關技術與發展,分享當代人工智慧科技的相關趨勢,說明如何活用科技,達成跨領域的產業合作與實踐。
【東華榮耀】縱谷跨域書院林杰圻勇奪國際文學雙金 以詩性筆觸寫出青春光影
2025-11-17
國立東華大學洄瀾學院縱谷跨域書院的林杰圻同學近日於兩項國際文學競賽中脫穎而出,分別榮獲「國際兒童與青少年徵文大賽金獎」及「國際青年文學獎全場冠軍」兩項殊榮。兩項比賽皆匯聚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大陸、加拿大、澳門、香港與臺灣等地的優秀青年寫作者,競爭激烈,林同學以其細膩感性的文字與成熟敘事風格,從數千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為校爭光。
「114年度戶外與海洋風險管理專業師資培訓計畫」在東華大學登場 ~深化戶外教育安全素養 培育基層教師的專業能力~
2025-11-14
為提升我國戶外與海洋教育安全品質,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與臺灣海洋教育中心推動「114年度戶外與海洋風險管理專業師資培訓計劃」於11月7-9日在國立東華大學舉行東區第一階段「風險管理工作坊」。本場次由臺灣戶外及海洋教育總中心主辦、東華大學協辦,來自花蓮、臺東與北部多所高中、國中與國小的教師齊聚東華,共同投入三日深度訓練,以培育具有專業安全知能的戶外教育師資。
東華大學交換生參與「花蓮一日遊」活動 —走訪後山蕨起、將軍府與七星潭,體驗花蓮文化與自然風光
2025-11-14
為促進國際學生深入瞭解花蓮在地人文風情與自然之美,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事務處於11月8日舉辦「花蓮一日遊」文化體驗活動。共有22位交換學生參與,來自德國、法國、日本、波蘭、印度、印尼、越南、中國大陸等8個國家與地區。行程涵蓋秀林鄉「後山蕨起」、花蓮市將軍府及七星潭海岸等花蓮具代表性的景點。
「花蓮近郊人文景觀探訪III-鳳林客家菸樓」深化地方文化理解,跨文化比較課程走入社區
2025-11-14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華語文教學國際博士班及華語文教學暨書法國際碩士班執行教育部「114年深耕計畫補助-永續城鄉深化在地連結系列課程」計畫,於11月3日偕同本校華語文中心帶領學生走入鳳林鎮廖快菸樓,讓學生們親身體驗在地客家文化,深化對學校周邊鄉鎮社區的文化理解。
東華觀遊系走讀花蓮 從海洋到玉石探索文化永續故事
2025-11-14
為深化學生對文化觀光發展的理解,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於114年11月8日舉辦「文化觀光實地教學活動」,由觀遊系李易儒主任帶領,共計53位學生參與。本次教學主題涵蓋「遺址觀光」、「後現代博物館」與「創意觀光」等面向,讓學生深入體驗地方產業與文化交織的發展樣貌。上午行程包括七星社區、七星柴魚博物館,以及四八高地戰備坑道,學生從中認識花蓮海洋文化的歷史脈絡,學習定置漁法的永續智慧,並探討戰備遺址如何轉型為兼具教育與休閒功能的觀光空間。下午課程以玉石文化為主軸,師生參訪花蓮縣考古博物館與如豐琢玉工坊,透過親自體驗磨玉工藝,進一步瞭解東部考古遺址與臺灣玉在原住民族文化與歷史貿易中的角色,體會地方文化如何透過創意觀光再現傳統價值。
從一顆生豆到滿室醇香 東華大學驗證中心連結校友與在地民眾體驗咖啡美學
2025-11-13
國立東華大學驗證中心日前舉辦的「從手網烘豆到手沖咖啡|咖啡體驗工作坊」圓滿落幕,活動特別邀請生醫系校友,同時具備SCA世界精品咖啡協會授課講師與CQI美國咖啡品質鑑定師專業資格的王巾綻老師授課。本次活動吸引校內外人士熱烈響應,參與者包括東華教職員生與許多社區民眾、在地農友及相關產業人士,共同以「From Seed to Cup」為核心概念,親身體驗從原豆挑選、手網烘焙、沖煮到品嚐的完整過程。
東華大學社會學系社區參與行動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進入富世村田野實察,提高社會關懷
2025-11-13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補助「永續城鄉-深化在地連結系列課程」。社會學系「社區參與行動」課程獲得補助,於11月6日師生42人,在地球公民基金會(以下簡稱地公)副執行長黃靖庭與教育專員劉思怡的帶領與解說下,前往位於秀林鄉富世村進行田野實察。並聽取富世村壘球場反亞泥自救會成員白誠實先生分享親身經歷。課程除了引發學生對花蓮在地議題與社會的關懷外,也讓學生感受到社會的不平等,環境永續以及公平正義的重要性。
