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新聞
2025-10-23
縱谷跨域書院一年級學生林杰圻,以詩作〈灰姑娘〉榮獲「2025中華文化盃詩詞創作大賽」(Chinese Culture Cup 2025 Poetry Writing)公開組金獎(Gold Award)。本屆比賽由亞太兒童及青少年優才協會(APCYTA)主辦,旨在鼓勵青少年以詩詞書寫文化精神與時代情感,透過創作展現語言的張力與思想深度。來自全亞洲多所大專院校的創作者踴躍參與,競爭激烈。林杰圻同學憑藉細膩的語言節奏、深沉的意象結構與對經典的重新詮釋,脫穎而出。
2025-10-21
為響應花蓮0923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的重建與救助行動,國立東華大學全體教職員工秉持「東華有愛,光復無礙」的精神,主動發起「一日所得自由捐」活動,匯聚校園愛心,為受災地區注入溫暖與力量。
2025-10-21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暨海洋學院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李光中教授榮獲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獎,表彰其在里山倡議與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卓越貢獻。10月18日「綠色奧斯卡」表揚大會上,李教授與14位得獎者及3組團體共同受獎,農業部常務次長杜文珍肯定其結合學術、民間與公部門力量,為臺灣自然資源保全活用作出重要貢獻。
2025-10-21
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與行天宮文教發展促進基金會於10月19日攜手舉辦「雙語運動營」,在秀林鄉富世國小與壽豐鄉豐山國小熱鬧展開。活動以「體育×雙語×品格」為核心主軸,融合行天宮四字箴言「讀好書、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的教育精神,透過團隊建立、匹克球教學與趣味雙語互動,讓孩子們在運動中學習英語、在合作中培養品格,營造寓教於樂的學習體驗。
2025-10-21
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承辦海洋委員會「114年度海洋素養創新教學競賽」東區複賽,於10月20日在花蓮福容大飯店盛大舉行。本次競賽邀集宜蘭、花蓮及臺東三縣市中小學師生共同參與,共計8支隊伍、逾60位師生組成團隊參賽,展現海洋教育的多元創新能量。參賽隊伍透過現場簡報、攤位展示與評審問答等方式,展現教學設計成果,評審團依據創意性、在地性與教學成效進行綜合評比,擇優推薦進入全國決賽。
2025-10-21
由國立東華大學主辦的「114年東區暨專科區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聯合成果展—Sapaluma(南勢阿美語,意指『種子』)」10月18日於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17-1館及戶外C區)盛大舉行。東華大學徐輝明校長親臨現場並到各校展示攤位瞭解各校學習成果。徐校長致詞表示,感謝各校原資中心師長長期投入原住民族教育工作的努力與奉獻,更以「期盼每一位學生都成為一顆堅韌的種子,讓原住民族的文化在島嶼之間持續發芽、開花、結果,讓我們攜手前行,讓種子飛向世界」。東區暨專科區區域原資中心主任熊同鑫教授致詞表示,感謝所有夥伴學校行政團隊、教師與學生,正是因為有大家努力,這場「聯合成果展」透過相互交流與學習,才能綻放出如此燦爛的花朵。
2025-10-20
第十年「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即將於本週五(10月24日)抵達壽豐火車站、花蓮火車站!國立東華大學執行國科會計畫,08:00-12:00於壽豐火車站一樓站體長廊、09:00-13:00於花蓮火車站洄瀾鯨奇廣場舉行科學闖關活動,分別設置20個及22個關卡。
2025-10-20
國立東華大學理工學院承辦之「2025年全國三分鐘生科論文口說競賽東區初賽」,於10月17日在理工三館階梯教室盛大舉行並圓滿落幕。本次活動由國科會生命科學推動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及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院主辦,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院(北區)、國立成功大學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南區)及國立東華大學理工學院(東區)協辦,參賽者需要在三分鐘內清楚、簡潔地向聽眾介紹其研究的內容和重要性,目的在於推廣生命科學研究的公共溝通與創新表達。
2025-10-18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國際事務中心主任Bavaragh Dagalomai謝若蘭教授(Jolan Hsieh)近日應邀前往立陶宛考納斯(Kaunas),參與由維陶塔斯.馬格努斯大學(Vytautas Magnus University, VMU)亞洲研究中心主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Resilient Memories in East Asia: Remembrance, Acknowledgment, Reconciliation」(東亞的記憶韌性:記憶、肯認、和解)。在會中,謝教授以大會特邀專題講者身分發表題為〈織就韌性的未來:臺灣追求國家認同與和解中的原住民族與性別記憶〉的演講,促進兩國在歷史記憶、文化韌性與人文對話層面的深入交流。
2025-10-18
