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新聞
2025-08-25
為歡迎114學年度新鮮人加入國立東華大學,特別策劃一系列嶄新且創意十足的「新生營」活動,將於9月3-6日以及9月13日熱烈展開。此次活動突破以往傳統迎新模式,導入更多元互動與創新元素,協助新生快速熟悉校園環境、建立人際連結,順利開啟充實精彩的大學生活。
2025-08-21
青春揮桿、熱力四射!由國立東華大學主辦的「2025新南向臺灣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於8月12-14日在風光旖旎的花蓮高爾夫球場精彩登場,來自臺灣、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南韓、越南、英國、印度等8國、共88位青少年選手齊聚一堂,在碧綠球道上揮灑汗水與夢想。歷經三天競技,本屆賽事圓滿落幕,為新南向國際體育交流寫下亮眼一頁。
2025-08-20
國立東華大學代表團於2025年8月6-14日赴紐西蘭奧克蘭與澳洲雪梨進行校際訪問,藉此深化國際學術合作與拓展多元交流管道。此次代表團由徐輝明校長率領,成員包括石忠山副校長、國際事務處蘇銘千處長、陳震宇副處長、主計室鄭雪娟主任,以及國際事務處姜美松計畫助理,行程緊湊且成果豐碩。
2025-08-20
因應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技術帶來的變革,教育部成立「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wan AI College Alliance, 簡稱TAICA),讓不同學校協作提供學生跨校學習AI課程的機會,開設「人工智慧探索應用學分學程」、「人工智慧工業應用學分學程」、「人工智慧自然語言技術學分學程」及「人工智慧視覺技術應用學分學程」4類學分學程,提供不同領域學生的學習需求。
2025-08-18
國立東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持續推動金融防詐巡迴宣導列車,於114年8月7日特別前往壽豐鄉老人會,參與「114年度父親節慶祝大會」,於會中辦理「防制金融詐騙」為主題的宣導演講,協助在場年長民眾認識日益猖獗的詐騙手法,提升其識詐、防詐能力,現場反應熱烈。
2025-08-05
狂賀東華大學物理學系馬遠榮教授研究室越南籍校友范文維(Pham Van Duy)博士,獲得中原大學物理系專任助理教授一職。范博士於2018年獲得本校物理博士學位,隨後於國立臺灣大學的凝態科學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2023年起再次回到東華大學,於馬遠榮教授研究團隊中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2025-08-04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以下稱藝創系)積極推動工藝發展,攜手花蓮縣陶藝學會於暑期辦理「2025陶作金銀釀生活—工藝漫活.工藝游於藝,茶藝生活手作課程」人才培訓營,日前辦理成果發表暨結訓典禮。
2025-08-04
當暑陽灼熱地灑落在花蓮玉里鎮安通部落的土地上,一群來自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的青年,正以汗水與熱情,走進部落、走進歷史與文化的深處。他們是「草圖學社」,也是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114年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的駐村行動者,透過實地調查、文化參與與產品設計,書寫屬於世代共學與地方共好的洄游故事。
2025-07-31
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分校(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dras)及國家災害響應部隊(National Disaster Response Force)等印度防災專家來訪國立東華大學,交換兩國災防及社區救災經驗。五位專家也於行程中拜訪花蓮縣消防局、花蓮防災教育館,東華大學則由永續發展中心李俊鴻永續長接待,郭俊麟系主任、黃盈豪副教授、藍姆路.卡造助理教授與會,就兩國的防災經驗與調適模式、學術與課程,及在地實踐等經驗進行交流。
2025-07-31
為響應新南向政策並拓展國際學術合作,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於2025年7月2-6日,前往印尼泗水地區展開為期5天的學術交流行程。此行拜訪泗水州立大學(UNESA)、泗水伊斯蘭大學(UNUSA)及泗水臺灣學校,並分別與前兩校正式簽署雙邊學術交流協議(MOA),強化在交換學生、師資交流與招生等面向的合作基礎。
2025-07-30
為期六天的2025花蓮國際管樂營於7月26日(六)在國立東華大學圓滿落幕。本屆營隊由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主辦,邁入第12屆,持續秉持專業、嚴謹與熱情的精神,集結國內外頂尖師資與青年學員,共同完成一場豐盛的音樂旅程。
2025-07-30
由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與臺灣草根體育協會攜手舉辦、邁入第七年的「草根有派對6」體育師資增能教學工作坊,於2025年7月25-26日,在國立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熱烈登場。此次活動集結來自全臺各地體育專業師資,聚焦課堂創新、課程設計與實作教學,促進教育現場交流與實踐,致力推動花東地區國中小、高中及體育師資生體育教育專業發展與教學品質提升。
2025-07-30
在花蓮縣環保局補助支持下,由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洪耀明教授主持之「KKF微生物菌水與廚餘液態處理示範計畫」,於7月完成收割試驗田水稻,並自2025年6月23日至7月23日順利完成五場實作型教學課程,展現社區型廚餘去化與碳減量的具體研究成果。
2025-07-29
國立東華大學徐輝明校長率領代表團,於2025年7月15日前往日本熊本森都心Plaza,參加由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FICHET)主辦之「2025臺灣日本人才培育座談會暨教育展」。本次活動吸引來自九州地區超過百位高中校長、教師、學生與家長踴躍參與,現場氣氛熱絡,充分展現臺灣高等教育的國際魅力與能量。