2025ESBB國際研討會落幕 東華大學聚焦SDG4「優質教育」願景
2025-11-13
由國立東華大學語言中心攜手本校教育與潛能發展學系、國立宜蘭大學語言教育中心、以及慈濟大學外語教學中心與外國語文學系共同主辦之「2025無國界英語學者國際研討會」(English Scholars Beyond Borders, ESBB),已於114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國立東華大學圓滿落幕。本次研討會吸引來自亞洲、歐洲、南北美洲、非洲及臺灣等地超過兩百位學者、教師與研究生共襄盛舉。會中共有120篇論文發表、6場工作坊與9篇海報展示,主題涵蓋雙語教育、科技融入教學、跨文化學習、AI輔助學習及教師專業發展等多元領域,充分展現語言教育研究的深度與廣度。
東華大學校園健走 數百位師生齊聚共行6公里
2025-11-13
為推動師生身心健康,東華大學於11月8日早上在美麗校園舉辦百人健走活動-走出健康力邁向復原路,吸引數百位師生熱情參與。東華大學一向積極推動健康生活,本次由學生事務處衛生保健組黎士鳴組長帶領同仁承辦,精心規劃這場結合健康宣導與趣味挑戰的校園健走盛事。東華致力於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此次活動著重健康與福祉目標,期望透過校園健走來提升身心健康。進一步,面對近年的地震與水災等天災之衝擊,校內師生亦參與相關救災活動,透過本次的健走活動,幫助校內師生與社區居民來體驗自然療癒之力,以提升復原力來促進幸福感。
【永續教育助復學】化廢為藝! 東華大學攜手西富國小共創災後跨領域美感教育 以藝術療癒災後童心,讓SDGs美感教育在土地上萌芽
2025-11-12
在0923馬太鞍堰塞湖溢流災後,花蓮光復鄉西富國小面臨學童心靈重建的挑戰。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徐秀菊教授於十月間親赴西富國小,推動以「SDGs把廢材變藝術」為主軸的跨域美感教育行動。這項計畫不僅將環境議題轉化為富有創意與情感的藝術課程,更透過藝術的療癒力量,陪伴孩子在創作中重新發現希望與感恩。
東華秋藝季:西班牙Dimensión Vocal 阿卡貝拉巡迴音樂會
2025-11-12
來自西班牙的阿卡貝拉樂團 Dimensión Vocal 於10月18日晚間來到東華大學進行巡迴演出,帶來結合戲劇與無伴奏人聲演唱的音樂響宴。此次亦是藝文中心首次在週六晚間舉辦藝文活動,悠閒的假日氛圍吸引眾多東華師生與社區居民到場共襄盛舉,現場座無虛席,熱鬧景況與平日場次不相上下。
東華大學攜手企業關懷光復災區 「大手牽小手」陪伴幼童學習活動
2025-11-10
國立東華大學持續關懷花蓮0923堰塞湖災後復原工作,於11月7日啟動第三波「大手牽小手一起到光復」災後關懷行動。本次活動由學生事務處主辦,結合校內師資培育中心、幼兒教育學系的專業資源,並攜手雙冠投資公司與艾利克投資公司兩家企業之善心捐助,共同前往光復鄉幼兒園,透過實質物資捐贈與專業互動陪伴,協助撫平災區幼童的心理不安。
東華大學榮獲「台灣永續楷模大學」,再創永續治理新里程碑
2025-11-10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長期致力於推動企業與機構的永續發展,而國立東華大學亦將「永續」視為校務治理與教學研究的重要核心。繼於TCSA 2024年首屆「臺灣永續大學獎」中榮獲「十大典範大學」及「中文永續報告書白金獎」後,今年再度以卓越表現榮獲「台灣永續楷模大學」及「中文永續報告書金獎」雙項殊榮。同時,東華大學徐輝明校長以卓越的領導力與前瞻視野,積極推動「教學、環境與地方」三大永續目標,並首度榮獲2025年「永續傑出人物獎」,為東華在邁向校園永續治理的進程中,再締非凡里程碑。
華東師範大學代表團蒞臨東華大學進行學術與文化交流
2025-11-07
為深化兩校合作與學術互動,華東師範大學代表團於10月29日蒞臨國立東華大學參訪交流。此行旨在促進教育、藝術與學生交流等領域的合作發展。
2025年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r-Island Sustainability Program於東華大學舉行由琉球大學主辦
2025-11-07
由日本琉球大學主辦、國立東華大學協辦的202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r-Island Sustainability Program於11月1-2日在東華大學盛大舉行。此次論壇旨在促進島嶼間的學術合作與永續發展交流,吸引來自琉球大學、夏威夷大學、文化大學以及東華大學等多所學府的師生共同參與。
