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東華通識大師典範講座:呂慈涵教授談「偏鄉學童與我的學習視野」

最後更新日期 : 2022-05-30
SDG指標: SDGs10,SDGs04,SDGs11,SDGs16
東華通識大師典範講座:呂慈涵教授談「偏鄉學童與我的學習視野」海報
東華通識大師典範講座:呂慈涵教授談「偏鄉學童與我的學習視野」海報

「110-2東華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於5月23日邀請到數位學伴營運中心計畫主持人、輔仁大學臺灣偏鄉教育關懷中心主任呂慈涵教授以「這些年,偏鄉學童與我的學習視野」為題,分享她的童年經驗與偏鄉服務經驗如何影響她的一生,使她堅持要展開「數位學伴計畫」並堅定不移的與數位學伴走過甘苦交織的20年,是個「生命陪伴生命、生活教導生活」的數位與人文旅程。參與線上講座有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劉明洲教授與二百餘位同學。

劉明洲教授致詞開場:「我個人非常敬佩呂慈涵教授的熱情、真誠與堅定不移的精神,尤其堅持創辦數位學伴計畫、擔任計畫主持人將近20年,要面對很多的質疑、各種繁雜規定之阻撓,實在很不容易。她這種熱心教育、服務社會的精神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呂教授感謝劉教授的介紹,並表示:「演講主題有『偏鄉』一詞,到底何謂『偏鄉』?對我而言,每一個被忽略的地方與人都應被納入『偏鄉』概念中。現在偏鄉真正需要的是一對一教學,讓每個小孩都至少以為有老師陪伴,讓生命陪伴生命、生活教導生活,這也是為何我與26所大學教授一起用柔性『抗爭』方式,堅持向教育部申請一對一數位學伴計畫。」

接著呂教授分享對她一生影響極其深刻的生命故事,讓她在各種人生因緣的安排下與偏鄉教育、偏鄉小孩結下一輩子緣分。呂教授覺得自己很幸福有一個大人一對一的陪伴她讀書,她甚至能在被陪伴的過程中聞到母親身上的玉蘭花香。長大一點,她目睹原住民族朋友下山用一擔子香菇換一瓶米酒,還聽到對原住民族刻板印象的話語,直到進入原住民族部落服務時,才更深刻意識他們要承受各種不平等對待與歧視。呂教授分享生命經歷的體會:「生命要我面對的一切,讓我發現『認命』是最大的承擔,這也是中國哲學裡最高明的智慧。我們要認清自己的命,還有大環境運勢,命運是不能改變,那就要問自己:在命運所給予資源與限制中,如何走出一條路,推己及人,擔當起對社會的責任?」

呂教授分享主持「數位學伴計畫」過程中幾個刻骨銘心的故事,使她更堅定要把計畫穩定經營下去,將計畫普遍化,推廣到更多大學與學校。呂教授在草擬數位學伴計畫時,第一個念頭並非如何幫助偏鄉小孩,而是回歸作為一個大學老師的職責,她說:「我想的是大學生如何在計畫過程認識臺灣、認識偏鄉及偏鄉小孩,引導他們去理解小孩的辛苦,進而用具體的行動來協助。」呂教授帶著大學生上山進入部落尋找、規劃數位學習的模式機制。說服部落家長每個小孩會擁有兩個家教,會透過網路教孩子。一開始家長、校長與老師都提出質疑,「連實體面對面都教不好,只憑一臺電腦和網路,如何保證教得好呢?」面對質疑,呂教授與團隊以誠懇、認真態度做下去,讓家長與學校看到小孩都很需要有人陪伴,重點不是讓成績變好,而是讓小孩感受到一直被關懷到、被聆聽、被鼓勵。

數位學伴展現國內26所大學愛的力量,而計畫有兩個重點:小學伴的生命陪伴與學習關懷,以及大學生生命教育與社會參與及成長。「陪伴」體現於上課時,大學伴會給予小學伴鼓勵與正向的語言,建立起陪伴與鼓勵關係。呂教授表示:「數位學伴計畫很難提出具體成效或『漂亮的數字』,但這本非重點,數位學伴的初衷在於『伴』,讓生命與生命互相碰撞,讓兩個生命透過螢幕可連結起來。有些小朋友其實不期待上線要學什麼,只單純是想看老師與聊天、分享一天所發生的事,小朋友確有分享與被聆聽的需求。」

講座尾聲,劉明洲教授提問:「數位學伴計畫目前還是由教育部統籌,但經費不足,未來的經營模式是否有些改變?」呂教授表示:「每個大學都有電腦教室,還有大學附近的國中小,如果把計畫變成校內的服務課程,是否更具效益?如果把模型普遍化,大學生在大學裡幫助在地小孩,作為大學社會責任的一部分,會有更多的小孩獲得幫助。」有同學詢問:「為什麼會堅持大學伴要在電腦教室裡上課?」呂教授回應:「在電腦教室上課,需注意姿態、儀容等,還有班級管理的學習,在現場的大學伴可互相切磋觀摩。另小學伴也會模仿在學校電腦教室上課,避免在很雜亂的環境上課導致學習成效低落。」有同學表示想參加數位學伴,但認為準備還不夠,呂教授鼓勵她勇敢參與,表示:「不用擔心,我們有培訓課程,同學們勇敢來參加,歡迎你們!」講座至此圓滿結束。


《English Version》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