2025-07-29
國立東華大學代表團於7月16-17日前往日本熊本,參與「2025臺日大學校長論壇」,並實地參訪震災重建地點,與日本多所大學進行深入交流與合作討論,同時汲取防災與災後教育推廣寶貴經驗。代表團由徐輝明校長領隊,成員包括國際事務處蘇銘千處長、理工學院張意政副院長及國際處姜美松計畫助理。
2025-07-29
國立東華大學徐輝明校長率領代表團,於2025年7月18-19日訪問日本石川縣的北陸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JAIST)。隨行成員包括國際事務處蘇銘千處長、理工學院張意政副院長,以及國際事務處姜美松計畫助理。此次訪問旨在深化雙方於學術研究與人才培育之合作,進一步推動國際化學術交流。
2025-07-28
2025年世界創新大學排名(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for Innovation, WURI)日前公佈,國立東華大學表現優異,在綜合排名項目「創新大學」全球第71名,另外在三個評選項目名列世界百大,分別為:
一、「創新大學」(Innovative Universities)排名全球第71名;
二、「危機管理」(Crisis Management)排名全球第6名;
三、「科技發展與應用」(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排名並列全球第22名;
四、「全球挑戰的永續發展策略」(SDG-Based Responses to Global Challenge)排名並列全球第17名。
一、「創新大學」(Innovative Universities)排名全球第71名;
二、「危機管理」(Crisis Management)排名全球第6名;
三、「科技發展與應用」(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排名並列全球第22名;
四、「全球挑戰的永續發展策略」(SDG-Based Responses to Global Challenge)排名並列全球第17名。
2025-07-23
2025花蓮國際管樂營於7月21日在國立東華大學盛大開幕,由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主辦,集結國內外頂尖師資與樂手,共同展開為期六天的音樂學習旅程。今年邁入第12屆,延續一貫的高品質專業教學,推動高水準的音樂教育。
2025-07-23
為拓展國際招生版圖,強化與東南亞中學合作關係,國立東華大學圖書資訊處陳偉銘處長與國際事務處國際學生組林融慕組長,於7月14-20日隨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吳清基教授率領之招生團前往馬來西亞,展開為期一週之招生宣導與教育交流行程。此次招生團由臺北市立大學、臺中教育大學、嘉義大學、臺南大學、臺東大學、暨南國際大學及東華大學等七所學校組成,行程涵蓋霹靂、雪蘭莪、森美蘭與柔佛等地,深入拜訪當地多所獨立中學與國民型華文中學。
2025-07-23
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於7月18日(星期五)舉辦「114年度師資生實踐史懷哲精神教育營隊」結業典禮,活動橫跨花蓮縣萬榮鄉、壽豐鄉與秀林鄉三地同步展開,為期三週的教育服務在溫暖與歡笑中圓滿落幕。
2025-07-22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師資生於6月24-25日再次與南華國小合作舉辦為期兩天的暑期雙語科技營隊。於兩日營期中,由教行系師資生帶領南華國小各班,通過雙語及科技輔助教學結合的課程,讓小朋友能結合平常課堂的知識,通過動手製作成品的方式,跳脫原本的框架思考,在暑假前已結束課堂的時間,仍然繼續學習,並養成持續精進習慣,同時也讓師資生有大展拳腳的場域。
2025-07-22
為協助東部農友掌握低成本、零污染的有機耕作新技術,國立東華大學驗證中心於7月18日舉辦「KKF自然農法」推廣活動,特別邀請「台灣新良食.淨土文化推廣協會」創會長、KKF自然農法在臺推廣中心總召陳瑞芳擔任講師,分享源自泰國「米之神基金會」Daycha先生推廣逾20年的自然農法經驗。
2025-07-17
7月12日花蓮智障福利協進會學員們蒞臨國立東華大學洄瀾學院體育中心,參與獨木舟體驗活動。當天活動氣氛熱烈,現場充滿親子間的笑聲與活力,為學員們的暑假增添一段歡樂難忘的回憶。
2025-07-17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主辦的「第一屆青年防災士服務訓練營」於今夏圓滿落幕,兩梯次活動於6月25日至7月1日、7月9-15日於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舉行,來自全臺14所大學共73位學生參與密集課程與實作訓練,並於暑期深入花蓮縣10所小學帶領「人人強韌防災營」,將防災意識向下紮根,實踐服務與教育的結合。
2025-07-16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115級畢業製作《作東◎東作》,由郭令權與余慧君老師指導的兩組學生團隊—「獅門sai mén」與「感拾錄 Sense Garden」入選「2025花蓮青年鏈結地方產業專題成果補助計畫」。
2025-07-15
面對淨零轉型與能源自主的時代浪潮,社區也能培養出太陽能的關鍵技術力!2025年7月12-13日,有限責任花蓮綠電學習社區合作社攜手國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光電工程學系舉辦為期兩天的「太陽光電設置暨維運實務工作坊」,透過學科解說與實作操作雙軌並行的課程設計,協助地方居民與社員建立扎實的再生能源知識基礎與維運應對能力。綠電學習社區合作社理事主席 白益豪表示:本次工作坊活動獲得經濟部能源署「合作社及社區公開募集設置再生能源公民電廠示範獎勵計畫」支持,課程吸引來自志學村、平和村、光華村等地居民參與,學員背景多元,展現出社區對能源自主與永續發展的高度關注。
2025-07-14
由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承辦、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指導2025臺灣工藝學院東區「陶作金銀釀生活—工藝漫活.工藝游於藝,茶藝生活手作課程」暑期人才培訓營,7月2日於東華大學藝術學院展開為期一個月專業培訓。