華文文學系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 赴光榮社區豐盛書店參訪
2025-11-06
10月29日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華文文學系,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帶領開設的編輯與出版實務課程學生,至光榮社區豐盛書店參訪。豐盛書店店主林清盛為知名廣播人,曾協助作家張大春、張曼娟開設廣播節目,並且獲得第54屆廣播金鐘獎最佳社區類節目獎及節目主持人獎雙料肯定,2024年返回家鄉開設豐盛書店。
2025臺灣仲裁週-仲裁判斷公開原則與展望花蓮仲裁制度之推動研討會
2025-11-06
國立東華大學與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全國律師聯合會、花蓮縣政府及花蓮律師公會2025年11月4日於本校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一館第三講堂,聯合舉辦2025臺灣仲裁週「仲裁判斷公開原則與花蓮仲裁制度之推動」專題研討會。由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傲予莫那Awi·Mona院長主持,邀請徐輝明校長開幕致詞,研討會聚焦仲裁制度在臺灣的定位、國際制度透明化趨勢,以及花蓮推動在地仲裁的可行性與挑戰。活動邀請法律實務界與學界代表,共同思考仲裁能否作為法院以外、兼具效率與專業性的紛爭解決途徑,終場則由法律學系石世豪教授綜合座談參與交流。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會議 東華發社系登上國際舞台 以原住民族知識實踐文化外交
2025-11-05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8(j)條及其他與原住民族與地方社群相關規定附屬機構第一次會議(The First Meeting of the Subsidiary Body on Article 8(j) and Other Provisions of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Related to Indigenous Peoples and Local Communities, SB8J-1),於2025年10月27-30日在巴拿馬舉行。這是聯合國體系中首次以原住民族與地方社群知識為主題的全球會議,為將於2026年亞美尼亞舉辦的第17屆締約方大會(COP17)奠定政策基礎,象徵「原住民族知識」正式被納入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核心。
AI創新健康教育 引領師資生體驗遊戲式教學魅力
2025-11-05
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於11月1日舉辦「AI融入健康教育教學設計工作坊」,活動由教學卓越中心IDEAS計畫課程經費補助,特別邀請中央輔導團健康與體育領域新北市中平國中蕭雅娟副總召蒞校主講,帶領師資生體驗AI與遊戲化教學結合的創新魅力。蕭雅娟老師長期致力於健康與體育領域的創新教學,課堂中善用「遊戲化教學」與「教學遊戲化」的概念,融合數位遊戲、體驗活動與卡牌設計,讓健康教育課程更生動有趣。
東華大學幼教系舉辦學術研討會 推動多元跨域與弱勢關懷新願景
2025-11-04
由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師資培育中心及幼兒教育學系共同主辦之「2025多元、跨領域暨弱勢關懷的優質幼兒教育與保育學術研討會」,於114年11月1日在東華大學洋霞講堂舉行。研討會有來自國內學者專家、幼教實務工作者和在校學生逾百人踴躍參與,並安排專題講座、圓桌論壇與論文發表,探討跨域合作、社會情緒學習及永續發展等當代幼教新趨勢,深化教育公平與專業實踐。
紐西蘭Ako Academy來訪花蓮 深化臺紐原住民族文化連結
2025-11-04
紐西蘭社會企業Ako Academy近日抵達臺灣花蓮,展開為期五天的文化交流與學習之旅。Ako Academy長期致力於打造植根毛利世界觀(Te ao Māori)的教育與文化環境,其業務涵蓋毛利語言倫理、專業督導、文化諮詢、《懷唐伊條約》(Treaty of Waitangi)教育、數位課程開發與翻譯等多元領域。
東華藝創系師生攜手吉安鄉干城社區發展協會推動「青銀共學」展現世代融合
2025-11-04