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商場管理部(下簡稱全家)吳昇輝部長率該部宋源豪資深經理、陳柏翔襄理,於2025年10月16日拜會國立東華大學徐輝明校長、何俐眞總務長,就校園內全家所經營商場(多容館、集賢館)交流意見。
2025-10-18
國立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於114年10月16日舉辦教學觀摩活動,展現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與跨領域教學特色。本次活動聚焦於「探究與表達」的學習主軸,由黃巧如老師示範六年級數學課程〈數量關係/堆疊問題〉及徐于晶老師帶領五年級學生進行國語課〈漫遊花東〉。兩位教師分別以生活化的數學情境與多感官的語文學習策略,展現學生主動探究、合作討論與創意思考的學習歷程。
2025-10-18
為強化民眾與學生的水域安全知能,花蓮縣政府於海洋委員會經費補助下,於國立東華大學舉辦「花蓮縣水域遊憩活動安全宣導暨救生演練」宣導及演講場次,並由東華大學洄瀾學院體育中心協助辦理,吸引校內學生與社會人士約60人共同參與,透過課程講授與實地演練,深化正確的防溺與救生觀念。
2025-10-18
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10月14日下午辦理偏鄉永續教育論壇,第一場次是專題演講,邀請臺東大學師培中心主任王前龍教授主講師資培育與永續發展,他分享臺東大學偏鄉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臺東大學與東華大學同樣位於臺灣東部地區,臺東大學的目標在於培養學生具備關懷弱勢的優良師資。
2025-10-18
花蓮縣坐擁東部好山好水的地理優勢,不僅是臺灣重要的農業基地,其有機驗證面積更是占全臺的四分之一。為培育有機農業專業相關人才,國立東華大學驗證中心已連續第四年舉辦專業培訓課程。
2025-10-17
國立東華大學學生事務處執行深耕計畫分項6.2,特於萬聖節前夕,由所輔導之東兔團隊於114年10月14日(星期二)晚間19:00至21:00舉辦「萬聖趣雕南瓜臉」活動,吸引校內共41名學生參加,其中包括近十名境外生,現場氣氛熱烈,充滿節慶歡樂氛圍。
2025-10-16
國立東華大學10月14日晚間結合「東華夜市」舉辦「星光送暖愛心義賣」,募得新臺幣13萬7千元,全數捐贈至「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攜手全校師生、校友、攤商為光復復原盡一份心力。
2025-10-16
第十年「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即將出發!
為提高公民的科學興趣,中華民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為國科會)致力於推廣科學普及化,自2015年起舉辦「全民科學週」活動,2016年起舉辦「臺灣科普環島列車」活動,邀請鐵路局(今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國家實驗研究院、縣市政府、企業基金會、大專院校及K-12種子學校合作,舉行為期五-六日的科學環島行程,獲得極大迴響。
為提高公民的科學興趣,中華民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為國科會)致力於推廣科學普及化,自2015年起舉辦「全民科學週」活動,2016年起舉辦「臺灣科普環島列車」活動,邀請鐵路局(今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國家實驗研究院、縣市政府、企業基金會、大專院校及K-12種子學校合作,舉行為期五-六日的科學環島行程,獲得極大迴響。
2025-10-16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於10月9日公佈THE WUR 2026世界大學排名(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6),全球共115國2,191間大學參與評比,國立東華大學整體評比於臺灣47所大學排名第17名,其中「國際展望(International Outlook)」獲評臺灣第5位,另外「研究環境(Research Environment)」獲評全球第678名,東華大學近年深耕永續發展目標,積極實現社會責任,同時在國際學術領域,也獲得國際組織肯定。
2025-10-16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臺灣文化學系在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經費支持下,持續推動「走出教室、進入田野」實作型課程。114年10月4日(星期六)「田野調查」課程帶領學生前往花蓮鐵道園區二館「花蓮好事集」,展開一場以「責任消費與地方文化」為主題的田野學習活動。
2025-10-16
國立東華大學「114-1通識教育專題講座」於10月13日舉行本學期第三場講座「Human Intelligent vs. Artificial Intelligent」,非常榮幸邀請到東吳大學音樂系彭廣林講座教授到校與同學們演講,與同學們分享A.I科技與人類發展的關聯,以及最新的人工智慧技術如何影響到古典音樂的變化與創作。
2025-10-15
2025年9月26日,一張在社群媒體上廣泛流傳的照片引起國立東華大學全校師生關注:一位外國男子左手戴著護腕,一手拿著鏟子、另一手提著救援物資袋,神情專注地走進光復鄉災區。透過Instagram和Threads的轉發,東華學生驚訝地發現,參與救災行動的人竟然正是我們語言中心的加拿大籍教師-吳仙風(Jason Grenier)。
2025-10-14