2025-07-14
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於6月21日至22日,前往花蓮縣玉里鎮中城國小附設幼兒園舉辦「與水同行—假日幼兒營隊」。透過戲劇演出、闖關遊戲與動手實作,讓幼兒探索水的奧秘,學習珍惜與守護水資源。
2025-07-10
新北市新店區廣興橋於7月8日發生溺水救援事故,造成5名警義消人員落水,釀成2死1命危的重大憾事。國立東華大學物理學系校友、任職於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四大隊烏來分隊的消防員張敬謙,亦在此次執行任務時不幸英勇殉職,享年36歲。
2025-07-10
為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持續深化,國立東華大學BYOD與THSD營運中心於7月3日承辦「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 BYOD與THSD實施計畫暨智慧型互動屏幕結合個人化學習載具補助計畫─114年成果交流會」,匯聚來自全國204所計畫學校、400多位教育現場的夥伴齊聚花蓮,共同見證近四年來推動數位學習的豐碩成果。
2025-07-10
由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學系策劃主持、與師資培育中心和藝文中心共同辦理之師資培育之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表演藝術教學增能計畫-迪士尼歌舞劇:肢體、戲劇與語言整合教學工作坊」,於114年7月1日至4日在東華大學音樂學系系館、東湖樂閣及藝術學院音樂廳圓滿完成,深獲好評。
2025-07-10
由國立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碩博班謝顥音副教授指導「全球在地田野行遠(GOFAR)」團隊,配合教育部推動強化與東協及南亞國家交流政策,於2025年6月底至7月初赴越南胡志明市展開移地教學與合作,與胡志明市師範大學(HCMCUE)及當地國際學校共同推動跨文化教育活動,展現雙邊青年師生投入國際教育的熱情與成果。
2025-07-10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以下稱藝創系)承辦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稱工藝中心)2025臺灣工藝學院工藝游於藝-暑期人才東區培訓營,8日帶領學員參訪花蓮在地工藝基地景禾石雕坊與馬佛陶燒。
2025-07-09
為推動能源素養向下扎根,國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於7月1日至4日舉辦「2025跨域綠能科學營」,特別為國中小學生量身設計結合AI人工智慧、再生能源、環境永續與動手實作的跨域特色課程,吸引來自花蓮縣內外學員熱烈參與。
2025-07-09
「海廢清除後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國立東華大學攜手產官學研聯手交出一份創新又動人的答案。2025年6月30日,由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行動中心、能源科技中心與多個產官學研單位共同發起的「澎湖鎖港杭灣海底藝術化碳匯設施暨珊瑚復育公益活動」正式展開。透過在地與跨域協力,將廢棄的海漂木質資材經高溫氣化技術轉化為生物炭,再結合3D列印與環境藝術,製作成「藝術化碳匯複合材料結構礁體」,進駐澎湖鎖港杭灣海底,實現固碳、復育珊瑚與美化海洋環境的多重目標。
2025-07-08
威廉斯罕見疾病與花蓮弱勢青少年在東華大學的講堂裡,從朱副校長手中接到了「學生證」,在炎熱的暑假成為「大學生」將完成四天三夜大學體驗學習,第28屆《你來,做大學生》營隊是東華大學每年暑假的重要任務,落實大學社會責任。2025年首度推動「雙營共伴」創新模式,為花東地區的弱勢青少年與威廉斯寶寶打造充滿愛與理解的共學旅程,東華大學社會參與中心USR計畫與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共同主辦、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威廉斯氏症協會攜手開創「大學學習」新模式。
2025-07-07
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於7月1日舉辦114年度「師資生實踐史懷哲精神教育營隊」始業典禮,活動橫跨花蓮縣秀林鄉崇德國小與崇德附幼、壽豐鄉平和國中與平和國小,以及萬榮鄉明利附幼,展現三地五校同步啟動的壯闊規模。
2025-07-07
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長期致力於培養兼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力的專業人才,秉持「理論與實務並重、在地與全球接軌」的辦學理念,設立「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簡稱高階專班)與「創新創業組」(簡稱創創組),提供多元且前瞻的學習平台。兩大學制課程強調跨領域整合與問題導向學習,鼓勵學員將所學實際應用於本業發展、創業實踐與社會參與,為個人職涯注入新能量,同時活化地方產業與社會資源。
2025-07-03
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潘文福院長、林俊瑩學務長與師資培育中心范熾文主任,率領幼兒教育學系蔡佳燕主任、特殊教育學系楊熾康主任、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林意雪主任、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簡梅瑩主任、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王令儀主任,以及師培中心中等教育學程組張文權組長、地方教育輔導組張凱程組長等一行人,於6月30日拜會宜蘭縣政府教育處,與教育處代理處長陳金奇、宜蘭縣政府謝麗蓉秘書、學管科陳慶德科長會面,並針對縣內公費師資生名額進行積極爭取,期盼能為宜蘭縣培育更多在地優秀師資。
2025-07-03
臥遊,在夏夜繁星下隨篇朗唱~《人社東華》電子季刊夏季號46期發刊了!