由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與花蓮縣吉安鄉干城社區發展協會(下稱干城社區)合作推動高教深根計畫,透過青銀樂齡藝術工作坊經費挹注,11月1日在干城社區活動中心舉辦「青銀共創的幸福時光:從記憶到創意的博物館處方箋」為主題工作坊,意在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力與永續力,促進世代交流、縮短青銀距離。
東華教育超人披上教育的披風 在災後校園,用陪伴成為孩子最溫暖的力量
2025-11-03
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將於明年暑假率領「史懷哲教育服務隊」,進駐光復國中、光復國小與附設幼兒園展開教育服務。今年以「東華教育超人」為象徵,寓意師培生如同超人般,披上教育的披風,勇敢肩負使命,在災後的校園裡用專業與真心陪伴孩子,發揮力量,帶來希望。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發展心理學」課程走入社區—讓報廢腳踏車重獲新生,愛心串連豐裡學童
2025-11-03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114年深耕計畫補助-永續城鄉深化在地連結系列課程」,於10月30日帶領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發展心理學》課程60位學生前往壽豐鄉豐裡社區,展開一場充滿愛與學習意義的田野實察活動。
東華大學辦理「碎裂秩序下的調適策略」學術座談會圓滿落幕
2025-10-31
國立東華大學於114年10月31日舉辦「碎裂秩序下的調適策略」學術座談會圓滿完成,與會師生與蒞臺國際學者間的交流成果豐碩。
東華大學〈看電影學英文與性別平等〉課程師生參與2025臺灣同志大遊行-以行動實踐「超.連結」精神!
2025-10-31
第23屆臺灣同志大遊行於2025年10月25日在臺北市政府前盛大登場。今年以「超・連結-跨越標籤,理解差異(Beyond Links: More than Clicks)」為主題,呼籲社會在網路時代不只停留於表層互動,而要真誠理解多元生命經驗的差異,跨越偏見與標籤,建立真實的人際連結。
「不可思議的印度」講座,促進跨文化理解
2025-10-31
為深化師生對印度文化與國際議題的理解,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事務處於10月28日舉辦「不可思議的印度」(Incredible India)主題講座,特別邀請外交部東部辦事處陳俊郎處長蒞臨,以自身豐富的駐印外交經驗,分享印度的文化多樣性、社會發展與國際關係現況。
東華大學通識教育專題講座:「如何從零到一創建自己的零售品牌」
2025-10-31
國立東華大學「114-1通識教育專題講座」於10月27日舉行本學期第五場講座「如何從零到一創建自己的零售品牌」,非常榮幸能邀請到盛樽璽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洪肇遠先生與同學分享自己創業經歷,以及如何在現實案例中運用商業理論,把「抽象」的生意問題變成「具象」的數學問題。
文化資產與社區的融合與創生-從花蓮市古蹟踏查談起
2025-10-31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臺灣文化學系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文化資產概論課於10月28日帶學生參訪花蓮文化創意園區、松園別館、將軍府等地進行田野調查。為解決文化資產的維護與活化可以對當地社區產生什麼樣的效益與再生,也讓課堂學生能夠瞭解古蹟文物的維護與整建,用甚麼方式既可維持古蹟原意、又可維持古蹟的安全性與功能性。
十年科普列車×百年量子力學,北花蓮壽豐站及花蓮站共譜科學實作×環境永續×原民文化新篇章
2025-10-31
第十屆臺灣科普環島列車於10月24日巡迴至北花蓮,抵達壽豐車站及花蓮車站,除了科普列車上提供各項科學活動讓師生、民眾參與外,今年北花蓮執行單位國立東華大學物理學系及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協同在地科學與環境教育單位共同設攤。依照三個實驗主題:北花蓮全民科學週歷年教案/科學、生態與環境的連結/在地的人文地理歷史及產業議題(AI、能源、地方特色),於壽豐車站設置20個科普攤位、花蓮車站設置22個科普攤位,總計吸引壽豐站約420名、花蓮站約700名師生及民眾到場參與!帶隊老師說:「活動很豐富,老師陪玩很累,不過學生說很好玩,下次要再來!」希望學員與科學相遇之後,激發更多對科學及環境的興趣,持續生活中的探究與實作。