在氣候變遷日益加劇的當下,教育現場更需積極介入永續議題。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師生於2025年10月9日,在永續發展中心支持與協力推動下,參與「第十二屆銀川食農教育園遊會」,設置以「2050淨零碳排四大解方」為主題的大地大富翁闖關遊戲攤位,將抽象的氣候知識轉化為孩子們可以理解與參與的實際行動。
2025-10-14
國際著名的日本北陸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JAIST)代表團於10月2-3日訪問國立東華大學,推動兩校研究合作與學生交流。代表團成員包括先端科學技術研究科的大島義文Oshima Yoshifumi教授(奈米材料與裝置領域)、由井薗隆也Yuizono Takaya教授(跨域與知識科學領域)、松村和明Matsumura Kazuaki教授(材料化學與生物材料領域),以及薛筑軒(Chu-Hsuan Hsueh)高級講師(資訊科學領域)。
2025-10-14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簡稱發社系)、原住民民族學院國際博士班於9月18日舉辦專題學術演講,邀請國際知名海洋經濟學者Linwood Pendleton博士以Taro-Centred Food Systems Providing Human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in Coastal Watersheds為題進行專題演講。Linwood博士畢業於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曾任教於UCLA,並曾擔任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首席經濟學家及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海洋科學全球負責人,長期致力於海洋經濟、永續發展與在地知識整合的研究與政策推動。
2025-10-14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系於9月30日舉辦專題演講,邀請燁輝企業人事課長丘博仁以「大數據與AI如何改變人力資源管理」為題,與師生分享產業趨勢與實務經驗。
2025-10-12
由花蓮縣石彫協會主辦的《琢石蘊藝~2025花蓮手敲石雕嘉年華》,114年10月4日在花蓮縣鯉魚潭潭北廣場盛大開幕。今年活動再次與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合作,透過產學攜手,讓學生投入藝術策展現場學習,共同推動花蓮在地藝文產業發展,吸引許多貴賓與遊客熱情參與。
2025-10-12
國立東華大學受教育部國教署委託,持續輔導宜蘭及花蓮地區推動原住民族實驗教育。114年宜花地區原住民族實驗教育成果分享會「nilingian na melanay ya neludasan-土地的禮物,植物的力量」於10月2日在羅東村却國際溫泉酒店展開,吸引超過500人參與,規模再創新高。活動順利舉辦,除東華大學協作宜花區中心長期推動外,也仰賴宜蘭縣、花蓮縣政府及原民實驗學校的支持與合作。
2025-10-09
紐西蘭初級產業部(MPI)貿易與國際關係司政策與貿易處高級政策分析師Ben Matthews(Ngāpuhi, Ngāti Pūkenga, Ngāti Porou)先生,近日應邀蒞臨國立東華大學進行專題講座,主題為「重振毛利食物主權:環境、健康與福祉的整體視野」。講座由原住民民族學院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臺灣原住民族知識體系」課程與原住民族國際事務中心共同主辦,並由石忠山副校長暨原民院院長、Bavaragh Dagalomai謝若蘭教授與李宜澤主任親自接待。
2025-10-09
由善心人士捐助設立的「吳許富美獎助學金」,長期支持國立東華大學學生投入原住民族國際事務與跨文化交流。今年度(2025)獲獎團隊由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師生組成,前往菲律賓呂宋島伊富高省(Ifugao),展開為期九天的海外移地學習。團隊深入當地原住民族社區進行田野調查、文化交流與機構參訪,從土地與環境、經濟與觀光、長照與健康等面向,實踐跨文化理解與比較研究。
2025-10-09
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於10月1日辦理校友卓越講座,邀請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111級校友黃意晴老師,以「在遊戲裡長大的孩子-假日學校的教育啟發」為題演講。黃老師從大三開始參加「粘巴達假日學校」師訓的她,在畢業以後,也投身這所假日學校服務。在這所沒有水泥地的學校裡,取而代之的是沙地、土丘、樹屋……這些可能早已消失在現在孩子童年回憶的遊憩場所。
2025-10-09
為歡迎原住民族新生加入東華大家庭,並促進校內外原住民族學生之間的文化交流與情感連結,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2025年9月20日,於原住民民族學院舉辦「新芽啟程・築夢飛揚」迎新活動。活動內容豐富,氣氛熱烈,吸引本校及友校師生踴躍參與,共同迎接新學期的開始。
2025-10-08
點亮星光為光復加油!東華大學將於114年10月14日(二),於校內的學活園區盛大舉辦「東華有愛 光復無礙-東華夜市星光送暖愛心義賣活動」,義賣所得全數捐贈花蓮賑災專案,以實際行動關懷花蓮0923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的受災地區。活動結合東華夜市與校園活力,號召東華全校師生、攤商共同參與,用行動點亮希望、以愛心傳遞溫暖,展現「東華有愛、光復無礙」的真實力量,這不僅是一場義賣活動,更是一次以教育行動實踐社會責任的具體示範。
2025-10-08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同學創作作品,在臺東美展中脫穎而出,榮獲佳績!碩士班林祐愷與同班同學陳尚謙創作作品分別獲選為西方媒材類首獎及優選作品。