林黑皮的養母為了給牠的養父一場「七十歲大壽」的驚喜,要受邀的友人收拾來鞋入櫃,關掉客廳的燈,通通窩入飯廰,以製造驚喜,沒料到貝克卻直接從後門進來,適與呆在飯廳配合演出的我目光相遇,不按牌理出牌又料事如神的貝克,總有辦法讓設計的驚喜重回如常的生活世界裡。
林黑皮的養母為了給牠的養父一場「七十歲大壽」的驚喜,要受邀的友人收拾來鞋入櫃,關掉客廳的燈,通通窩入飯廰,以製造驚喜,沒料到貝克卻直接從後門進來,適與呆在飯廳配合演出的我目光相遇,不按牌理出牌又料事如神的貝克,總有辦法讓設計的驚喜重回如常的生活世界裡。
2025-07-02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於2025年6月25日公告「114年度大專學生研究計畫」通過名單,國立東華大學共計通過79件。以近5年數據來看,除通過件數穩定成長之餘,今年度更是遍佈八大學院,足見東華在研究向下扎根有所成外,並可見東華學子學術研究動能日益強勁。其中,作為東華實踐跨域教學基地的縱谷跨域書院學士學位學程(以下簡稱縱谷跨域書院)亦於本次「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取得好成績,計有4位同學通過申請,分別是三年級的黃致豪、溫子謙、楊皓婷,以及二年級的王強森。
2025-07-02
為推動教育公平與科技永續教育向下扎根,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與花蓮縣月眉國民小學攜手辦理「運用科技融入ESG教育營隊」,活動於6月26日於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C229特色教室舉行,月眉國小學童與師資生共同參與,展現科技教育與永續發展理念的結合實踐。
2025-07-01
國立東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學生於114年度再創佳績,共有9位學生獲得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補助,每案補助金額達48,000元至56,720元不等,充分展現該系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隱私保護與多媒體應用等前瞻領域的研究實力與師生合作成果。
2025-07-01
印度台北協會代表團由副代表Vinayak Chavan先生領隊,於6月17日蒞臨國立東華大學,展開一系列深度交流與合作的訪問活動。此次代表團由印度教育部及相關單位組成,旨在促進印度與臺灣之間在教育、文化與其他合作面向的聯繫與發展。
2025-07-01
由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辦、語言中心協辦的「2025 Create & Play Summer Camp 夏日探索雙語營」於6月23-26日圓滿落幕。活動由計畫主持人嚴愛群老師帶領,師資培育中心范熾文主任、陳世文副主任於開幕及閉幕儀式均出席指導,邀請花蓮縣中原國小、中正國小、宜昌國小、新城國小、稻香國小、豐裡國小與壽豐國小的三至六年級學生共計255人參與,展開一段充滿創造力與學習熱情的暑期旅程。
2025-06-30
由教育部指導、國立東華大學張德勝教授與陳怡廷副教授共同執行「性別平等推動經驗交流座談會」,於2025年6月23-26日舉行,分別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6月23日)、國立彰化師範大學(6月24日)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6月26日)於上午辦理訪談。活動並於當日下午邀請北中南47所國立大專校院負責承辦性平與主計業務的同仁齊聚一堂,深入探討性別預算的編列實務與政策落實現況,期盼促進學界與政策端的雙向對話與經驗傳承,為未來性平預算工作奠定更加穩固的基礎。
2025-06-29
為了讓綠能行動不只停留在理論,更走進生活、走進土地,有限責任花蓮縣綠電學習社區合作社於2025年6月18-19日,攜手國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師生與社區夥伴,共同展開一場為期兩天一夜的「跨區域公民電場觀摩暨交流活動」。此行走訪雙北與宜蘭,深入實地參訪臺灣最前線的公民電廠與能源設施,不僅貼近當前能源發展現場,也從中挖掘出公民參與、能源自主與生態共存的多元路徑與靈感。
2025-06-29
2025年6月23日,由花蓮縣政府主辦,花蓮縣國際教育中心、花蓮縣立忠孝國小與國立東華大學語言中心共同協辦的「文化探險英語營」(Cultural Adventure English Camp),於花蓮縣宜昌國中熱鬧登場。本次營隊由語言中心吳佩儀老師擔任總策劃,集結來自十一個國家的國際學生,包括巴西、瓜地馬拉、哥倫比亞、聖文森、聖克里斯多福、海地、緬甸、印尼、吉爾吉斯、馬拉威與史瓦帝尼,與東華在地學生攜手組成多元文化教學團隊。共同設計結合音樂、舞蹈與傳統遊戲的文化關卡,邀請來自中正、明義、忠孝、南華與康樂等五所國小約90位五年級學生參與,展開一場充滿趣味與挑戰的國際文化英語之旅。
2025-06-27
國立東華大學師生團隊,憑藉著卓越的創新思維與跨領域合作精神,在中鼎集團、中鼎教育基金會與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25 Living Lab award永續生活實驗室獎」中脫穎而出,勇奪全國第二名佳績!此次獲獎不僅是對學生們努力的肯定,更突顯跨學科協作在解決全球永續議題上的巨大潛力。
2025-06-27