東華大學語言中心舉辦2025 ESBB國際研討會,聚焦SDG4教育永續,睽違九年再度登臺
2025-10-31
國立東華大學語言中心攜手本校教育與潛能發展學系、國立宜蘭大學語言教育中心及慈濟大學外語教學中心與外國語文學系,將於2025年10月30日至 11月1日共同舉辦2025「無國界英語學者」(English Scholars Beyond Borders, ESBB)國際研討會。ESBB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迦美國大學英語系退休主任Roger Nunn教授創立,每年於不同國家舉行研討會及期刊出版。今年這項國際盛會睽違九年再度登臺,以「SDG4:優質教育(Quality Education)」為主題,邀集全球知名學者與教育實踐者齊聚,探討在AI與後疫情時代下如何實現教育永續與公平學習的願景。
花師78週年院慶溫暖登場,傳承花師精神、以教育扎根未來
2025-10-29
花師自民國36年創立於花崗山,歷經七星潭至今日志學校區,78年來始終秉持「公正恆毅」的教育精神,孕育無數優秀教育人才。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114年10月27日於院內玻璃中庭溫馨舉行78週年慶祝活動,現場氣氛熱烈,校友、師長與貴賓齊聚一堂,見證花師人的榮耀與傳承。
東華大學藝創系四組團隊榮獲「2025花蓮青年鏈結地方產業專題補助計畫」成績亮眼
2025-10-29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四組團隊榮獲2025花蓮縣政府「青年鏈結地方產業專題成果補助計畫」,並參加10月24-25日「2025 Meet Pacific 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展出專題成果。入選團隊「獅門 sai mén」、「感拾錄 Sense Garden」、「流連忘返」,以及「於是轉身向山裡走去」,展現藝創系學生於在地觀察、跨域整合與產業實作上的實力。每一團隊獲得2萬元補助基金進行專題實作,從地方議題切入,與在地產業合作並驗證行動成果,推動藝術與地方發展的連結。
【深耕校園×魅影青春】東華萬聖舞會嗨翻夜,東兔團隊打造跨文化共融派對
2025-10-29
國立東華大學學生事務處輔導學生團隊「東兔團隊(Dong Hwa Together)」積極推動深耕計畫分項6.2,於10月17日晚間在學生活動園區穿堂熱鬧舉辦年度盛會-「萬聖魅影舞會」。活動為迎接萬聖節特別企劃,吸引超過250位學生熱情參與,現場佈置融合奇幻與創意,營造濃厚的萬聖氛圍,讓東華校園化身為一場驚喜與歡笑交織的魅影嘉年華。
用AI與歷史對話:葉韋君博士揭示臺灣流行歌中半世紀「旅行」意象變遷
2025-10-28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人社院人工智慧AI微學程與大眾史學研究中心,為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因應生成式AI對歷史學教研的衝擊,特邀請「中研院關鍵議題研究中心」葉韋君博士,於2025年10月23日上午,以「用AI和歷史對話:從ChatGPT到主題模型的文本分析入門」為題發表演講。
導引太極結合祖師禪講座-從動靜中體悟自性
2025-10-28
在當代講求身心合一與內在覺察的修行潮流中,一場融合佛教禪法與道家拳術的課程,於10月19日在東華大學圓滿落幕。東華大學三慧學社邀請本校資深身心潛能開發教師,同時亦是圓濟惠忠禪師弟子的陳怡靜老師(法名「無孔笛」)主講,吸引眾多對禪修、內家拳與哲思實踐有興趣的學員參與。
社區參與行動課程執行高教深耕計畫,協助初英山文化產業交流協會完成老屋修繕工程,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2025-10-28
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社區參與行動」課程,執行高教深耕計畫,透過教學卓越中心設立的IDEAS計畫經費補助,日前與吉安鄉初英山文化產業交流協會合作,安排系列課程。首先在鍾寶珠常務理事的分享與社區走讀活動中,讓學生了解協會社區營造成果,與社區傳統美食與砌石工藝後,接著10月16日的移地教學,在花蓮縣光合菌微生物推廣協會高健明總幹事介紹有機農業,以及微水力計畫人員的賴威任先生說明社區利用灌溉用水發電的機組後,學生開始協助社區進行老木屋防水工程。
東華大學化學系劉鎮維教授榮獲教育部第69屆學術獎
