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學涯規劃分享-充實自我,成就他人
國立東華大學「112-2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3月18日舉辦本學期第三場講座:「學涯規劃分享-充實自我,成就他人」,邀請到前淡水商工職業學校張添洲校長主講。張校長從佃農之子一路進修增進自我,目前已擔任過六所高中、職校長,與大家分享自身成長過程當中的豐富經歷。
劉明洲教授開場便提到,張校長是職涯方面的專家,不僅服務過多所學校,也出了十幾本書,即便現在已經退休,也仍是退而不休,不斷尋求自我充實的可能。
張添洲校長首先分享小時候的經歷,在四、五零年代要上小學不簡單,上國中很困難,上高中不可能,至於上大學是完全不用想,但因為九年義務教育的關係,校長遇到了很好的老師,才有了進入國中的機會。國中畢業之後為了補貼家用,校長放棄了進入第一志願彰化高中的機會,選擇進入彰化高工機工科學習一技之長,校長還額外分享,當時彰化高工裡有三成五左右的學生,是同時考上了第一志願,只是都如他一樣,為了減輕家中負擔而進入技職體系。
張校長的生涯路十分漫長,高職畢業後通過校園徵才進入公司工作,為了考取乙級證照,從原先的公司辭職,並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進行培訓。但也是因為這張乙級證照,張校長得以進入到海山高工(現新北高工)擔任技師,在校期間不斷爭取其他職務,張校長因此接觸到了行政工作,在職25年校長半工半讀持續進修,34歲才大學畢業,但勤奮學習考取到了校長資格。
張校長認為要永遠懷抱夢想,不要放棄學習,學習不嫌慢也不嫌少,只要開始就有機會,因為人生沒有奇蹟,只有累積。校長表示,現在的大學生條件都比他當年要好,機會也比當年多許多,因此勉勵在座同學,一定要好好把握住機會,就怕機會來了卻錯過,或是沒有自信、實力去爭取,就非常可惜。
張校長以「技職小園丁」自我期許,自認是技職體系的一個小螺絲釘而已,只是在默默地耕耘、付出,也默默地獲得到收穫。校長每年都會出一本教科書,為勉勵在技職體系的學生,一定要多多學習,多多檢定,只要擁有一技之長都可以擁有屬於自己亮麗的一片天。而出一本教科書的準備也十分艱辛,校長說他至少要看30本專書,以及至少200篇的學術論文,才有辦法彙整其精華成為一本教科書。
張校長將自己到目前的經歷分為六個階段,分別為:土、工、士、王、主、玉。在「本土」深耕成為「工」,學習技工電工技巧,工字出頭便為「士」,「王」字則代表在教育體系任職的過程,「主」則在於要講求自主性,能夠做自己,而在六所學校擔任校長的經歷,也讓他成為一塊打磨精良的「玉」,但校長仍提醒自己要持續保持努力,不忘學習。
有同學提問,校長在忙碌的生活中是如何分配時間完成這麼多事情?張校長說重點就在於堅持。他曾經每天六點半到學校,同時開三台電腦處理公務,不要因為天氣狀況不好就不去,只要養成習慣,這一切就沒有那麼難。校長笑說現在要完成一本教科書可能只需要三周的時間,因長年通過閱讀累積下來的資料已經多達八百萬字,隨時都有許多資料可以援用,這都是源於累積的結果。
另有學生提問,若是沒有毅力的話,應該如何鼓勵自己?校長分享他的做法,當初考校長資格時,他和同學組成了讀書會,透過外在力量制約自己,因此尋找朋友、同儕相助都是很好的做法。其次就是一定要下定決心,不需要把目標訂得太高,一點一點慢慢來慢慢累積,達到目標後就給自己一個獎勵,累積是最重要的。
劉教授最後作結,別人或許比自己厲害,但我們有自己的規劃、有自己的軌跡要走,規劃最重要的部分,即是我們可以設立不同層次的目標慢慢向上成長,並透過自我要求、外在的機制約束自己,甚至是朋友同儕間的互相鼓勵來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