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控」2025影響力投資校園巡迴論壇-國立大學場:產學共推永續人才,以跨領域知識發掘永續商機及解方

由國立東華大學、國泰金控和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三方,共同主辦的「2025影響力投資校園巡迴論壇—國立東華大學場」11月14日在管理學院第一講堂盛大舉行,吸引超過200位師生參加。在歷經2024大地震及近日風災的挑戰後,本論壇睽違兩年半再度回到東華大學,獲得徐輝明校長及朱景鵬副校長與管理學院許芳銘院長的大力支持與協辦,旨在向青年學子推廣「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的理念,引領市場資金共創社會與環境價值。
本次論壇匯集了金融業界專家及影響力投資先驅,包括徐輝明校長、國泰金控企業永續辦公室黃靖涵協理、東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侯介澤教授、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吳道揆常務理事,共同探討如何透過資金投入,追求正向的社會效益,同時獲取財務報酬。
勉勵學生以財務素養迎向永續時代:感謝產學嘉賓共聚東華
徐輝明校長開場致詞幽默地表示,雖然自身專業為工程領域,但仍深知財務管理的重要性,期許論壇能從不同角度啟發學生,未來能夠更聰明地管理個人財務,並跟上ESG等全球趨勢。徐校長特別感謝各界嘉賓願意來到學校與學生分享,並代表東華大學表達最深的謝意,祝福大家擁有美好的學習。
全球SDGs仍缺4兆美元,影響力投資是兼顧報酬與永續的關鍵解方
國泰金控協理黃靖涵指出,根據OECD統計,為達成2030年SDGs目標,全球尚缺4兆美元資金,但若全球金融業願意撥出1%至1.5%的資產投入環境與社會領域,目標便有望達成。她強調影響力投資正是一個能「又賺錢又可以做SDGs」的重要概念。黃協理將在座青年視為「穩賺不賠的稀缺資產」,表示國泰金控樂意投資於青年的培訓與教育,期許學子們激發對永續的想像,共同為社會做出貢獻。
從使命到商機:影響力投資的核心思維—「雙重底線」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常務理事吳道揆以「用影響力投資,推升SDGs影響力」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吳常務理事首先強調永續議題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並將影響力投資的核心概念濃縮為四個知識點:
- 影響力 (Impact): 指創造社會效益,或針對聯合國SDGs的挑戰提出解方並做出貢獻,是專有名詞。
- 影響力收入 (Impact Revenue): 企業因解決SDG問題所產生的營收。
- 雙底線 (Double Bottom Line): 影響力投資的核心,即「既有影響力,又有投資利潤」。吳理事鼓勵所有人在面對人生重大決策時,都應以此概念來思考。
- 影響力紅利 (Impact Alpha): 證據顯示,企業的影響力越強(社會效益越高),其獲利的可能性就越大,抗風險能力也越強,體現了「以義取利」的精神。

他亦引用國際案例,如香港新創Breer以剩餘麵包釀造啤酒,及 Griston Bakery 透過雇用弱勢更生人創造正向社會價值,說明永續創新如何轉化為可衡量的投資成效。
吳道揆常務理事呼籲青年掌握永續發展趨勢,提升財務素養並以影響力投資作為未來規畫的重要思維,共同為社會創造更正向的改變。
專題座談由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常務理事吳道揆、國泰金控企業永續辦公室協理黃靖涵、以及財金系侯介澤教授共同與談,深入探討永續人才的培養與業界的實踐作為。
以影響力投資彌補SDGs資金缺口,打造企業永續「雙底線」
國泰金控企業永續辦公室協理黃靖指出,為彌補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資金缺口,金融業應推動影響力投資,以實現獲利與社會效益並重的「雙底線」。國泰金控將永續理念融入核心業務,透過旗下產險部門提供再生能源工程保險,並主動提供專業知識和設計建議,協助客戶的電廠提升氣候韌性,應對極端氣候威脅。在社會面,國泰長期支持Teach for Taiwan (TFT)。黃靖協理觀察到,AI時代中,偏鄉兒童的語言能力落差將加劇社會不平等,因此國泰認同TFT的理念,優先考慮曾任TFT教師的跨領域人才,重視其承諾與熱忱。
她強調永續不只存在特定部門,鼓勵員工爭取參與跨部門永續委員會,以瞭解公司「氣候、健康、培」的三大永續策略主軸。此外,分享國內元太電子紙技術被認可為100% Green Revenue成功案例,證明影響力投資具備長期獲利潛力。
永續思維已成職涯必備,大學應成推動影響力與跨域學習的核心力量
侯介澤教授指出,極端氣候適應和AI擴大貧富差距是當前挑戰。他強調,企業已不能只求獲利,須兼顧對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的影響。大學作為「推動者」和「開放空間」,應鼓勵跨領域學習、專注研究影響力,並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視為「工具清單」,納入課程和實踐。教授總結,永續思維已是職涯發展的「必備項目」,而非選項,教育是解決社會不平等問題的希望所在,鼓勵學生透過社會實踐(如USR)累積經驗、發掘商機。
落實雙底線、創造雙收益:與談嘉賓勉勵以影響力投資邁向成功並改善社會
影響力投資是全球趨勢,其核心概念是追求「雙底線」(Double Bottom Line),即在獲利之餘,同時創造對社會和環境有正向、可衡量的影響力(社會效益)。專題座談最後與談嘉賓鼓勵現場與會者,在不確定的時代,掌握「趨勢」和「應變」至關重要。同時鼓勵青年學子無論在做任何決策時,都要使用「雙底線」思維,不僅關注利潤,也關注社會效益。他同時建議學子們要及早開始理財,並將永續需求視為投資機會,透過影響力投資為自己創造更好的未來。
論壇最後以「雙底線」作為總結核心,期盼這一思維能深植於每位同學心中,無論在求學或職涯選擇上,都能兼具影響力與永續視野。掌握永續大趨勢,積極培養財務素養與社會關懷,並以影響力投資作為未來規劃的指引,將有助於走出兼具價值與成功的道路。期望青年在追求個人成就的同時,也能與社會同行,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