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東華大學人社院110學年度第2學期新書分享會Ⅱ《秀姑巒溪流域的族群、產業與地方社會》

最後更新日期 : 2022-04-27
SDG指標: SDGs11,SDGs04,SDGs15
東華大學人社院110學年度第2學期新書分享會Ⅱ《秀姑巒溪流域的族群、產業與地方社會》
東華大學人社院110學年度第2學期新書分享會Ⅱ《秀姑巒溪流域的族群、產業與地方社會》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4月21日首次使用線上方式舉辦110學年度第2學期《新書分享會Ⅱ》,希望在疫情嚴峻的時刻,提供更便捷學習方式,讓同學可持續獲得自我學習機會。本次新書分享會由人社院與臺灣文化學系共同舉辦,由臺灣系黃宣衛老師、黃雯娟老師、潘繼道老師與藝創系陳怡方老師分別說明《秀姑巒溪流域的族群、產業與地方社會》之內容,並邀請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呂憶君助理研究員與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謝明昌局長分享本書完成的點滴過程。

《秀姑巒溪流域的族群、產業與地方社會》進行分享的老師
《秀姑巒溪流域的族群、產業與地方社會》進行分享的老師

《秀姑巒溪流域的族群、產業與地方社會》是由黃宣衛老師主編,內容分成四大單元:族群與文化、產業與地景變遷、地方社會與發展、環境與區域治理。秀姑巒溪是東台灣最大河川,主流發源於中央山脈,沿花東縱谷中段向北流,最後橫切海岸山脈,在豐濱鄉大港口村附近流入太平洋。全長約104公里,是形成花東縱谷沖積扇的主要河流,不僅擁有相對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也發展出相當多元的社會文化。阿美、布農、太魯閣與西拉雅等諸多原住民族部落很早就居住在此區域,有其特殊生活方式,而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其他族群也紛紛在此留下不同的歷史痕跡。

本書作者群橫跨歷史學、地理學、建築、語言學、人類學與公共行政學等學科,甚至包括第九河川局以及中研院GIS中心的同仁,是第一本有關秀姑巒溪的跨學科著作。本書試圖透過跨域合作,初步勾勒秀姑巒溪整體樣貌,除了學術性的探討,更期望在社會實踐上有些貢獻。

左至右:謝明昌局長、呂憶君助理研究員
左至右:謝明昌局長、呂憶君助理研究員

《新書分享會》由吳冠宏院長開場致詞,並感謝「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臺灣文化學系」以高規格防疫方式辦理「水資源、產業與地方社會比較研究」工作坊,且協同人社院舉辦《線上新書分享會》。隨後在與會老師們娓娓道來的書寫分享中結束,讓線上參與同學們更加瞭解「秀姑巒溪」這條與花東縱谷發展息息相關的河川。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師生創作能量豐沛,自106學年度起,每學期都會舉辦新書聯合發表與分享會,將持續辦理此特色活動,營造師生創作寫書風氣更優質之環境。


《English Version》

首次使用線上方式舉辦《秀姑巒溪流域的族群、產業與地方社會》新書分享會
首次使用線上方式舉辦《秀姑巒溪流域的族群、產業與地方社會》新書分享會
《秀姑巒溪流域的族群、產業與地方社會》
《秀姑巒溪流域的族群、產業與地方社會》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