「手造獨木舟與河海連結」課程在傳統擲瓶禮祝福儀式下,9艘手造舟划行於國立東華大學東湖展現學習成果。來自17個學系、30位學生,以密集6天營隊方式從一片片木頭開始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獨木舟。今年邁入第3屆造舟課,是東華大學通識、體育與社參中心跨單位開課的「社會關懷類」特色課程,將工藝、美術、環境教育的議題整合進行,已積累9艘舟的豐碩成果。歷屆多位學長姐熱血回歸擔任小幫手,期盼已久的「手工獨木舟隊」儼然成形,手造舟航向河川海洋成為環境守護者,是這群造舟師生的心願。
2025-06-27
在時代快速變化下,高等教育人才的培育已自單一學科的專才邁入跨領域的通才養成。面對截然不同的高教人才養成需求,國立東華大學向來積極回應,各院系所在整體發展與課程規劃上無一不密切留意時勢以進行調整。縱谷跨域書院學士學位學程(即縱谷書院)更是在此股潮流中應運而生,希冀成為東華培育多元探索與跨領域人才的教育基地。
2025-06-27
國立東華大學體育中心舉辦系際盃SUP闖關接力賽於近日順利舉行,儘管天公不作美,連日的降雨並未能阻擋參賽者的熱情與勇氣。各系參賽隊伍在惡劣氣候中不畏雨水,堅持挑戰自我,展現出卓越的團隊合作精神。
2025-06-26
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行動中心於6月22-26日組團赴日本和歌山展開為期5天的國際參訪交流,踏上融合永續行動、國際學習與在地關懷的友好之旅。此次行程由社會責任中心江東隆主任與能源科技中心主任白益豪教授領軍,拜訪田邊市真砂充敏(まなご みつとし)市長、JA農協-紀南本部(農業協同組合),以及田邊國際交流協會等三個重要單位,開啟永續農業與地方創生的臺日深度對話。
2025-06-26
在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補助下,國立東華大學教學卓越中心於114年6月23日舉辦第一場AI種子教師培訓課程。邀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賴秋琳教授主講,除校內各系舉薦AI種子教師參加外,也開放校內教師報名,共有50位教師學員參加,會後回饋踴躍,皆表示受益良多。
2025-06-26
國立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碩博班謝顥音教授,為深化跨文化教育實踐,帶領橫跨五個院所的大學生組成「全球在地田野行遠(GOFAR)」團隊,攜手胡志明市師範大學師生,自6月24日起於越南胡志明市臺灣學校(胡臺校)啟動「FLASH RIDE英語營」,結合臺灣地景特色,為胡志明臺灣學校、韓國學校,以及在地兩所小學帶來創新英語學習體驗。駐胡志明市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組長陳和賢特別出席開幕式,勉勵臺灣青年學子把握此次跨國合作機會,深化臺越友好情誼,凝聚教育、文化與國際交流的能量。
2025-06-25
國立東華大學華語文中心於近日舉辦為期五天四夜的「華語學習與文化體驗營」,迎接來自美國維吉尼亞州 Radford University(瑞德福大學)的師生來臺參與。此次活動融合華語教學與在地文化探索。
2025-06-25
由臺灣纖維藝術研究協會與花蓮美崙磁學社主辦,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協辦、國立東華大學永續發展中心、114年度「亮點計畫二(永續)-東華藝術永續在地實踐」協力支援「2025年經緯梭織生活工藝研習會」後期進階課程於6月23日舉行開訓儀式,展開為期3個月的染織藝術創作研習。
2025-06-24
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第二屆新生團隊共識營,已於6月21-22日圓滿舉行。在侯佳利執行長與陳柏元副執行長帶領下,由體育中心張嘉珍教授擔任主課講師,並結合體育中心朱文正副主任、陳孝夫老師,以及113級學長姐們熱情協助,共同為新生揭開一段充實且深具意義的學習旅程。
2025-06-24
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6月23日於花師教育學院A308會議室,舉行114年教育部史懷哲營隊授旗暨授證典禮。承接113年度史懷哲營隊成果,今年東華大學持續推動實踐史懷哲精神服務教育營隊,更擴大規模與壽豐鄉平和國中及平和國小、秀林鄉崇德國小及崇德附幼、萬榮鄉明利附幼合作,藉由為期21天的創意教學與課程設計,為當地學童帶來豐富多元的學習體驗。
2025-06-23
國立東華大學華語文中心於6月14日辦理別具特色的文化體驗活動,帶領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學生走訪在地知名的「如豐玉石工坊」,透過導覽解說、玉石手作與天然防蚊膏製作等課程,讓學生們親身感受臺灣原鄉文化與工藝之美。
2025-06-22
114學年度本校共有28位教師榮獲教育部計畫補助,16位教師已累積獲補助3次以上,其中林如瀚教授連續8年不中斷創新通過紀錄,田禮嘉教授在7次計畫執行中,高達4次獲得教育部績優計畫,楊悠娟副教授也累積6次通過開始締造個人紀錄,學校在諸多師長的努力下,全心投入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強化教學品質提高學生學習成效,落實教學現場的改變。
2025-06-22
114年全國大專教職員高爾夫錦標賽日前在花蓮球場舉行,本項賽事是由全國大專體育運動總會指導、承接大專高爾夫委員會的國立東華大學承辦,本次比賽共計有來自全國各地大專院校的教職員60位選手同場競技。開幕典禮由國立東華大學徐輝明校長特別親臨出席致詞,徐校長也特別感謝全國大專校院支持東華大學所辦理的比賽,也因本次大專教職員高爾夫錦標賽適逢30週年慶,故別具歷史意義。