2025-10-08
國立東華大學於2025年9月30日正式發布《2024年永續報告書》,除援例以一頁式摘要、永續特刊和永續實績,簡要向社會大眾分享東華於生態環境保育、人才培育及社會參與的具體作為,更首次於利害關係人問卷施測與分析中導入「重要表現分析法(Important Performance Analysis, IPA)」,鑑別報告重大主題,並將防災議題納入其中,完整揭示東華長期累積的防災研究成果及0403花蓮地震後的行動,期盼成為東部地區乃至國際級的研究重鎮,為降低災害風險盡一份心力。
2025-10-08
第60屆金鐘獎入圍名單於近日正式公布,小號演奏家、教育家暨國立東華大學音樂學系魏廣晧教授,以公視作品《屋頂音樂派對》,與聲音夥伴David Kao共同入圍「節目類聲音設計獎」。這項肯定不僅展現其在聲音藝術領域的深厚專業,也凸顯他長年推動音樂教育的用心與價值。
2025-10-07
花蓮縣光復鄉於溢流災情傳出後,全臺各地「鏟子超人」紛紛湧入光復鄉投入災區復原工作,為使災區義工通行便利,國立東華大學師生、校內廠商名捷自行車行及復盛環保企業社,協力募捐自行車供災區義工使用。
2025-10-07
為展現114學年度教育部補助之《精進師資素質、特色發展及師培USR》計畫推動成果,國立東華大學於114年10月3日舉辦「精進師培 深耕洄瀾」子計畫期末成果線上發表會,並於9月29日至10月3日同步辦理「期末成果實體海報成果展」,地點設於花師教育學院A305。本次活動集結全校教育相關師生與協力學校教師共襄盛舉,成果豐碩。
2025-10-04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暨海洋學院范美玲傑出校友於114年10月2日因病辭世,享壽58歲。她致力於生態農業創新研究、應用與原住民族農產業發展,其離世令本校師生及校友深感悲痛。
2025-10-04
114年10月2日晚間,法國混血爵士女聲Estelle Perrault首次來到花蓮,以搖擺自在的爵士樂音,為2025東華秋藝季揭開序幕,本次音樂會座無虛席,除了國立東華大學師生之外,也有不少社區民眾參與,為了能享有最好的聆聽座位,甚至有同學在開演前兩小時就到場排隊,準備入場。
2025-10-04
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師生12人帶著滿滿的熱情與期待,順利抵達新加坡,參加9月29日至10月3日於馬來西亞居鑾中華中學辦理的體育移地教學活動揭開序幕。本次國際教育移地教學交流,結合運動與教育的專業實踐,更是東華大學走向國際的重要里程碑。
2025-10-03
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辦之「2025第三屆全國EMBA鐵馬論劍單車環島」活動,訂於114年10月15日至11月2日舉行,為期九天八夜。全國EMBA校友將以單車環島的方式,串聯全臺、增進情誼,預計將有300位騎士與後勤人員參與(單車250輛、保母車30輛)。
2025-10-03
「智慧轉型,地方進化!」由國立東華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攜手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共同籌劃「114年度地方特色產業發展趨勢論壇」,於114年10月1日圓滿落幕。論壇獲花蓮縣政府支持,並結合榮譽指導員協進會,邀請產、官、學、研共同探討AI技術如何推動東部中小企業與新創團隊的數位轉型、打造地方創新生態,並將生活便利的AI應用化為產業新機會,吸引超過百位產業代表與專家熱烈參與。
2025-10-03
2025年蒙古臺灣教育中心主辦的臺灣高等教育展於9月18-22日在蒙古烏蘭巴托舉行,國立東華大學與臺灣7所大學校院及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代表參展。本校由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陳怡君老師及國際事務處國際招生組李依霈副組長代表參展,透過宣傳及展出活動,推廣東華辦學特色,成功提升能見度,並積極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2025-10-02
國立東華大學於8月9-17日,參加印尼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主辦的2025印尼臺灣高等教育展。展覽活動於雅加達、萬隆、錫江、泗水及棉蘭等五大城市依序舉行。東華大學由理工學院黃武元院長與管理學院許芳銘院長,帶領國際事務處陳輝庭助理及學生多人參展,歷經六天展會與宣傳,成功向印尼學生及教育界宣揚東華辦學特色與國際研發成果,吸引大批學生及家長前來參觀,成效斐然。
2025-10-02
外交部東部辦事處處長陳俊郎與副參事陳麗卿,於2025年9月26日拜會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事務處,與蘇銘千處長、江志卿副處長以及陳震宇副處長就國際事務推廣深入交換意見。陳俊郎處長為總領事回部辦事兼東部辦事處處長,於今年6月10日正式抵任。
2025-09-30
花蓮縣光復鄉於114年9月23日因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發生溢流導致光復鄉淹水重大災情,國立東華大學位處災區鄰近,基於大學社會責任主動積極協助災區重建工作,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之精神。
2025-09-30
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與捷克奧斯特拉發大學(University of Ostrava)共同申請Erasmus+ International Credit Mobility(ICM)國際學分交流計畫,已獲歐盟正式核准補助。
2025-09-27