2025-10-27
教育部於114年10月15日公告第69屆學術獎獲獎名單,共有18位學者獲此殊榮。「教育部學術獎」得獎人為國內從事學術研究有重要貢獻或傑出成就,並獲學術界肯定者。本校化學系劉鎮維教授榮獲「數學與自然科學類科」獎殊榮,充分肯定劉教授長期深耕無機化學領域的傑出表現與貢獻。
東華附設實驗幼兒園校園晨間漫步,赴校長官舍探險
2025-10-26
國立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幼兒園每週二早上辦理「晨間校園漫步野餐活動」,鼓勵孩童親近自然、探索校園。10月21日,寶貝班小朋友前往校長官舍附近的樹林展開一場趣味探險,並獲得徐輝明校長親自邀請,走入校長官舍內部一探究竟。
東部區域跨域整合首長論壇:跨部會運輸資源多元彈性發展策略
2025-10-26
為協助推動區域交通治理及對區域公共運輸發展的長期擘劃,東部區域運輸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東部區域中心,由國立東華大學及東吳大學聯合執行)與交通部運輸研究所(以下簡稱運研所)於114年10月17日在花蓮縣美侖大飯店共同辦理「東部區域跨域整合首長論壇」,邀請花蓮縣及臺東縣政府負責公共運輸、觀光旅遊、衛生、福利等領域之首長及相關單位代表,針對公共運輸跨域合作相關課題,以及東部跨部會運輸資源多元彈性發展策略提出解決對策與創新想法,以達成中央與地方雙向溝通交流之目的及促成跨域合作機會。
東華大學熱帶地理課程赴花蓮農改場實察,瞭解東部農業在氣候變遷下創新與調適
2025-10-26
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熱帶地理課程在人文社會科學學院「114年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永續城鄉:深化在地連結系列課程」的補助下,114年10月20日師生前往花蓮農業改良場進行現地實察,深入瞭解臺灣東部農業在氣候變遷下的創新與調適作為。
推繡藝術青銀樂齡工作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系列活動
2025-10-26
為推動青銀共學與藝術生活美學的實踐,國立東華大學於2025年10月17日9-12時,於花蓮市民生社區活動中心舉辦「推繡藝術青銀樂齡工作坊」,由東華大學藝術學院徐秀菊教授主講,指導參與者體驗推繡藝術之美。本次活動為「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系列活動之一,旨在透過藝術教育結合社區關懷,落實高教深耕「在地連結、共創價值」的核心精神。
臺灣原住民族學者受邀赴多倫多大學,共論原住民族研究倫理與國際合作
2025-10-23
來自臺灣國立東華大學的兩位原住民族學者傲予莫那教授(Awi Mona)與Bavaragh Dagalomai 謝若蘭教授(Jolan Hsieh)受邀參加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舉辦之「文理學院原住民族研究倫理論壇(A&S Indigenous Research Ethics Symposium)」,與來自加拿大各地的原住民族研究者及社群代表共同探討原住民族研究倫理與關係導向的知識實踐。
114-1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專題講座:「我熱愛的,不一定會愛我?熱情與愛情的雙向修煉」
2025-10-23
國立東華大學「114-1通識教育專題講座」於10月20日舉行本學期第四場講座「我熱愛的,不一定會愛我?熱情與愛情的雙向修煉」,榮幸邀請人氣Podcast「分手的99個理由」製作暨主持人胡咪老師到校演講,以輕鬆生動的方式與同學們分享如何面對生命裡必經的「愛情學分」。
恭賀!林杰圻同學榮獲「2025中華文化盃詩詞創作大賽」金獎殊榮
2025-10-23
縱谷跨域書院一年級學生林杰圻,以詩作〈灰姑娘〉榮獲「2025中華文化盃詩詞創作大賽」(Chinese Culture Cup 2025 Poetry Writing)公開組金獎(Gold Award)。本屆比賽由亞太兒童及青少年優才協會(APCYTA)主辦,旨在鼓勵青少年以詩詞書寫文化精神與時代情感,透過創作展現語言的張力與思想深度。來自全亞洲多所大專院校的創作者踴躍參與,競爭激烈。林杰圻同學憑藉細膩的語言節奏、深沉的意象結構與對經典的重新詮釋,脫穎而出。
「東華有愛‧光復無礙」教職員工一日所得自由捐活動共計699,728元匯入賑災專案
2025-10-21
