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東華通識大師典範講座:趙安安博士結合心理學與腦科學談「高效學習」

最後更新日期 : 2022-06-09
SDG指標: SDGs03,SDGs04,SDGs11
通識大師典範講座:趙安安博士結合心理學與腦科學談「高效學習」海報。
通識大師典範講座:趙安安博士結合心理學與腦科學談「高效學習」海報。

「110-2東華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於6月6日邀請中原大學心理系兼任助理教授、國民心理健康網專業總監趙安安博士來東華談如何善用心理學與腦神經科學以提高專注力、「告別拖延」。趙安安博士畢業於香港大學工商心理學研究所,曾擔任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助理教授、商周與時報出版心理作家、鳳凰衛視電臺心理節目主持人等。趙博士還主持廣播節目「安安老師的心理課」,訂閱量曾高居Apple podcast健康類欄目全球排行榜首位,安式心理學以溫柔的、全然接納的、逐步引導當事人發現自我力量的方式,療癒許多人的心靈,深受海內外華人的肯定與喜愛。

陳復主委與趙安安博士疫情前在座談會中合影留念。
陳復主委與趙安安博士疫情前在座談會中合影留念。

國立東華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陳復主委致詞表示:「很高興能邀請到趙安安老師,從心理學與腦科學兩個角度結合,談如何提高學習專注力主題。我與趙博士相識已久,知道她多年來都在海峽兩岸做心理諮詢,主持很多心理學相關直播節目,廣受歡迎,在兩岸都有非常多粉絲,可說是『雅俗共賞』。可惜因疫情關係,無法在東華見到趙老師本人,但相信即便隔著螢幕,她的魅力也不會減少,仍可吸引同學聆聽分享。」趙老師感謝陳復主委的介紹,她表示會選擇「高效學習」作為演講主題,係因對很多大學生來說,是時常困擾的問題,講座中會與同學們分享幾個有效方法,容易落實於日常生活。

趙老師首先分享導致人拖延的原因,包括:一、人有儘量避免無聊的傾向;二、消極性偏差,對負面的事情會更敏銳;三、反芻思維(rumination),指過度沉溺於某些負面情緒,反覆想著過去的事;四、享樂適應,即用享樂來抵消痛苦的感覺,但後來慢慢失去抵消痛苦的作用,反而讓痛苦的感覺更被擴大。要解決拖延所帶來的痛苦,趙老師認為最有效的辦法是要「趕緊動手做」,且持續專注25分鐘,腦島葉(跟痛苦感有關)活力就會降低,慢慢不再感受痛苦。除了專注,人要適度讓自己進入「發散模式」獎賞自己,亦即徹底放空、不再動腦、甚至「東想西想」,讓腦子更靈活自由,很多創意或創新靈感都來自發散思考狀態。

趙安安博士回答同學有關心理諮商的提問。
趙安安博士回答同學有關心理諮商的提問。

趙老師介紹如何運用「正念」來接納痛苦,她表示:「這三、四十年來在西方很流行借用佛教裡的『正念』來進行心理治療,各種各樣詮釋都有,但如果返回固有的中華文化,其實很早之前儒釋道就已談到『正念』,是一種有意識的、不帶批判的專注於當下的覺察。『念』就是當下的心,而『正』則是不妄不虛,沒有虛妄的念頭。」趙老師分享她最近遇到的困擾,使她覺得很焦慮與恐懼,後來領悟到人的感覺是「生生滅滅」不斷相續,恐懼感才會不斷蔓延下去。但如果懂得讓想法停止,如同海浪遇到消波塊一樣,哪怕只暫停10秒,原本負面的情緒也會大量減少。空說不如實做,趙老師請同學回想最近遇到的困擾,並分辨困擾中的「事實」與「想法」,接著帶同學們冥想10分鐘,練習回到「事實」,停止對事實的任何價值判斷與推論,這就是一種「正念」練習。

趙老師還強調,人有困擾是很正常,但要懂得「自我慈悲」,給予自己更多正能量與支持,而非不斷自責、自怨自艾。講座尾聲,有同學提問:「遇到很難解的問題時,難道只能釋放情緒?有時候,是不是解鈴還需繫鈴人?」趙老師回答:「找到繫鈴人是一種解決方式,但不見得只有一種,可以先讓自己放鬆下來,把負面的情緒釋放出去,讓自己進入發散模式,好好善待自己,可能會在其間找到更多解決辦法,再去嘗試哪一種更有效。」教育與潛能開發系劉明洲教授代表東華大學感謝趙安安老師帶來精彩演講,希望同學聽講後能將正念帶入生活與學習,減少痛苦,提高學習效率。講座到此圓滿結束。


《English Version》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