國立東華大學於9月26日參與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舉辦的「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擴大簽署記者會,與全國及國際共39所大專院校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展現東華大學推動人本交通教育、落實安全示範實作的決心。
2025-09-27
為培養能理解多元文化、關注社會實踐、並具備國際視野的原住民族事務人才,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簡稱發社系)於114學年度規劃一系列「全球視野」課程。其中,由高怡安Wasiq Silan助理教授開設的「國際原住民族發展實務」課程,於今年3月即徵選出6位學生,並與國立政治大學陳怡萱(Yayut)助理教授課程成員展開跨校培訓課程。
2025-09-26
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師資培育中心與師培學生會攜手舉辦「敬師週-感恩奉茶」系列活動,向教師致以誠摯敬意,並引導師資生在行動中感悟傳統師道精神。本次活動包含「感恩奉茶」一杯茶一句感謝及「吾愛吾師」教師節卡片祝福。
2025-09-26
由教育部支持、國立東華大學推動的「全球在地田野行遠(GOFAR)赴越南見習」計畫,於9月24日在東華大學管理學院舉辦成果發表會,完整呈現團隊歷時三個月的培訓歷程與越南移地教學成果。雖受到颱風影響而延期,但現場氣氛依舊熱烈,參與者熱情不減。活動邀請主任秘書張德勝教授、縱谷書院張蘭石教授及指導老師謝顥音教授出席,並透過YouTube同步直播,讓更多關注教育交流的人士一同參與見證。
2025-09-25
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社區參與行動」課程,申請教學卓越中心為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而設立的IDEAS計畫,獲得創新教學的經費補助,得以實踐多元的課程。開學不久,社會學系即與光華城鄉發展協會合作,學生除了利用AI技術替活動創作活動歌曲外,更於9月21日師生走出校園、深入社區,協助光華城鄉發展協會辦理第12屆醬醬嘉年華活動。透過師生與社區合作,結合理論學習與實務工作,不僅豐富學生學習經驗,也為花蓮地方發展貢獻大學的知識與人力資源,真正實現「在地連結、人才培育」的教育目標。
2025-09-25
國立東華大學參與花蓮市國興里9月21日晚間舉辦的「韌性社區防災實兵演練」。本次演練由國興里發起,偕同花蓮縣消防局、紅十字會等單位合作,模擬強震後的多重災害情境,全面檢驗日常整備措施與兵棋推演的實際成效。
2025-09-24
國立東華大學「114-1通識教育專題講座」於9月22日舉行本學期第二場講座「學幽默人際關係UP」,相當榮幸邀請到聚仁文創創辦人蕭合儀老師到校為同學分享,如何在生活中妥善運用幽默感,提升人際關係的相處能力。
2025-09-24
由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主辦的「2025 USR EXPO」於9月12-13日在臺北花博爭艷館盛大舉行,國立東華大學以「智匯綠經濟 合作永共融」為核心精神,透過實體展覽向全國大學與社會大眾展現多年來深耕社會、連結在地、邁向永續的豐碩成果。
2025-09-22
國立東華大學日前於連續兩個週六舉辦新生健康檢查,共有2,162名新生接受檢查,活動依明確動線分三大區域並專人引導分流,平均約30分鐘即可完成。現場抽樣調查顯示,學生對健檢服務整體滿意度達94%,顯示本學年度新生健檢在效率與品質上均獲肯定。
2025-09-22
國立東華大學為提升教職員工與學生在災難發生時的應變能力,9月19日結合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強震即時警報系統舉辦「114年度國家防災日地震避難掩護演練活動」,學生事務處於國家防災演練日前,透過校園電子公告提醒大家,地震保命三步驟,「趴下、掩護、穩住」,且遵守「不語、不跑、不推」三不原則,迅速疏散至安全避難地點,防患未然強化演練。
2025-09-19
國立東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於114年9月12日隆重舉辦教育部第28屆國家講座演講,由今年國家講座主持人得主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講座教授陳聖賢蒞臨演講。陳教授為國內外財務金融領域的重要學者,研究成果豐碩,長年關注公司治理與企業財務相關議題,具有深厚的學術造詣與國際視野。
2025-09-19
國立東華大學「114-1通識教育專題講座」於9月15日舉行本學期第一場講座「沈醉在藝術裏的生活」,非常榮幸邀請到沈醉咖啡文化工作坊負責人沈廷憲老師到校為同學們演講,分享自己是如何在生活中執行藝術實踐,並進一步以藝術改變生活。
2025-09-18
國立東華大學「AI新秀計畫-智慧資訊系統專班」正式招生,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辦,花蓮縣AI教育中心協辦,打造東部AI人才培育新據點。本專班結合AI、雲端、IoT等前沿產業資源,並與多家知名企業合作,協助青年銜接職場,推動產業升級。
2025-09-18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於9月12日,攜手花蓮就業中心與新譽管理,在國立東華大學舉辦「職涯講座:啦啦隊女神李多慧的跨國職涯分享—危機不是結束,而是轉機」,邀請到啦啦隊女神李多慧,分享她的人生經歷與追夢故事。
2025-09-17
國立東華大學「114學年度新生營」壓軸登場-社團博覽會於9月13日(星期六)盛大舉行,參與人數創下歷年新高,吸引上千名新生與在校生齊聚一堂,現場人潮洶湧、熱鬧非凡。今年活動首度改在開學後第一個週末舉行,不僅方便新生與在校學長姐一同參與,更帶動跨年級互動交流,展現東華學子的熱情與活力。徐輝明校長特別親臨會場,親切走訪各社團攤位,與同學熱情互動、合影留念,勉勵新生勇敢探索興趣、拓展人際關係,為大學生活寫下充實與難忘的篇章,令新鮮人倍感鼓舞與溫暖。