為響應花蓮0923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的重建與救助行動,國立東華大學全體教職員工秉持「東華有愛,光復無礙」的精神,主動發起「一日所得自由捐」活動,匯聚校園愛心,為受災地區注入溫暖與力量。
匯聚17所夥伴學校原住民族學生創意能量,共振原民文化脈動,展現跨校合作與國際視野
2025-10-21
由國立東華大學主辦的「114年東區暨專科區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聯合成果展—Sapaluma(南勢阿美語,意指『種子』)」10月18日於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17-1館及戶外C區)盛大舉行。東華大學徐輝明校長親臨現場並到各校展示攤位瞭解各校學習成果。徐校長致詞表示,感謝各校原資中心師長長期投入原住民族教育工作的努力與奉獻,更以「期盼每一位學生都成為一顆堅韌的種子,讓原住民族的文化在島嶼之間持續發芽、開花、結果,讓我們攜手前行,讓種子飛向世界」。東區暨專科區區域原資中心主任熊同鑫教授致詞表示,感謝所有夥伴學校行政團隊、教師與學生,正是因為有大家努力,這場「聯合成果展」透過相互交流與學習,才能綻放出如此燦爛的花朵。
東華大學李光中教授榮獲「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 里山倡議推動貢獻卓著
2025-10-21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暨海洋學院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李光中教授榮獲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獎,表彰其在里山倡議與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卓越貢獻。10月18日「綠色奧斯卡」表揚大會上,李教授與14位得獎者及3組團體共同受獎,農業部常務次長杜文珍肯定其結合學術、民間與公部門力量,為臺灣自然資源保全活用作出重要貢獻。
推動雙語教育與體育融合 富世、豐山國小雙語運動營熱力開跑
2025-10-21
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與行天宮文教發展促進基金會於10月19日攜手舉辦「雙語運動營」,在秀林鄉富世國小與壽豐鄉豐山國小熱鬧展開。活動以「體育×雙語×品格」為核心主軸,融合行天宮四字箴言「讀好書、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的教育精神,透過團隊建立、匹克球教學與趣味雙語互動,讓孩子們在運動中學習英語、在合作中培養品格,營造寓教於樂的學習體驗。
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承辦海委會東區海洋素養創新教學競賽,圓滿成功
2025-10-21
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承辦海洋委員會「114年度海洋素養創新教學競賽」東區複賽,於10月20日在花蓮福容大飯店盛大舉行。本次競賽邀集宜蘭、花蓮及臺東三縣市中小學師生共同參與,共計8支隊伍、逾60位師生組成團隊參賽,展現海洋教育的多元創新能量。參賽隊伍透過現場簡報、攤位展示與評審問答等方式,展現教學設計成果,評審團依據創意性、在地性與教學成效進行綜合評比,擇優推薦進入全國決賽。
科普列車十周年亮點。
2025-10-20
第十年「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即將於本週五(10月24日)抵達壽豐火車站、花蓮火車站!國立東華大學執行國科會計畫,08:00-12:00於壽豐火車站一樓站體長廊、09:00-13:00於花蓮火車站洄瀾鯨奇廣場舉行科學闖關活動,分別設置20個及22個關卡。
2025年全國三分鐘生科論文口說競賽東區初賽-七位優勝學生與評審委員、師長及觀眾合影。
2025-10-20
國立東華大學理工學院承辦之「2025年全國三分鐘生科論文口說競賽東區初賽」,於10月17日在理工三館階梯教室盛大舉行並圓滿落幕。本次活動由國科會生命科學推動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及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院主辦,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院(北區)、國立成功大學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南區)及國立東華大學理工學院(東區)協辦,參賽者需要在三分鐘內清楚、簡潔地向聽眾介紹其研究的內容和重要性,目的在於推廣生命科學研究的公共溝通與創新表達。
