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社會學系社會福利與社會企業課程,赴花蓮畢士大教養院附設THE HOPE CAFE參訪,體驗社會企業理念的應用

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在教學卓越中心IDEAS計畫補助下,為提升學生對社會福利制度與社會企業運作模式的實務理解,課程於11月19日前往花蓮畢士大教養院附設THE HOPE CAFE進行參訪。透過近距離觀察與參與院生服務的過程,瞭解院生如何在支持式職場中展現能力,並理解社會企業如何協助弱勢族群建立自立與參與社會的力量。
在參訪之前,學生即先利用AI整理出花蓮畢士大教養院的服務內容、照顧模式與訓練流程,以及創設THE HOPE CAFE理念,課程主要是想直接在現場觀摩THE HOPE CAFE如何兼具職訓輔導與企業營運的工作設計。進入咖啡廳馬上就聽到服務人員的招呼,並且看到室內被院生的畫作佈置得色彩繽紛,讓人感受到THE HOPE CAFE不僅是一間咖啡廳,更是院生從訓練走向半開放職場的重要橋梁。從現場職能教練的解說中,瞭解教養院會依院生意願,經過專業評估,將院生分配至適合工作站,是兼顧「能力導向」與「支持式就業」的設計。咖啡廳也販售代工班製作的濾掛式咖啡包等商品。參訪之同學能在現場看到院生將訓練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

參訪當天正好遇到畢士大教養院董事長吳憫文宣教士、院長戴孟蓁,以及社工柯遜逸招待志工團的活動。活動後在吳憫文宣教士與柯遜逸社工熱心地陪同下,重點式地帶領師生參訪機構內整齊溫馨的家庭式住宿環境以及物理治療室。課程最後師生也自行到愛心商店參觀、選購,舉凡木工坊各式木製手作藝品、手工坊畫作都是院生作品。讓課程師生深刻理解到,畢士大如何透過社會企業營運思維,為成人身心障礙者建構一個永續且有尊嚴的支持服務體系。
本次參訪讓師生親眼看見非營利組織要轉型為社會企業不只需要商業模式,更需要結合專業服務、教育訓練與社會支持。同時深刻體會到「盈利」與「公益」並非相互矛盾,如果可以順利推動,就可以共同支持弱勢更自主、有尊嚴地生活。
感謝教學卓越中心提供課程補助,本次參訪除深化學生對社會福利與社會企業認識外,也展現東華大學支持課程「跨域學習」與「社會參與」的教學理念,提昇學生社會觀察力及專業素養。