2025-09-17
由教育部玉山學者計畫贊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及原住民族語言中心共同合辦的「2025 玉山東洄族語工作坊」於9月14日在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盛大舉行,匯聚多位語言學界專家,聚焦臺灣原住民族語言的研究與永續發展,盼藉由此次學術盛會,鼓勵更多青年學子及教育者投入族語推廣與研究,共同守護臺灣珍貴的語言與文化資產。
2025-09-16
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師資生攜手花蓮縣壽豐鄉平和國小與花蓮縣玉里鎮中城國小於114年9月13日舉辦「雙語匹克球運動營」。活動在壽豐鄉平和國小與玉里鎮中城國小校園內熱鬧展開,兩所學校學生皆踴躍參與,場面充滿活力與歡笑。
2025-09-15
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周慧君教授帶領四年級大學生廖廷恩、洪聖旻、鄭宜蓁、吳毓馨、柯逸欣,組成「森海尋器」專題團隊,於 2025年6月 21-22日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成功舉辦一場以永續、環保與綠色生活為核心的「無包裝市集」,以展現大學善盡社會責任之重要使命。該活動不僅設立20個攤位、獲得超過300人參與響應,同時於近日獲得花蓮縣政府青年發展中心之「青年鏈結地方產業專題成果補助計畫」兩萬五千元,以及富邦人壽花禾通訊處五千元之經費補助,為團隊在場地、物資、人力上的實踐提供資源支持,展現出校外機構對學生實作與社會參與之高度肯定。
2025-09-15
2025歐洲教育者年會(EAIE)於9月9-12日在瑞典哥德堡舉行,臺灣計有21所大學校院共48位代表參展。國立東華大學由朱景鵬副校長、國際事務處蘇銘千處長及劉力綺行政秘書兼任國際合作組副組長代表出席。
2025-09-15
全國獸醫界最受矚目的年度盛事─「獸醫師節慶祝大會」,2026年將在花蓮盛大登場!這場大會每年由各縣市輪流主辦,象徵全國獸醫師專業力量的凝聚與傳承。今(2025)年在新北市舉行時,總統及行政院長蒞臨,場面隆重,肯定獸醫師的專業與貢獻。
2025-09-15
由香港理工大學主辦、田家炳基金會贊助支持的「海峽兩岸暨港澳服務學習學生研討會」,自創辦以來致力促進兩岸及港澳地區大學生在服務學習領域的經驗交流與反思,已成為跨區域青年交流的重要平台。今年會議以促進跨文化理解、深化服務學習教育內涵為核心,吸引來自多地的優秀青年齊聚一堂,分享心得、激盪觀點。
2025-09-12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草圖學社」團隊,今夏受農村水土保持署「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計畫支持,駐點花蓮玉里鎮的安通社區。這個位於東部山林之間的溫泉小村,以其閩、客、原融合的文化底蘊,成為學生實踐所學、投入地方創生的理想場域。
2025-09-12
國立東華大學迎接來自全臺各地的新鮮人,於9月3日開始展開為期四天的新生迎新營活動。在正式開學前,透過一系列豐富多元的課程與活動,逐步熟悉校園環境,建立同儕情誼,並提前適應大學生活的節奏。
2025-09-12
延續藍碳與生態教育主題,國立東華大學於2025年9月1日至6日在澎湖蒔裡水產種苗繁殖場開展「珊瑚復育」單元,帶領學生從理論走向實務,實際參與珊瑚移植與復育工程。課程不僅讓青年看見海洋生態的脆弱性,更引導他們思考在氣候變遷下,如何以科學方法與地方行動結合,推動海洋永續治理。
2025-09-12
獲教育部深耕計畫經費支持,國立東華大學教學卓越中心於114年9月5日舉辦AI種子教師培訓-基礎與應用課程,由各系舉薦AI種子培訓教師及校內教師,共有45位教師學員參加。AI種子教師培訓系列課程第二場次,邀請智慧立方有限公司楊俊益資訊長主講,人稱「益師傅」,同時是資策會物聯網智造基地種子講師,樂於推廣國產開發板與案例分享,會後老師們相互交流踴躍。
2025-09-12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與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於2025年8月27-29日在原住民族學院舉辦為期三天的「原住民族編織與服飾體驗工作營」。本次活動特別邀請臺灣最年輕「人間國寶」—尤瑪・達陸老師,帶領學員從織具操作到文化故事,親身體驗傳統織布工藝的獨特魅力,課程不僅傳授技術,更引導參與者理解織布與族群文化的深厚連結,三天活動圓滿落幕,學員收穫豐富,反應熱烈。
2025-09-12
國立東華大學徐輝明校長獲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王淑音會長頒發聘書,包括第十屆第二任高爾夫委員會主任委員、第十屆第二任拳擊委員會主任委員,以及第十屆第二任網球委員會主任委員。
2025-09-10
仿生設計競賽為永續挑戰尋求解方,當人類面臨嚴峻的永續挑戰,我們是否曾想過答案或許就在身邊?本校縱谷跨域書院學士學位學程(以下簡稱縱谷跨域書院)四年級的温子謙同學,因應永續與仿生的跨領域課題,攜手二年級蘇同學,以及國立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大葉大學護理學系的兩位校外同學組成4人跨校團隊,在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楊悠娟副教授指導下,參與由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主辦、新北市政府與台灣經濟研究社永續發展政策研究中心支持的第十一屆「2025仿生設計競賽」,並以「女性避孕膠囊Contraceptivecapsule」勇奪大專組仿生協會首獎!
