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東華通識請人類學家劉益昌教授以考古學解釋臺灣歷史

最後更新日期 : 2020-11-10
SDG指標: SDGs11,SDGs16
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陳復主任頒發感謝狀給劉益昌教授
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陳復主任頒發感謝狀給劉益昌教授

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11月9日下午舉辦「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邀請到人類學家劉益昌教授以考古學解釋臺灣歷史,並向同學分享臺灣過往的海域交流活動。

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邀請人類學家劉益昌教授,以考古學解釋臺灣歷史
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邀請人類學家劉益昌教授,以考古學解釋臺灣歷史

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王昱心副教授在開場時表示:「劉益昌教授在考古領域上的研究、實踐以及觀點,對整部臺灣歷史的重構可謂影響舉足輕重,同時針對原住民議題,劉老師的研究貢獻極其卓越,相信今天的講座能讓同學對臺灣歷史有一番新的體會。」

左起:東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張伯浩教授、嘉賓講者劉益昌教授、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陳復主任、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王昱心副教授合照留影
左起:東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張伯浩教授、嘉賓講者劉益昌教授、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陳復主任、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王昱心副教授合照留影

劉益昌教授表示,很多人以為考古學只研究過去,實際上考古學家也常研究非常近當代的人、事、物。考古學的雙重性在於它同時關注過去的歷史文明和人類社會變遷,某程度上與社會科學擁有不少共通點。「只有歷史學家才能說歷史嗎?」劉老師提出,其實每個人都可參與歷史的述說。作為一位臺灣的人類學家,他試圖提出考古學對臺灣歷史的解釋,希望透過主題的書寫來完成這願望。從1974年始,劉老師接受臺灣考古學家宋文薰教授的指導,從此開展長達45年的考古生涯;曾參與全臺灣以至福建地區至少800處遺址的考古調查、試掘及發掘至少80處遺址,包括大坌坑、十三行、土地公山、龜子山與芝山岩,還有原住民舊社和當代原住民聚落等。

劉教授提到,就在鯉魚潭附近的重光遺址是花蓮第二處發現的大型玉器製造場,也是一大寶貴的田野調查重地。至於位在壽豐的月眉遺址,則是目前臺灣發現最早的玉器製造遺址。根據考古調查,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玉的裝飾品出現在臺灣,這表示當時文明發展已有相當程度的成熟,人民生活飽足,更有餘裕發展文化。單單從臺灣玉器製造場遺址的分佈、玉器在臺灣的流動路線,就能推斷臺灣的文明發展,以及古代臺灣的工業和貿易行為模式。

劉益昌教授認為不止是歷史學家,每個人都可述說歷史
劉益昌教授認為不止是歷史學家,每個人都可述說歷史

2018年,劉教授正式提出「海域交流與臺灣形成」研究計畫,呼應熱蘭遮城即將到來的建城400周年,研究目的是為了思考今日的臺灣是如何形成的。劉教授認為,考古學對臺灣的重要性分別有幾個面向。首先,過去殖民者掌控了大部分的歷史詮釋權。考古學能提供更客觀、全新的角度看清臺灣這部歷史,並促進國家主體的意識建構。另一方面,以人類大歷史的角度思考有助書寫更完整的臺灣歷史,並有望引起土地作為歷史主體的思考。

劉教授重申,一部臺灣史從何寫起、寫什麼,這是臺灣人該正視的課題。如果大眾不理解自己土地的歷史,將無法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從而缺乏國家意識及主體思維。因此除了文字歷史的梳理,田野調查和遺址考古也無比重要。演講尾聲,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陳復主任特別表示:「劉教授豐富的考古歷程,完全解構併重新建構我們對歷史的認識,他提出的超越文本甚至超越文字,以土地為主的歷史觀,相信對歷史學領域實屬一大創新觀點,尤其他提到自己就讀臺中一中的碑文『毋負今日』,實屬自己平生的座右銘,更是值得同學警醒與深思,期待各位莫辜負自己的大好青春歲月,在天地間大作一個人。」


〈English Version〉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