2025-06-22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挑戰並促進亞太區域永續發展,國立東華大學與印尼 Pertamina大學共同主辦「第三屆自然為本解決方案與氣候變遷國際研討會(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e-Based Solutions in Climate Change, RESILIENCE 2025)」,於2025年6月3在印尼雅加達舉行。
2025-06-22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於6月18日公布「2025年大學影響力排名(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s)」,全球共130國超過2,526間大學參與評比(較去年增加374間),以17項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進行評比,國立東華大學在「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項目於全球65名(全臺5名)、「陸域生態」於全球91名(全臺3名),顯示東華大學近年於社會責任、環境永續的實際影響力,獲得國際組織肯定。
2025-06-19
第十一屆「北花蓮全民科學週」科普趣味闖關及個人挑戰賽於6月14日在花蓮縣私立海星中學盛大舉行並圓滿落幕。本次活動吸引眾多學子參與,報名挑戰賽的學生共計來自22所學校、約115人參與科普趣味闖關及個人挑戰賽,共同探索科學的趣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經驗,並激發科學潛能。
2025-06-19
113學年度第2學期,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開授的「神人交流:花蓮廟宇暨神明傳說的探訪」院基礎課程,結合教育部的高教深耕計畫,希望藉由在地廟宇及神明傳說等民間文化的講授和實地探訪,讓學子進一步認識最接近生活的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學,也更加瞭解花蓮這片土地。
2025-06-18
在AI快速發展的時代潮流下,國立東華大學持續推動以AI融入教學的創新實驗場域,並於113學年度第2學期啟動「IDEAS課程計畫」,由教學卓越中心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補助,以「AI驅動、永續賦能」為主軸,鼓勵教師導入AI工具與素養導向策略,設計更貼近未來所需能力的課程。
2025-06-18
配合教育部強化與東協及南亞國家合作交流之政策,國立東華大學「全球在地田野行遠(GOFAR)」團隊將由計畫主持人,多元文化教育碩博班謝顥音教授,帶領20位大學生於6月17日至7月5日前往越南胡志明市臺灣學校及胡志明市師範大學,展開為期三週教育見習與文化交流,推動跨文化教育的實地實踐。
2025-06-17
國立東華大學與印尼Pertamina大學(Universitas Pertamina,UPER)自2024年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後,於今年6月初親訪進行交流,深入討論學術合作進程與永續實踐成果,展現跨國高教夥伴對全球永續目標(SDGs)積極努力。
2025-06-17
2025年6月13日,來自全臺推動跨領域與不分系學程的教師、研究者、行政人員、高中端教師,以及大學生們,齊聚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TED演講廳,參與由國立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主辦的【第二屆跨領域及不分系跨校論壇】。論壇主題為「跨域實驗場~跨領域教育的設計與現場」,旨在分享各校的實踐經驗與反思視角,為臺灣跨領域教育描繪出一張新的跨區域、跨校際的合作藍圖。
2025-06-17
國立東華大學114年6月5日在花蓮崇德水域-清水斷崖舉行獨木舟課程永續發展校外教學活動,主要融入花蓮獨特的地形和自然環境,特選以險峻壯麗聞名的清水斷崖為教學場域,得以觀察0403地震前後蘇花公路地形樣貌劇變情形。課程中結合花蓮天然教育資源,將廣闊的崇德海域作為修課學生最具挑戰性的實踐舞台。面對大自然風、浪、湧、海流等變化莫測的考驗,藉由獨木舟元素深入地認識崇德海域當地海洋生態系和花蓮山海之美構築出的依存關係,鼓勵學生走出教室、擁抱大自然。
2025-06-17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多元文化素養」課程,於2025年5月17-18日,前往花蓮縣豐濱鄉貓公部落進行移地學習和服務實作,由謝顥音教授帶領共計20名學生參與。本課程聚焦於族群、世代、性別、階級等多元議題,透過實地田野參與,深入探索阿美族文化之特色與挑戰。
2025-06-16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於6月9日舉辦「原民院族語口譯室暨語傳系族語多媒體教室」落成典禮。逾兩百人共襄盛舉,會場貴賓雲集,與原民院師生共同見證全國首創族語教學專業空間啟用之歷史性時刻。
2025-06-16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113學年度《閱讀科技專題製作成果展》已於2025年6月6日順利落幕。本次展覽共計19位學生參展,充分展現本系學生在「閱讀」與「科技」跨域整合上的創新能量與專業實踐能力。
2025-06-15
