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參與「2025 USR EXPO」 展現山海共融與合作經濟的永續行動

由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主辦的「2025 USR EXPO」於9月12-13日在臺北花博爭艷館盛大舉行,國立東華大學以「智匯綠經濟 合作永共融」為核心精神,透過實體展覽向全國大學與社會大眾展現多年來深耕社會、連結在地、邁向永續的豐碩成果。
位於花蓮、依山傍海的東華大學長年與民間企業、在地社區合作,結合智慧科技,推動從農牧到海洋的各項行動計畫,落實淨零減碳與資源循環的願景。在山與海之間,東華大學不僅串連人與土地,更將夢想化為具體行動,實踐與環境共存共榮的理想。
本次展區以農、林、牧剩餘資材的循環再利用為核心亮點。透過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所發展的高溫氣化等生質能源轉化技術,將森林疏伐後的剩餘木材(綠碳)及海漂廢棄物轉化為燃氣與生物炭,再進一步結合3D列印水泥技術,製作出兼具藝術美感與功能性的人工魚礁。這些魚礁不僅能固碳,還能促進珊瑚與海草(藍碳)復育,創造多樣化的海洋棲地,實現碳中和的效果。

此外,東華社會責任行動中心也展示禽畜糞便再利用的低碳技術。透過酵素製程,將糞便中的有機質轉化為具肥效的「黃炭」,回饋至農田與果園,強化土壤碳庫。這項技術具體落實自然碳匯的多元形式,展現生質能源、智慧科技與淨零轉型結合的新契機,為海陸牧場的永續化發展提供重要示範。
為了讓專業知識走入大眾生活,展區特別跳脫傳統文字型海報的形式,改以漫畫圖卡、短影片與趣味互動遊戲打造沉浸式體驗。參觀者能透過水族箱觀賞魚礁模型,並親手觸摸3D列印的人工魚礁,加深對碳中和與綠色經濟的理解。導覽結束後,民眾還可參與「綠行動扭蛋抽獎」,讓學習不再枯燥,而是轉化為有趣又具參與感的體驗,進一步喚起非專業人士對永續議題的共鳴與行動力。
在展區最後的成果展示中,東華大學更將專業技術轉化為實際產品,與地方共創兼具低碳理念與在地特色的商品。包含以花蓮牛製作的低碳牛肉乾、以豆奶取代牛奶的低碳霜淇淋,以及運用柚樹/果樹修枝與落葉轉化為生物炭後所孕育的瑞穗鶴岡文旦,皆充分體現專業知識與日常生活的連結。這些產品不僅展現東華大學的研發成果,也傳遞了對土地與社會的深切關懷。
計畫共同主持人東華大學白益豪教授表示:透過「2025 USR EXPO」,東華展現出結合學術研究、智慧科技與社會實踐的多元行動,將艱澀的專業知識轉化為具體生活體驗。未來,東華大學將持續推動「合作共融」的永續理念,與在地攜手,共同邁向社會共好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