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東華大學通識教育專題講座:「AI落地應用與AI實作型人才培育平台」

最後更新日期 : 2025-11-25
SDG指標: SDGs09,SDGs04,SDGs08,SDGs11
張伯浩老師與講者合影並頒發感謝狀
張伯浩老師與講者合影並頒發感謝狀

國立東華大學「114-1通識教育專題講座」於11月17日舉行本學期第七場講座「AI落地應用與AI實作型人才培育平台」,邀請南臺科技大學黃能富校長到校演講,與同學們介紹AI在不同產業相關的實際應用案例與經驗分享,說明AI的視覺與聽覺模型究竟如何多遠、廣泛的應用在不同領域之中。

黃能富校長在本次演講中以自己長期耕耘、研究的智慧農業領域作為主要分享的案例,表示在農業的現場有許多需要觀察、預測的細項需要注意,例如土壤數據、氣溫、未來天氣、病蟲害狀況等等,透過導入AI智慧系統,便能精準預測及搜集相關的資料。黃校長表示在AI農業領域中最重要的是分析、解讀數據的知識與能力,因此要與農業的專家合作,由資訊領域的專家收集數據、農業專業的學者協助解讀資料並進行決策,以此達成跨領域合作的實踐。

黃校長也表示,在臺灣的農業現場長期有缺工的現象,透過導入AI農業智慧系統,即可有效節省時間與人力,黃校長也分享他在臺灣各地導入AI農業智慧系統的案例,如在花蓮玉里種植西瓜、在臺南種植香蕉等,將這項技術廣泛應用在水果種植產業之中。同時,也分享現在最新的科技產品如何在產業內應用,並於現場與同學們展示AR智慧眼鏡的使用方法,說明如何透過智慧眼鏡的影像辨識、偵測等功能,協助執行辨識咖啡豆熟成與否、檢測農產品品質等工作。

黃能富校長勉勵同學們可以多多學習和接觸AI相關領域
黃能富校長勉勵同學們可以多多學習和接觸AI相關領域

除了在農業領域的使用案例,黃校長也與同學們分享AI智慧系統在養殖業的實際使用案例。他以蝦苗養殖為案例,與同學們說明如何設計和訓練AI模型的影像辨識技術,不僅可以計算蝦苗數量,也可以紀錄蝦子的生長、進食等狀況,協助養殖業者可以更全面的觀測相關數據,提升工作效率與產品品質。此外,也分享許多現在AI在多元領域的實際應用案例,如病媒蚊監測、控制太陽能板、醫療輸液藥袋等相關使用,也強調結合聽覺、視覺的多元AI模型應用,可以發現產業痛點,以科技解決相關問題,推動各面向的共好與進步。

最後,黃能富校長勉勵同學們可以多多學習和接觸AI相關領域,黃校長認為未來AI人才的培育是各個領域的當務之急,如果能將AI化為能實際操作與應用的相關能力,並結合不同產業的專業知識與產業觀察,相信一定能創造更多元、廣泛的應用,共創科技未來。

【本文轉載需經發文單位授權】


《➜English Version》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