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社會變遷課程本學期在教學卓越中心執行高教深耕計畫,撰寫IDEAS計畫,獲得經費補助創新教學的情況下,在學期初邀請公共電視 PeoPo公民新聞平台企劃陳逸雯,到課堂分享公民記者的理念,並傳授製作新聞報導的技巧與要領,為學生的影音製作能力奠立基礎。
2025-06-15
縱谷跨域書院是國立東華大學為學生建立適性多元探索與培養跨領域人才的教育基地,希望利用不分系彈性修課及「專題導向學習」等模式,讓學生思考和規劃自己未來發展,培養能發揮個人特質、整合跨領域知識的專業能力。也因此縱谷鼓勵學生大一開始,建立發展專題的思維,可以從個人興趣或想探索的主題開始,加入縱谷特色的「家族課程」形成發展專題的素養,並於該學年的期末展示個人或小組成果,可以看到學生在縱谷六大視野領域下思考主題,以展演形式表達個人或小組的想法。
2025-06-13
國立東華大學於2024年5月22-25日舉辦短期文化體驗課程,歡迎來自美國University of Puget Sound的7位學生與1位教師來訪,展開為期四天的跨文化交流活動。此次課程融合在地文化、自然生態與校園導覽,讓來賓深入體驗臺灣東部的多元族群特色。
2025-06-13
國立東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於6月10日啓動金融防詐巡迴宣導列車,前進花蓮縣壽豐鄉壽興老人會宣導防範金融詐騙之道。財金系本著大學社會責任,協助本地年長鄉民認識各種電話、手機、Line,以及視訊之投資詐騙手法,並教導長者如何防詐,以避免損失巨額金錢財物。
2025-06-13
為促進國際生與本地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並強化校園多元文化理解與包容,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事務處於2025年5月7日舉辦「世界咖啡館」(World Café)主題交流活動。吸引來自不同國家與地區的22位外籍生、僑生與本地生熱情參與,透過小組對話與自由交流的形式,讓學生與校內外專業人士面對面進行深度對談,共同探索與學習。
2025-06-13
國立東華大學於2025年5月13日舉辦全英語性別平等講座,講題為「GENDER EQUALITY in CAMPUS:Culture Differences? Culture Shock?」,由特殊教育學系鍾莉娟教授擔任主講人。活動吸引來自印尼、印度、史瓦帝尼、海地、蒙古與臺灣等地的學生參與,現場氣氛熱烈,展現跨文化交流下對性平議題的高度關注與深刻共鳴。
2025-06-11
2026年兩大國際體育盛事—國際少年運動會(ICG)與世界俱樂部龍舟錦標賽(CCWC)-即將在花蓮盛大登場。為強化花蓮英語接待能量,國立東華大學語言中心與富北國中承接花蓮縣政府與國家發展委員會合作辦理之「體育場館與賽事服務融入雙語元素計畫」,英語服務人員系列課程設計規劃及儲訓,並於5月24至25日與6月7至8日成功舉辦兩梯次的第一階段雙語體育模擬工作坊,代表著花蓮國際賽事語言支援系統正式啟動。
2025-06-11
為推動英語學習與情緒教育,國立東華大學教育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碩博班謝顥音教授與GOFAR(田野行遠全球探索家)團隊,於2025年6月7日攜手花蓮縣平和國小及溪口國小,成功舉辦「FLASH RIDE 英語營」。本次營隊以臺灣地方文化為主題,將英語和社會情緒學習融入,打造創新的沉浸式英語教學體驗,嘗試與時下教育趨勢對話。
2025-06-10
國立東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113學年度大學部畢業專題成果展於2025年5月23日圓滿落幕。本次專題展覽共40組學生(125人)參展,展現資訊工程學系的規模、實力與特色。系上學生組成多元,本次參展外籍生佔比近半,來自多國背景的團隊激盪出豐富的創新火花。
2025-06-10
國立東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於2025年5月24日下午,在學生活動中心演藝廳隆重舉行113學年度撥穗典禮。活動現場星光熠熠,近百位畢業生及逾200位親友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學生成長的重要時刻。
2025-06-10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田野工作課程,於本學期獲得東華教學卓越中心IDEAS教學課程計畫補助,與平和部落吉阿都蔓文化產業發展協會共同合作,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田野工作調查。6月8日,學生們於平和村活動中心舉辦期末報告與成果展,以豐富的展示攤位向居民展現這學期學習成果。
2025-06-09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彭琬淇同學,以其個人動畫創作《展(出的內心剖白與數次重覆閱)覽》(英文名:EXHIBITION)於國際設計創意大賽2025 Young Ones Student Awards中脫穎而出,榮獲Young Ones ADC類別-Motion / Film Craft:Animation項目銅獎(Bronze Cube)。此獎項為國際創意產業領域之重要肯定,展現東華藝創系學生在多媒材動畫創作與個人敘事風格的深厚實力。
2025-06-09
為推動天文教育向下扎根,國立東華大學科學教育中心於114年上半年辦理「洄瀾科普宅急便-太陽勇士」校園巡迴活動,以情境式教學方式將太陽科學知識融入跨域課程,為花蓮縣多所國小學生帶來一場結合探究、體驗與趣味的太陽觀察學習歷程。