2025-09-10
國立東華大學樂鄰小太陽社攜手佛教慈濟大學人本醫療社、花蓮縣明廉國民小學於9月7至8日舉辦「114年卡皮巴拉不拉多暑期育樂營」。在兩天的活動中,所有參與同學與學員共同進行精彩多元的營隊課程與特色活動,氣氛熱烈且歡聲笑語不間斷,讓每位參與的學員都能度過一段充滿愉快的時光。
2025-09-10
喜訊再傳!國立東華大學縱谷跨域書院學士學位學程(以下簡稱縱谷跨域書院)三年級的溫子謙同學以創新的「落葉資源再利用研究」實踐環境永續行動,榮獲嘉新兆福文化基金會「114(第四屆)永續力獎學金」。除獲頒10萬獎學金,並將參與為期12個月的Epoch School培力計畫。
2025-09-10
國立東華大學於2025年9月1-6日舉辦「垂直整合專題(三)-科技農牧與循環資源再利用」移地教學課程,不僅關注藍碳與生態復育,也將「在地文化走讀」作為核心學習單元。課程帶領學生走入澎湖的街道巷弄與漁村社群,讓青年學子親身體驗地方文化創意如何轉化為永續發展的驅動力。
2025-09-09
臺灣文壇重要坐標與花蓮文學象徵的楊牧,以一生的筆耕築構起遼闊詩境。這位臺灣最接近諾貝爾獎的詩人巨擘,啟發眾多學者投身「楊牧學」的探索,其留下的豐厚作品,為無數青年詩人點燃創作的燈火。
2025-09-09
國立東華大學朱景鵬副校長於2025年9月3日至5日率團訪問德國北部三所知名學府,包括布萊梅應用科技大學(Hochschule Bremen)、奧爾登堡大學(Carl von Ossietzky University of Oldenburg)及漢堡大學(University of Hamburg)。隨團成員包括國際事務處蘇銘千處長與劉力綺行政秘書兼任國際合作組副組長。
2025-09-09
教育部「數位學伴計畫」自創立至今,已邁入第20年,持續致力於縮短城鄉教育落差,強化數位關懷,透過「大手牽小手」的教學模式,讓大學生與偏鄉學童之間建立起跨越空間的學習連結。國立東華大學自計畫初期即投入其中,至今已邁入第18年,長期致力於以教育翻轉偏鄉學童的未來,並培養具備數位素養與社會關懷精神的大學生。
2025-09-08
為落實淨零永續與循環經濟教育,國立東華大學於2025年9月1-6日,結合多系所師生共同參與「垂直整合專題(三)-科技農牧與循環資源再利用」課程,展開澎湖馬公地區之移地教學與實習。此次課程聚焦海草床生態認識與藍碳碳匯效益探究,並結合海洋廢棄物與水產剩餘資材的循環利用,實踐藍碳復育行動。
2025-09-08
國立東華大學於9月5日10時舉行「仰山莊車棚新建工程」揭幕儀式。本案工程係因應校內師生機車及自行車停放需求,並兼顧分流管理及宿舍區生活便利與安全環境之提升而規劃,共四期工程並歷經8年施工,業已順利竣工啟用。
2025-09-05
國立東華大學辦理教育部計畫,為非洲學員辦理兩班跨國遠距教學課程,於2025年6月至8月期間,以「永續農業」為題傳授非洲國家最需要的專業知能提升,課程對象包括政府官員、公私營研究人員及農業從業人員,分享東華於自然資源研究的厚實成果,幫助其他國家達成「環境永續」及「消除飢餓」的目標,也為臺灣拓展國際夥伴關係。
2025-09-05
國立東華大學永續發展中心里山里海辦公室執行長孫夏天博士後研究員9月2日接獲聯合國「政府間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科學政策平台(IPBES)」的邀請擔任《第二次全球評估》(2nd Global Assessment)的領銜作者,這是臺灣首次有學者獲得此殊榮!