東華大學教授受邀赴立陶宛發表專題演講,深化臺立文化語言交流與民間友誼
2025-10-18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國際事務中心主任Bavaragh Dagalomai謝若蘭教授(Jolan Hsieh)近日應邀前往立陶宛考納斯(Kaunas),參與由維陶塔斯.馬格努斯大學(Vytautas Magnus University, VMU)亞洲研究中心主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Resilient Memories in East Asia: Remembrance, Acknowledgment, Reconciliation」(東亞的記憶韌性:記憶、肯認、和解)。在會中,謝教授以大會特邀專題講者身分發表題為〈織就韌性的未來:臺灣追求國家認同與和解中的原住民族與性別記憶〉的演講,促進兩國在歷史記憶、文化韌性與人文對話層面的深入交流。
全家便利商店商場管理部拜會東華大學,共營良好校園生活圈
2025-10-18
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商場管理部(下簡稱全家)吳昇輝部長率該部宋源豪資深經理、陳柏翔襄理,於2025年10月16日拜會國立東華大學徐輝明校長、何俐眞總務長,就校園內全家所經營商場(多容館、集賢館)交流意見。
從堆疊問題探究數學規律、以定點觀察深化寫作表達,國立東華附小教學觀摩展現素養導向課程力
2025-10-18
國立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於114年10月16日舉辦教學觀摩活動,展現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與跨領域教學特色。本次活動聚焦於「探究與表達」的學習主軸,由黃巧如老師示範六年級數學課程〈數量關係/堆疊問題〉及徐于晶老師帶領五年級學生進行國語課〈漫遊花東〉。兩位教師分別以生活化的數學情境與多感官的語文學習策略,展現學生主動探究、合作討論與創意思考的學習歷程。
東華大學體育中心辦理「花蓮縣水域遊憩活動安全宣導暨救生演練」,提升全民水域安全意識
2025-10-18
為強化民眾與學生的水域安全知能,花蓮縣政府於海洋委員會經費補助下,於國立東華大學舉辦「花蓮縣水域遊憩活動安全宣導暨救生演練」宣導及演講場次,並由東華大學洄瀾學院體育中心協助辦理,吸引校內學生與社會人士約60人共同參與,透過課程講授與實地演練,深化正確的防溺與救生觀念。
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辦理偏鄉永續教育論壇圓滿成功
2025-10-18
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10月14日下午辦理偏鄉永續教育論壇,第一場次是專題演講,邀請臺東大學師培中心主任王前龍教授主講師資培育與永續發展,他分享臺東大學偏鄉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臺東大學與東華大學同樣位於臺灣東部地區,臺東大學的目標在於培養學生具備關懷弱勢的優良師資。
東華大學深耕東部有機人才培育邁向第四年,齊心提升稽核專業水準
2025-10-18
花蓮縣坐擁東部好山好水的地理優勢,不僅是臺灣重要的農業基地,其有機驗證面積更是占全臺的四分之一。為培育有機農業專業相關人才,國立東華大學驗證中心已連續第四年舉辦專業培訓課程。
深耕計畫-東兔團隊舉辦「萬聖趣雕南瓜臉」活動,創意點亮萬聖氛圍
2025-10-17
國立東華大學學生事務處執行深耕計畫分項6.2,特於萬聖節前夕,由所輔導之東兔團隊於114年10月14日(星期二)晚間19:00至21:00舉辦「萬聖趣雕南瓜臉」活動,吸引校內共41名學生參加,其中包括近十名境外生,現場氣氛熱烈,充滿節慶歡樂氛圍。
東華有愛,光復無礙-東華夜市齊心送暖
2025-10-16
國立東華大學10月14日晚間結合「東華夜市」舉辦「星光送暖愛心義賣」,募得新臺幣13萬7千元,全數捐贈至「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攜手全校師生、校友、攤商為光復復原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