2025-06-08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於2025年5月28日舉辦「學士班學術研討會」,為學士班同學打造屬於自己的學術交流平台。此次研討會在系主任巫俊勳教授大力支持下,由系學會主導籌劃,展現出學術傳承與創新精神的結合。
2025-06-08
國立東華大學近期在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獲得肯定,不僅主冊計畫(含「國際化專章」與「資安專章」)獲得約5,200萬元補助,加上附冊(USR)計畫及附錄計畫,總補助金額突破8,000萬元,展現花東學術殿堂的穩健實力與創新潛能。
2025-06-05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於113學年度第二學期「行政法」、「行政學」課程由高怡安(Wasiq Silan)老師與張容嘉老師共同規劃設計專題課程,透過三場學習活動:角色扮演、專題講座與實地勘查,引導學生從原住民族觀點出發,理解環境治理中行政制度的運作邏輯,並思考公民參與的空間與侷限。
2025-06-05
國立東華大學5月25日舉辦通識英語選修課程「英語導覽解說」戶外解說實作活動,由語言中心講師吳佩儀帶領20位來自人社、理工、管理、教育、環海、藝術與原住民族學院學生,並結合來自瓜地馬拉、印尼、泰國、宏都拉斯、聖露西亞、菲律賓及巴西的國際學生,共同踏查花東縱谷地景與在地文化,學習原住民族智慧,實踐生態保育理念,展現英語導覽與文化共學的多元能量。
2025-06-04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簡稱發社系)於5月15日起辦理為期三天的「2025原住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國際學術研討會」,此次活動邀請來自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澳洲聯邦大學(Federation University)等多位國際原住民族研究學者,以及國內大專院校師生及民族發展實務工作者參與,共計超過300人次參與盛會。
2025-06-04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第114級畢業製作展覽《迴.靈 Re:Root》於5月25日圓滿落幕。本次畢展自5月19日起為期一週,以靜態展、首映會,以及映後座談會等系列活動方式呈現,計數百名校內外觀眾共襄盛舉,場場反應熱烈;不僅展現學生四年來的學習成果,更吸引各界對原住民族語言文化議題的關注與討論。
2025-06-04
《別響了 Turn It Off 》是透過「喧囂中的自我沉澱」,我們除了要在日常生活中所要面對著的各種事情,以及時刻充斥著外界對我們的聲音和要求,這些熟悉的語句如同手機的信息提示音一直轟炸著我們,無時無刻提醒我們所肩負的責任與期許。
2025-06-04
「原來中央山脈就像是一個大水庫!我好喜歡老師做的模型~」、「媽媽你知道嗎?蜆喜歡泥巴水,牠可以從中獲得養分。」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暨海洋學院所開設的「探究實作微學程」6月1日於壽豐鄉立川漁場進行成果發表會。現場共5關,另加碼定時的趣味問答。17位關主及夥伴們帶領現場大小朋友約85人,運用遊戲和簡易實驗,推廣立川黃金蜆與仿生知識,認識環境及生活中的科學趣味!
2025-06-03
國立東華大學結合花東地區獨特的山林與縱谷地貌,積極發展自然療癒相關課程與活動,於2025年5月22日由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兼衛保組長黎士鳴教授帶領同學走入大自然,親身體驗自然療癒的多樣風情與深層意涵。
2025-06-03
2025美洲教育者年會(NAFSA)於5月27-30日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舉行,臺灣共有17所大專校院、43位代表參與。國立東華大學由徐輝明校長親自率隊出席,隨行團隊包括國際事務處蘇銘千處長、國際學生組林融慕組長,以及國際合作組劉力綺副組長,共同代表學校參與這場全球高等教育的重要盛會。
2025-06-03
為響應教育部新南向政策,拓展臺灣與東南亞地區的教育與體育交流,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尚憶薇教授申請並獲教育部經費補助,於5月29日至6月2日成功舉辦「2025新南向東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此次賽事於花蓮市自強國中體育館隆重登場,匯聚來自馬來西亞與花蓮地區的六支高中與大專籃球隊,更彰顯地方政府、學術機構與在地企業對青少年體育與國際交流高度重視。
2025-06-03
國立東華大學113學年度畢業典禮於114年5月24日於本校體育館隆重舉行,在全場師生與家長的祝福中,為即將邁向人生新階段的畢業生們送上最誠摯的祝福。典禮中特別邀請東華大學校友總會楊政道理事長致詞,為即將展翅高飛的畢業生送上最深情的祝福與期許,並以自身經歷勉勵學弟妹,話語真摯、令人動容。
2025-06-02
第25屆「東華奇萊文學獎」頒獎典禮於5月23日在東華大學圖書館楊牧書房舉行。今年共收到散文24件、現代詩35件、短篇小說19件、全國高中文學-現代詩49件,以及林君鴻兒童文學-童話14件。經初審及複審後,再聘請校外作家、教授與專業人士,分別於5月19日、5月21日,以及5月23日舉辦各項決審會議,經過熱烈討論後,獲獎作品及得獎名單終於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