2025-09-05
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8/28-9/1舉辦為期五天的先修課程「認識花蓮」,提供準大一新生能夠在開學前擁有機會,搶先一步來到學校跟隨幾位優秀教授,一同認識東華的特色和花蓮這塊好山好水,但並不無聊的土地。
2025-09-05
國立東華大學於8月29日至9月1日由主任秘書張德勝教授率領國際事務處李依霈助理及現任泰國教育部優秀校友等人,參與在泰國舉辦之教育展,透過多元展出與宣傳活動,展現臺灣高等教育特色,並進一步強化與泰國在地學校及社群的交流合作。
2025-09-04
國立東華大學於9月2日辦理114學年度新生宿舍報到,校園迎來一批充滿朝氣的新鮮人。徐輝明校長特地於上午10時前往迎曦莊及沁月莊宿舍,實地巡視新生入住情形,由學務長率領學務處同仁全程陪同。
2025-09-04
國立東華大學徐輝明校長於8月27日帶領主管拜會「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爭取11月辦理國際青年短期班,聚焦「智慧農業」與「永續觀光」兩大前瞻議題。此次拜會國合會李志宏副秘書長、國際教育訓練處蔡祥吾處長及何婉如組長,獲得高度肯定與支持,期盼藉由短期班課程,促進青年國際交流,並培養對未來產業發展的關注與投入。
2025-09-04
國立東華大學徐輝明校長近日率領主管團隊拜會蘇巧慧立法委員,對委員在爭取校園重建補助經費上的支持表達誠摯感謝,推動校園震後重建設施改善,營造安全舒適學習環境。東華大學校方指出,蘇委員協助爭取經費將有效改善校園設施,提升教學環境,並保障師生安全。
2025-09-03
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及英美語文學系師生於暑期參訪日本香川大學,聚焦科學教育與師資培育交流,強化跨校學術合作與教學實作連結。
2025-09-03
國立東華大學教學卓越中心獲教育部深耕計畫經費支持,與國立宜蘭大學教學發展中心於8月28-29日在宜蘭縣五結鄉綠舞國際觀光飯店共同舉辦「114學年兩校新進教師研習營」,兩校共有44位老師參與。宜蘭大學陳威戎校長開幕致詞表示,很高興能再與東華合辦新進教師研習營,亦表達對日後活動能擴及慈濟大學、佛光大學及臺東大學等友校合作的可能性,希冀藉此促進「太平洋聯盟」間的連結,齊力深耕東臺灣,使中央看見東部高教單位的能動量。東華大學徐輝明校長亦赴會場向與會師長表達問候及感謝,盼能持續深化兩校交流。
2025-09-02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張德勝教授兼主任秘書率領跨領域師生代表團,於2025年8月23-30日赴泰國清邁大學(Chiang Mai University)與泰國農業大學(Kasetsart University)等兩所泰國頂尖大學進行深度學術交流,拓展國際學術合作版圖。本次訪問以「雙聯學位洽談」、「學生移地研修規劃」、「跨域教學合作」為三大交流主軸,期望強化臺泰教育連結,深化國際合作成果。
2025-09-02
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博士生連貫傑同學參加交通部航港局主辦的「第五屆航港大數據創意應用競賽」,在全國79組、逾280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榮獲學生組第二名。該競賽為國內航港領域的重要應用型賽事,聚焦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在智慧港口與永續發展上的實務應用。
2025-09-01
國立東華大學在教育部南向拓點計畫支持下,由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亞太區域研究博士班與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組成代表團,成員包括人社院林燕淑教授、嚴愛群教授與柯慧雯助理,以及管理學院陳建男教授與馬綱廷助理教授。代表團於8月12-20日赴印度展開為期8天行程,行程除了拓展國際學生招募管道外,也積極推動與當地多所大學院校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2025-09-01
國立東華大學羽球培訓營「大手牽小手-羽球技術再精進」於8月22日順利圓滿落幕。為期五天活動吸引來自臺南、宜蘭、澎湖、花蓮縣四縣市共超過80位羽球選手齊聚東華大學,與東華羽球校隊一同交流訓練,展開一場具傳承與深耕意義的羽球訓練盛會。
2025-08-29
由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主辦,音樂學系、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協辦之「2025東華藝術高中教師探索營」2天活動於8月21日圓滿落幕,來自全臺高中職與實驗中學等29名高中教師參加,從認識東華、探索藝術學院到工作坊實作,展開一段充滿創造力與學習熱情的探索之旅。
2025-08-29
2025年第十七屆世界龍舟錦標賽(IDBF World Dragon Boat Racing Championships)於7月在德國布蘭登堡盛大登場,吸引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的頂尖隊伍競逐殊榮,被譽為全球龍舟運動的最高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