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用手織回文化」—東華大學舉辦原住民族編織與服飾體驗工作營,學員親身感受傳統工藝的文化力量

最後更新日期 : 2025-09-12
SDG指標: SDGs08,SDGs04,SDGs10,SDGs11
「花現」展覽觀看紀錄短片
「花現」展覽觀看紀錄短片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與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於2025年8月27-29日在原住民族學院舉辦為期三天的「原住民族編織與服飾體驗工作營」。本次活動特別邀請臺灣最年輕「人間國寶」—尤瑪・達陸老師,帶領學員從織具操作到文化故事,親身體驗傳統織布工藝的獨特魅力,課程不僅傳授技術,更引導參與者理解織布與族群文化的深厚連結,三天活動圓滿落幕,學員收穫豐富,反應熱烈。

此次活動吸引花蓮縣內對藝術、工藝與文化有興趣的民眾參與,包含在校學生、社區居民及藝術愛好者,雖然招生名額僅有6位,但報名相當踴躍,顯見民眾對於原住民族文化工藝的高度關注與期待。

在三天課程中,學員從「整經、織具置換」開始,逐步熟悉纖維工藝的基礎,並透過「試織調整」、「織作實作紀錄」進一步累積經驗。老師的耐心引導,協助學員在操作過程中掌握細節,將所學轉化為屬於自己的作品。課程最後一天,更安排前往吉安舊菸廠「花現」展覽參訪,讓學員透過觀展,從不同視角體驗織布工藝的當代表現與文化延伸。

全員與「花現」展覽展品合影
全員與「花現」展覽展品合影

學員們在課程中皆展現高度的投入與熱情。有參與者表示:「老師能轉譯各族不同整經及織作方式,跳脫格局的大器思考鼓勵學生。」也有學員分享:「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尤瑪老師在短短三天內清晰引導每位同學釐清想法,並且帶領、協助去實踐,可以同時間看到大家手邊的不同製作也很有趣,非常充實的學習。

織布不僅僅是技藝,更是一種與土地、族群和記憶連結的文化實踐。「每一條線,都承載著祖先的智慧與生活經驗。透過親手操作能更深刻地理解傳統,也能在創作中找到與文化的對話方式。」

「原住民族編織與服飾體驗工作營」不僅是文化體驗活動,更是東華大學落實「全民原教」教育政策的具體展現,學校長期致力於推動原住民族文化教育,透過舉辦不同形式的課程與工作坊,讓更多人認識並參與文化傳承。本次活動以小班制進行,確保學員能獲得充足的實作經驗,並營造深度的互動與交流,三天課程下來,不僅培養學員的技藝能力,更讓參與者在文化理解有新的啟發。

隨著活動圓滿落幕,學員們不僅帶回屬於自己的作品,更帶回一份珍貴的文化體驗。透過「用手織回文化」,此次織布體驗營成功讓參與者在技藝中體驗傳承,在文化中孕育創新,展現出東華大學持續深耕原住民族教育的努力與成果。


《➜English Version》

尤瑪・達陸老師課程開始前對學員們個訪了解
尤瑪・達陸老師課程開始前對學員們個訪了解
東華大學原資中心王昱心主任介紹展品
東華大學原資中心王昱心主任介紹展品
學員上機實作
學員上機實作
學員作品
學員作品
學員們觀看學習織作
學員們觀看學習織作
學員整經實作
學員整經實作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